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夢魘3評分翻車:「黑相集」開發商的恐怖基因爲何水土不服?

當《小小夢魘3》M站73分的均分與IGN6分的評價出爐時,玩家羣體的惋惜聲遠蓋過了讚譽。這款承載着系列口碑的續作,爲何在《黑相集》系列開發商Supermassive Games手中未能延續輝煌?這背後可能既有創作理念的風格碰撞,也可能藏着開發者難以迴避的現實困境。

 一、Supermassive Games:以"選擇敘事"立足的恐怖專家

2008年在英國吉爾福德成立的Supermassive Games,並非天生的恐怖遊戲巨匠。早期作爲索尼第二方工作室,它以《小小大星球》DLC等休閒作品起步,直到2015年《直到黎明》的橫空出世,才真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賽道。

這款融合"蝴蝶效應"系統與演員動作捕捉的恐怖遊戲,憑藉精準的氛圍營造與選擇驅動的敘事,斬獲BAFTA遊戲獎原創作品獎,也奠定了工作室的核心創作基因。

此後的《黑相集》系列更是將這一優勢發揮到極致。從《棉蘭號》到《心中魔》,Supermassive以現實都市傳說爲藍本,用高水準視聽設計與分支劇情架構,構建出獨樹一幟的"互動式恐怖電影"風格。

而作爲《黑相集》系列第二季首部作品的《黑相集:指令 8020》 ,則進一步拓展題材邊界——以地球瀕臨毀滅爲背景,講述殖民飛船“仙后號”在天倉五f星緊急着陸後遭遇未知外星生物威脅的生存故事,延續了玩家通過選擇影響角色生死與劇情走向的核心玩法,還邀請演員拉什娜·林奇參與出演,並由《直到黎明》原班團隊打造,採用次世代電影式生存恐怖玩法,包含實時外星生物威脅和信任危機設定。

 此外,《採石場驚魂》等作品的接連推出,以及TIGA獎等榮譽的加持,讓Supermassive成爲業內敘事驅動型恐怖遊戲的標杆之一。

2023年被Nordisk Games全資收購後,工作室看似獲得了更穩定的創作保障,卻在接手經典IP時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挑戰,甚至其新作《黑相集:指令 8020》也受客觀因素影響,從原定2025年10月2日發售延期至2026年上半年,開發方表示延期旨在優化遊戲體驗。

 二、《小小夢魘3》評分滑坡:三重矛盾的集中爆發

 1. 風格基因的錯位適配

 《小小夢魘》系列的靈魂,是前開發商Tarsier Studios塑造的"孩童視角下的壓抑解謎與精準恐懼"。從1代IGN8.8分盛讚的"如《捉迷藏》般的未知追尋感",到2代均分83分認可的"氛圍延續",系列核心魅力在於通過極簡敘事傳遞的無助感與環境壓迫力。

但Supermassive擅長的是多角色分支劇情與戲劇化衝突,這種創作慣性與《小小夢魘》的"留白式恐怖"形成天然錯位。儘管《小小夢魘3》保留了系列標誌性的陰暗美學,卻未能復刻出"熟悉環境變危險異境"的沉浸感——多數章節恐怖氛圍薄弱,僅馬戲主題的"Car navale"章節因怪誕場景設計留下些許印象。

玩家期待的"被未知事物追尋的驚悚",最終淪爲重複的推箱子與眼熟的追逐場景。

 

2. 創新設計的落地失效

爲突破系列瓶頸,Supermassive爲《小小夢魘3》引入了雙人合作模式,本想復刻《雙人成行》的互動魔力,卻因設計缺陷淪爲"雞肋"。兩位主角的專屬工具(弓箭、扳手)發揮空間有限,解謎過程直白且缺乏挑戰性,與前作複雜精巧的謎題設計相去甚遠。更關鍵的是,合作模式僅限線上聯機,既不支持本地分屏,也無法隨時切換單人/雙人模式,即便有"好友通行證"系統兜底,仍難以掩蓋玩法創新的乏力。

而系列遺留的"僞3D距離判斷"問題未得到解決,進一步削弱了操作流暢性,讓玩家直呼"把'反人類'當情懷"。這些設計疏漏,可能使得本應成爲亮點的創新淪爲扣分項。 


3. 開發進程的現實制約

《小小夢魘3》的開發之路從一開始就佈滿荊棘。2023年接過Tarsier Studios移交的IP後,Supermassive在2024年3月遭遇重大變故——裁員90人,佔總員工數的26%,且裁員直接涉及《小小夢魘3》開發團隊。儘管官方以"需更多時間保證質量"爲由將遊戲從2024年跳票至2025年,但人力銳減的影響已難以逆轉,這一開發困境也間接讓人對其延期的《黑相集:指令 8020》的開發穩定性產生關注。

最終呈現的《小小夢魘3》中,五小時流程單調重複、章節節奏拖沓、敘事薄弱等問題,都隱約可見開發資源波動的痕跡。這種"既要趕工又缺人手"的困境,讓Supermassive難以兼顧美術水準與核心體驗,即便"嘉年華"等章節的藝術風格仍保持高水準,也可能無法彌補整體的品質短板。

 三、IP傳承與自我突破的平衡之困

 《小小夢魘3》的評分爭議,本質上是"IP固有基因"與"開發商創作個性"的碰撞,也是遊戲行業"高產能與高品質"矛盾的縮影。Supermassive的"互動敘事"強項未能在《小小夢魘》的"環境恐怖"框架中找到平衡點,而裁員風波與跳票壓力則讓這種適配難度雪上加霜,其對《黑相集:指令 8020》的延期調整,也可看作是工作室在經歷挫折後,對"優化體驗"與"保障品質"的重新考量。

對於這位擅長打造原創恐怖故事的開發商而言,此次經歷或許是一次寶貴的教訓。畢竟,從《直到黎明》的成名到《黑相集》系列(含《黑相集:指令 8020》的題材拓展)的成熟,Supermassive從未停止過對恐怖遊戲邊界的探索。

《小小夢魘3》的挫折,更像是對"如何駕馭經典IP"的一次試煉——當恐怖大師遇上既定風格的枷鎖,唯有在尊重原作內核的基礎上融入自身優勢,才能實現IP傳承與自我突破的雙贏。而對於玩家而言,或許更願意相信,這次的"翻車"只是暫時的蟄伏,而非創作力的衰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