大衆汽車軟件戰略“急轉彎”:放棄全面自研,轉向外部合作

近日,大衆汽車集團對外宣佈對其軟件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不再以完全自研爲目標,將旗下軟件子公司 CARIAD從“核心開發者”降格爲以維護與整合爲主的協調者,並轉向與外部軟件廠商,包括中國的小鵬、美國的 Rivian 等建立更深層合作。此舉被業界視爲大衆長期推動的“軟件定義汽車”戰略的一次重要校正。

大衆給出調整的直接理由是 CARIAD 多年在經營與技術層面未能達到預期,導致持續虧損併吞噬集團利潤空間。集團官方和多家媒體的公開資料顯示,CARIAD 自成立以來便長期處於高投入、交付延遲與重組狀態;大衆在 2024 年的財報中也披露,CARIAD 仍處於虧損狀態,需要對業務規模與職責做出重新定位。

值得指出的是,關於虧損規模的公開數據存在不同口徑:大衆集團在 2025 年對外的財務說明中曾寫明 CARIAD 的“經營虧損維持在約 24 億歐元級別”並計劃對其進行“重塑運營規模”;而媒體彙總的口徑則估算出更高的累積虧損。總之,CARIAD 的持續虧損已成爲集團不得不正視的財務問題。對集團整年利潤影響方面,外媒統計顯示大衆 2024 年淨利潤較上一年出現明顯下滑(淨利下降約 30.6%),集團已把控制成本、提高資本回報放在更高優先級。

CARIAD 最早由前任 CEO 赫伯特·迪斯在 2020 年推動成立,彼時目標是將大衆集團轉型爲既有硬件能力又能自主掌握關鍵軟件的“科技型車企”,並打造統一的軟件平臺以實現車內服務、OTA 更新與自動駕駛能力的規模化複製。但多年運行過程中,CARIAD 多次被曝項目延期、管理與交付問題,成爲集團轉型中的“棘手難題”。迪斯任內對“大型自研”模式的野心,後來成爲外界討論的焦點。

2022 年,奧利弗·布魯姆接任集團 CEO 後即着力“糾偏”。布魯姆在公開講話中也多次強調:對於某些關鍵能力,集團“不能也不想把所有事情都單靠自己完成”,需要尋找並依賴合適的合作伙伴——這爲隨後向外部生態傾斜奠定了基調。

在新戰略下,大衆計劃把外部成熟的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系統授權或整合到自家車型中,以縮短上市週期並降低研發成本。業界報道指出,大衆已確定將在中國市場採用小鵬開發的輔助/自動駕駛方案並計劃於 2026 年在大衆與小鵬合開發的一款中型 SUV 上搭載該系統;與此同時,在美國與北美相關產品上,大衆也將更多依賴與 Rivian 等公司的技術與合作。CARIAD 的職能將聚焦於維護現有平臺、兼顧集成與更新、並作爲集團內外部合作方的技術協調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