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系列】一章開啓日本幕末時期,幕末維新基礎知識預熱!

幕末是什麼?

“幕末”,作爲時代背景的代名詞,經常出現在一些日本番劇當中,那幕末是啥?

日本武士

幕末是江戶幕府末期的一個階段。幕末的開始衆說紛紜,沒有定論。按照百度百科以及一些知乎網友的說法是“1853年黑船事件至1869年這段時間;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則是1853年至1867年“鎖國”期間是幕末時期。

幕末時期地圖

日本辭典工具書《大辭泉》(小學館出版)提到:“1854年,德川幕府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實行開國政策,是幕末的開始”

至於結束時間,也有不一樣的說法。不過在日本史學界卻有定論,一般認爲1867年10月,德川慶喜“大政奉還”爲幕末結束的標誌。

上承元和偃武,下啓明治時代。指1853年黑船事件至1869年戊辰戰爭結束這一日本歷史時期,是日本近代史的第一個時期。——百度百科

在後續的文章中將採用《大辭泉》對幕末的時間界定方式,將1854年幕府“開國”政策的實施作爲幕末的開始

反幕府勢力

衆所周知,日本的“首都”不是固定的,天皇的寢宮在哪,哪裏就是“首都”。其實說成沒有首都會更好點。現在天皇居住地在東京,但是在幕末時期,天皇住在京都,也是大混戰的中心地帶。德川幕府實施“開國”政策後,日本全國發動了大大小小的起義暴動,掀起了反對浪潮。一方面,幕府自身構築的體系在黑船事件後開始崩潰,逐漸衰微,另一方面各藩國擁有較大的自主權,通過改革,實力漸漸變強,成爲“雄藩”

藩國示意圖

薩摩藩、長州藩等就屬於雄藩。在後面的故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反幕府勢力屬於“攘夷派”,反對幕府統治,支持天皇統治的朝廷,與支持幕府的“開國派”藩國針鋒相對。

開國、攘夷思想碰撞

在幕末初期“攘夷”是主流思想,不過後來一些開明的學者以及武士認識到攘夷排外,堅持****政策是不可取的,轉而加入了“開國”陣營。比如說土佐藩的坂本龍馬,從尊皇攘夷轉向了開國。

坂本龍馬

其中涉及的論說大體有四種,公武合體論、公議政體論、攘夷論以及開國論。後面的文章會詳細介紹。

大石學著作

藩、大名、參勤交代制度

簡單來說,藩=大名的領地,大名=領地首領,也就是諸侯國與諸侯。在藩裏面,領地上的人是不允許擅自離開領地的,如果沒有徵得藩主的同意就離開領地會被處以“脫藩罪”,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偷渡越境。藩就是國,以至於大部分藩士都沒有離開過領地。

至於參勤交代制度就屬於大名對將軍的參勤義務了。參勤交代是日本江戶時代一種制度,各藩的大名需要前往江戶替幕府將軍執行政務一段時間,然後返回自己領土執行政務。

幕府的首領叫將軍,掌握實權的將軍威勢大過天皇,理論上大名對將軍交代,將軍對天皇交代,但實際上只有前者。

參勤圖

參勤交代的大名原則上要在江戶住上一段時間,還得送妻子兒女去幕府做人質,藉此檢驗藩主的忠誠度。爲了削弱大名的財政收入,幕府充分利用了心理學知識對大名進行控制,讓大名們虛榮心作祟。參勤時要求產量10萬石以上藩主要有200人左右參勤列隊,20萬石以上的藩主要有400人左右的參勤列隊。行進到京都的消耗就不用說了,大名們相互攀比,造成大量財富浪費,暗合將軍心意。

這篇寫短一些,交代一些日本幕末時期的基本知識,然後直接開啓後續的長篇系列。結合上一條pyq的反饋,全文寫完會認真檢查滴(雖然是pyq啦,但是發成文章還是得嚴謹一些)純粹記錄近期讀書動態,歡迎各位hy在評論區留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