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LaTeX(發音爲"Lay-tech"或"Lah-tech")是一種基於TeX的高質量排版系統,特別適合科技和數學文檔的排版。
基本概念
TeX與LaTeX的關係:
TeX是由Donald Knuth開發的底層排版系統。
LaTeX是Leslie Lamport在TeX基礎上開發的一組宏命令,簡化了TeX的使用。
主要特點:
專業的數學公式排版能力
自動編號和交叉引用
高質量的文檔輸出
內容與格式分離的哲學
開源且跨平臺
附贈:
在線免費編輯器:https://www.latexlive.com/
2. 命令介紹
在提及怎麼進行公式輸入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latex的命令是長什麼樣子的!
• 無參數命令:
主要是以 \command 的形式輸入,例如:\hline
• 有n個參數命令:
主要是以 \command{parameter 1}{parameter 2}⋯⋯{parameter n} 的形式輸入,
例如: \begin{equation}
• 有備選參數的命令:
主要是以 \command[arg] {parameter 1}{parameter 2}⋯⋯{parameter n} 的形式輸入,例如: \sqrt[n]{x^2 + y^2}
3. 公式輸入
在latex中,有多種公式輸入的方式,比如說行內公式與行間公式,又或者直接使用 \begin{ } 和 \end{ } 的命令
3.1 無編號公式
無編號公式主要分爲兩種輸入方式。
3.1.1 行內公式
嵌入在文本行中的公式,與文字在同一行顯示。
常用語法:
來具體看一個例子:
隨機變量X的分佈函數爲F(X),求出它的對應的密度函數f(x)
顯示效果:
3.1.2 行間公式
獨立成行顯示的公式,默認居中且佔用單獨的行。
常用語法:
來具體看一個例子:
顯示效果:
3.2 有編號公式
有時我們在寫論文的時候,要對公式進行編號標註,這時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
3.2.1 手動編號
手動編號允許用戶完全自定義公式的編號,適用於特殊編號需求(如 (A1)、[Theorem 1] 等)。
適用命令
\tag{自定義編號}(覆蓋自動編號)
\tag*{無括號編號}(不帶括號的編號).
來具體看一個例子:
顯示效果:
3.2.2 自動編號
LaTeX 的自動編號功能可以自動管理公式編號,確保編號順序正確,並支持交叉引用(\label 和 \eqref)。
適用環境
equation(單行公式)
align(多行對齊公式)
gather(多行居中公式)
multline(長公式換行)
\label{eq:pythagoras} :給公式添加標籤,方便後續引用。
\eqref{eq:pythagoras} :在正文中引用公式編號,如 公式 \eqref{eq:pythagoras}。
來具體看一個例子:
顯示效果:
3.3 公式樣式
3.3.1 等式對齊
當我們需要輸入多個有編號的公式,並且要讓它們自動對齊時,可以使用參數align
顯示效果:
tip1: 實際上,在有些編輯工具中,直接\就能直接換行了(像jupyter notebook),並不需要使用\\
tip2: 在latex中,不等於≠使用\neq表示,小於等於 ≤使用\leq表示,大於等於 ≥ 使用\geq表示
ps3: 可以看到,輸入的公式被看成了一個整體,並沒有分別對這些公式進行編號。
顯示效果:
ps: 可以看到,輸入的公式被分別進行編號。
3.3.2 分開輸入
當公式很長,無法在一行中顯示;又或者在分步計算時,需要將公式拆分,這時可以使用split參數
顯示效果:
3.3.3 分類輸入
當一個公式是分段函數時,就需要使用 cases 參數
顯示效果:
ps: 如果每個情況的公式都要有編號,可以使用 numcases 參數,但是要在專門的latex套件中調用 cases 宏包
3.3.4 上下標
數學公式中的字母經常是帶上標(冪/轉置/導數等)和下標(矩陣元素位置/參數個數等)的,而用LaTeX解決這個問題十分簡單。可以使用 ^ 表示上標,使用_表示下標。當然要值得注意的是,當上下標的有多個(2個及以上)字符時,要用 { } 括起來。
顯示效果:
tip1: 上下標的基本語法
使用 _ 表示下標(如 \beta_0 顯示爲 β₀),^ 表示上標(如 X_2^2 顯示爲 X₂²)。上下標緊跟在基礎符號後,無需空格。
tip2: 多字符內容的包裹
若上下標包含多個字符(如矩陣元素 a{11} 或複合上標 a{13}^3),必須用 {} 將整個下標/上標內容括起來,否則僅第一個字符生效(如 a_11會錯誤顯示爲 a₁1)。
tip3: 混合使用與嵌套
同一符號可同時使用上下標(如 a{12}^2),且書寫順序無關(^2{12} 或 {12}^2 均可)。複雜場景可通過嵌套 {} 實現(如 A^{T}{i,j} 顯示爲
)
tip4 :常用符號修飾
3.3.5 分式
直接使用\frac{ }{ }來表示分式,其中第一個{}表示分子,第二個{}表示分母
顯示效果:
3.3.6 根式
直接使用sqrt[ ]{ }來表示分式,其中[]用來放開方的次數,{}用來放要被開方的公式
顯示效果:
4 求和和連乘
對於連加的情況,我們通常使用 ∑ 來表示。它的使用用法也很簡單,但是通常都要添加上下標,像\sum{ }^{ }形式。除了連加,我們有時也使用連乘,雖然沒有連加使用得多(連乘都能通過對數寫成連加),它只要以\prod{ }^{ }的形式表示。
顯示效果:
tip1: 在 LaTeX 中,\displaystyle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學模式切換命令,它的主要作用是 強制將行內數學公式的顯示樣式切換爲行間公式的樣式。
以下是它的詳細作用和用法說明:
\sum_{i=1}^n x_i 顯示爲:(符號小,上下標緊湊)
\displaystyle\sum_{i=1}^n x_i 顯示爲:(符號變大,上下標展開)
5. 極限
在 LaTeX 中,極限(Limit)的表示主要通過 \lim 命令實現,結合上下標語法來指定極限點。
顯示效果:
tip1: 右箭頭→的表示方式爲\rightarrow,左箭頭←的表示方式是\leftarrow
tip2: 正無窮 + ∞的表示方式爲+\infty,負無窮 − ∞的表示方式是-\infty
6. 積分
如果想要輸入積分,則需要使用\int_{ }^{ }來表示顯示效果:
顯示效果:
7 常用的希臘字母
有時我們的公式裏會包含一些希臘字母,而在LaTeX中,其實只要會讀希臘字母基本就會寫出來。下面總結一些常用的希臘字母:
8. 補充項
8.1 波浪線的表示
可以使用\sim來表示波浪線
顯示效果:
8.2 求導
使用 \mathrm{d} 來表示求導符號,\partial 來表示求偏導
顯示效果:
8.3 垂直和平行符號
垂直:使用\perp,效果爲:
平行:可以直接用|| ,也可以使用\parallel,效果爲:
8.3 把符號放在正下方
在 LaTeX 中,將符號或文本放置在正下方有多種方法,具體取決於上下文和需求。以下是兩種常用方法 \underset 和 \limits
顯示效果:
tip1: 數學運算符下標,可以使用\limits,使用場景爲:求和、極限、積分等;任意文本下方,可以使用\underset,使用場景爲:自定義註釋、非運算符文
tip2: 空格符,\quad表示:1em 寬度;\qquad表示:2em 寬度
8.4 集合
顯示效果:
8.5 成正比
使用\propto來表示
顯示效果:
8.6 梯度
使用$nabla$來表示
\nabla f(x) = [\frac{\partial f(x)}{\partial x_1}, \frac{\partial f(x)}{\partial x_2}, ..., \frac{\partial f(x)}{\partial x_d}]^T
顯示效果:
第一季完成了。後續更新最後一季!!!!
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