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生涯全專輯回顧

【前言】

第一次寫這個是兩年前,當時剛正式把她的Discography補完。後來一年間聽了很多也寫了很多,希望能以更全面的角度和更好的水平去表達我對Taylor Swift所有專輯的感想,也算是爲她彼時的新專《THE ******* POETS DEPARTMENT》做一個預熱,遂在TTPD發行前後第二次寫下回顧。而在本週,她的最新專輯《The Life of a Showgirl》發行,這篇文字得以更新,但絕大部分內容保持不變。

本文將包括Taylor Swift發行過的12張正式錄音室專輯+4張重錄+2張相較特殊的專輯《folklore: the long pond studio sessions》與《THE *******D POETS DEPARTMENT: THE ANTHOLOGY》(截至2025.10.5),每張專輯會包括我的評分、發行日期、評語、單曲數、總時長以及推薦曲目,最後有個偏總結性的段落。全文共7000字,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我不懂任何樂理,以下文字都是非常主觀的聽後感,我聽她的音樂超過十年,有沒有資格你說了算,歡迎任何以作品爲主的討論。

-

【正文】

Taylor Swift 51

NO.1 2006.10.24

她的第一張專輯發行於17歲,是一場非常青澀的出道——毫不掩飾的大白嗓、平易近人的敘事、鄉村女孩的人設一應俱全。首專中少有印象深刻的旋律,大部分單曲也比較相似,不過這依然是一個創作歌手具有紀念意義的開頭。以Tim McGraw爲標題的Intro揭示了她早期生涯最重要的東西:真誠。

不過在這張之後你就再也聽不到她短於40分鐘的專輯了。

單曲11首 時長39分鐘

推薦曲目:Tim McGraw/Teardrops on My Guitar/Our Song

-

Fearless 70

NO.2 2008.11.11

Fearless可謂是同名首專的全面進化,Taylor奠定並穩固了個人風格,她出色的旋律寫作和敘事能力現出冰山一角。同名Intro的勇敢衝勁、Love Story的故事改編、You Belong With Me的人物建構……前半張貢獻了許多經典曲目,保值度驚人,但後半張還是疲態明顯,她的Vocal也沒有多少進步。

單曲13首 時長53分鐘

推薦曲目:Fearless/You Belong With Me/Love Story/White Horse/Change

-

Speak Now 80

NO.3 2010.10.25

兩年過後的Speak Now更加成熟,Filler減少,可以稱得上是她生涯第一張“必聽”專輯。依舊是以Country Pop爲底,整體更往Pop(Pop Rock)靠攏。在憑藉Fearless斬獲個人首張格萊美年專後,可以聽得到她在Speak Now中更加成熟、更加堅定。前作的優點被悉數繼承,Back To December和Enchanted能把私人的感情關係寫成相當優秀的單曲(後者可以競爭她生涯最佳),Sparks Fly和Mean的熱情,Long Live的巨星氣質。很難不被Never Grow Up懷念童年的深情演繹打動,感覺在這首歌中聽到了她日後的folklore/evermore。Taylor三張專輯不斷的進步表明自己並非曇花一現。

單曲14首 時長67分鐘

推薦曲目:Enchanted/Back To December/Long Live/Sparks Fly/Speak Now

-

Red 100

NO.4 2012.10.22

前四張一步一個腳印,最終鑄就她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經典之作。Red可能是她生涯最大膽的專輯之一,也可以說是前folklore時期的濃縮。元素融合更豐富,經典之作目不暇接,幾首生涯質量/傳唱度最佳候選皆出於此。State Of Grace和同名單曲的Pop Rock玩得濃烈又不致過火,22和Starlight繼承Long Live的氣場,I Knew You Were Trouble.做出的電氣化嘗試,Begin Again的圖像描繪,All Too Well的敘事新高。即使稍弱一些的單曲都仍然抓耳(Everything Has Changed的旋律能好到忽略Ed Sheeran),這是她能給出最全面的商業流行範本,12年過後沒有絲毫貶值,重錄也難以增色。

單曲16首 時長65分鐘

推薦曲目:All Too Well/Begin Again/State Of Grace/Red/I Knew You Were Trouble

-

1989 80

NO.5 2014.10.27

前作的電氣化嘗試換來了進城後的新階段。1989最出彩的部分其實是Max Martin等人足夠流行同時水平上佳的製作,以及正式離開鄉村的Taylor Swift的個人魅力——詞作相較他人依舊更有故事感和感染力,Vocal提升明顯。Style和Out Of The Woods無疑是將合成器行進和情緒推進的結合做得最好的,Wildest Dream和This Love發自肺腑的抒情保留個人特色。1989當然是她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可以說是她直接跨入頂流歌手行列的敲門磚,也是我的入坑作。但過多的Filler和一些不太保值的編排還是拖了後腿(豪華版有着全專最佳之一的New Romantics,卻沒加入原版)

單曲13首 時長48分鐘

推薦曲目:Style/Blank Space/Wildest Dreams/Out Of The Woods/This Love(外加豪華版的New Romantics)

-

reputation 50

NO.6 2017.11.10

都知道基於什麼創作背景。復仇主題配合更Electropop的嘗試的確勇氣可嘉,但糟糕的製作、丟失的旋律和莫名其妙的段落毀掉了一切——幾乎有半張充斥着衝擊耳膜的過度製作,說唱元素和她不太適配(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也不打算篩選一下填充曲目,還有Dress中難以理解的呻吟式唱法。全專最佳的部分基本來自中慢速的Delicate和New Year’s Day這兩首與整體氛圍最不搭邊的單曲,Getaway Car是基調之下做得最好的一首。

只感覺她被怒火衝昏了自己的頭腦。在1989重錄之前最不喜歡的一張專輯。

單曲15首 時長55分鐘

推薦曲目:Delicate/Getaway Car/New Year’s Day/Look What You Made Me Do

-

Lover 68

NO.7 2019.8.23

前作在格萊美顆粒無收,無疑還是給了她一些教訓。Lover構建了一個reputation相反的甜蜜世界,同時在音樂上保守回去了,獻出更多聽衆喜聞樂見的泡泡糖和抒情靈藥。理論上這個策略是對的,但她打單選取和Filler篩選的缺點被嚴重放大——先行釋出全專口碑倒二的ME!和You Need To Calm Down、1小時18首單曲的體量至少有三分之一能完全砍去。專輯高光依舊,Cruel Summer幾乎是Getaway Car2.0,Cornelia Street的頂級情緒推動,部分曲目的內省姿態和對社會議題的涉及也有可取之處。但整體來看這就是一張未經良好編排、撕裂感明顯的專輯。

單曲18首 時長61分鐘

推薦曲目:Cornelia Street/Cruel Summer/Lover/Miss Americana & The Heartbreak Prince/Daylight

-

folklore 100

NO.8 2020.7.24

接續Lover的也許本不應是這張毫無預兆的專輯,毫無預兆的還有新冠的衝擊。越過三十,面對全球性病毒流行、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離的陰霾社會,Taylor有着許多想說。在山林間、在木屋中、在獨處時、在老友的陪伴下,她把諸多議題、諸多回憶,以及一段巧妙隱藏的三角戀關係訴諸在這張她生涯詞作巔峯、最爲私人化的專輯之中,匯聚成一本“民間故事”。細膩、脫俗、富有變化的旋律和節奏、值得反覆咀嚼的歌詞和故事,Taylor以成熟的心態找回山林間曾經的自我,娓娓道來這一首首民謠。

folklore應該算得上是Taylor生涯第一張“概念”專輯,她用一整張專輯的篇幅去排布敘事、充盈人物,即便依舊有她自身經歷的投射和感悟,但在大部分時間裏她更多跳脫出了故事本身而作爲純粹的轉述者。Aaron Dessner和Bon Iver的加入使這張民謠流行專輯的陣容有四兩撥千斤之勢,兩位也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包括但不限於製作導向、元素運用和情緒調動,而Taylor自己也並沒有辜負這樣的機遇,她生涯前後五年內最具靈氣、最具誠意的旋律和歌詞寫作在20年的寒冬之下豔麗地綻放:the 1開頭落下的琴鍵揭開了一場驚喜的轉變;cardigan和illicit affairs的多視角寫作;the last american great dynasty和mad woman內外敘事的連結;我心中生涯Top1的august;this is me trying的思緒探索;epiphany的抗疫主題曲;本應在原版的完美落幕the lakes。可以說在reputation後我逐漸與她的音樂遠離了,是21年才偶然聽到這張專輯而重新迴歸,也很療愈我當時的心境,這張專輯毫無疑問是我心中的Taylor生涯最佳。

關於長池錄音室版本:這版的現場錄音實際上要更細膩更動情,儘管受限於樂器配置,幾位依舊奉獻了可能比原版還要灑脫的演繹。去年有幸在大電影后買到了這張膠(當時買貴了很多而我並不知道,現在價格已經被炒上天 圖片附在folklore專封后),如果哪天我把這張都賣出去了,那可能我已經不再在乎她的音樂了。

單曲16首 時長63分鐘

推薦曲目:(全專)august/exile/cardigan/illicit affairs/betty(外加豪華版the lakes)

-

folklore:the long pond studio sessions 100

NO.8S 2020.11.25

這版的現場錄音實際上要更細膩更動情,儘管受限於樂器配置,幾位依舊奉獻了可能比原版還要灑脫的演繹。去年有幸在大電影后買到了這張專輯的黑膠,如果哪天我把這張都賣出去了,那可能我已經不再在乎她的音樂了。

(當時買貴了很多而我並不知道,後來價格被炒上天,再後來隨着大陸引進價格又下降了)

單曲17首 時長67分鐘

推薦曲目:同上

-

evermore 90

NO.9 2020.12.11

2020年的夏季似乎讓人們看不到希望,無情的病毒還遠遠不願離去,所幸的是,被迫隔離在室內的日子裏也有撫慰人心的藝術作品。Taylor用一張出乎意料的民謠專輯嘗試熬製着獻給她自己和所有人的溫潤良藥,而僅僅五個月過後,她如泉般噴湧的創作靈感在仍未散去的黑暗之下再次照亮了周圍——“evenmore”,folklore未能說盡的故事由evermore續寫。

作爲她一年內發佈的第二張民謠流行專輯,evermore與前專在故事人物、風格概念上分享着許多相似點。在這張近似於Side B的姐妹專中,也許你看不到前專裏更加緊湊和完整的曲目編排,但是你能聽到與前專持平、更爲私人和成熟的詞作、更多的民間故事、三角戀情的後續以及旋律和曲風上更多的變化。

evermore中包含着許多能在她生涯佔據高位的單曲。champagne problem和tolerate it中再達巔峯的敘事和情感表達能力;與HAIM合作的no body, no crime像是日後Midnights主題風格的單曲,整體質量卻令後者相形見絀;“What died didn’t stay dead”,寫給祖母的marjorie照應了前專寫給祖父的epiphany;closure可能有着她嘗試過最大膽的伴奏;再度與Bon Iver合作的同名單曲爲整張專輯完成了圓滿的收尾,以“永不分離”的evermore取代了“漸行漸遠”的exile,使兩張專輯的單曲總數來到了她幸運數字的倒序,“31”。Taylor道盡了她的祝願,而很快,人們也迎來近年來最冷酷之年的尾聲。這部“續作”成功熬出了第二劑良藥,也讓我堅定地認爲,民謠流行是最適合Taylor表達自我和產出高質作品的流派。

民謠姐妹花不僅講述着永恆故事,它們自己也成爲了永恆故事本身。過去的並不代表就一去不還,致所有在與疫情抗爭時離開了我們的人。

單曲15首 時長60分鐘

推薦曲目:marjorie/tolerate it/evermore/champagne problems/willow

-

Fearless (Taylor's Version) 75

TV.1 2021.4.9

對原版是個不小的提升,器樂聲更清晰、質感更好;她盡力還原自己早期聲音的同時唱功有較大進步,錄音質量變好;製作也更加成熟了。一些不那麼出彩的原版曲目增色不少:如Fifteen,Hey Stephen, Tell Me Why, Change。本就出色的代表作也沒有褪去光芒。不過後半段(加/棄曲部分)過於冗長,質量穩定但比較一般,更多是把同時期風格近似的存貨都扔出來了。要聽的話推薦聽重錄版專輯。

單曲26首 時長106分鐘

推薦曲目:(原曲部分)Fearless/You Belong With Me/Love Story/White Horse/Change

(加/棄曲部分)Forever & Always (Piano Version)

-

Red (Taylor’s Version) 90

TV.2 2021.11.12

她目前最好的重錄,毋庸置疑。原版曲目換上了更現代的面貌,卻沒有因此丟失本來的特色,也很有誠意地把曾經的合作歌手拉上,又在新的部分中與更多人合作。唯一的缺憾就是無法回去的聲音。加曲和棄曲的平均質量依舊不如原版歌曲,不過仍有不少亮點:Better Man不失感恩和思考的分手贈禮,像是爲1989準備的Message In A Bottle(放在前者專輯中算是必聽的);重聽I Bet You Think About Me後意識到這首簡直就是《folklore》那首betty的demo;壓軸的All Too Well (10 Minute Version)實際上爲這張重錄設立了一個難以逾越的紀念碑,有觀點認爲這首是狗尾續貂,破壞了4分鐘原版的想象力和情緒爆發力;也有觀點認爲這首是對生涯最佳曲目之一的致敬和延伸,至少對我來說是後者,我沒有也不打算細究真實性,更多將10分鐘版本當成一段填充豐富細節後的虛構故事。要聽的話還是推薦原版專輯。

單曲30首 時長130分鐘

推薦曲目:(原曲部分)Begin Again/All Too Well/State Of Grace/Red/I Knew You Were Trouble

(加/棄曲部分)All Too Well (10 Minute Version)/Better Man/Message In A Bottle

-

Midnights 63

NO.10 2022.10.21

雖然原計劃是接續Lover的作品,質量不會相差甚遠,但folklore和evermore的橫空出世無疑賦予了這張兩年後才發行的原創錄音室專輯更多期待值。然而Taylor和她的團隊似乎並沒有在前兩部甚至四部(包含重錄)成功的作品中學到什麼。這張專輯完成了預告中所謂的“私人化”,同時迎合了“午夜”氛圍——有些敷衍的寫作,同質化明顯的鼓點,提不起勁的製作,留不下印象的副歌,全專高光不如此前的所有專輯(除了同名),氛圍化的塑造也很失敗,如果只是靠啥也不做或者做一些沒用的東西,讓人犯困就是切題嗎?Lavender Haze的開局尚算成功,可惜後面沒有接續上這種感覺,Anti- Hero的自我敘事固然有趣但音樂性難說很好,Snow On The Beach與Lana一起總算是碰撞出了一些火花(另一版更好),Midnight Rain的背景男聲非常詭異,Karma的單詞復讀機致敬ME!(然而這首算是聽感好的了)。所謂的13首單曲,13個夢境,最後都好像是一個晚上寫出來的。

單曲13首 時長44分鐘

推薦曲目:Anti-Hero/Snow On The Beach/Lavender Haze(外加豪華版Snow On The Beach (feat. More Lana Del Rey))

-

Speak Now (Taylor’s Version) 80

TV.3 2023.7.7

基本上可以參考Fearless重錄的評價。整體是要比原版更好的,如Mine, Mean, The Story Of Us在重錄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變得更加悅耳、連貫。但部分單曲中出現了混音、Vocal和彈奏的問題(尤其是Enchanted基本上是被毀了)。好的變差了,差的變好了,加曲和棄曲是幾個重錄中綜合質量最高的:與Fall Out Boy和Paramore主唱Hayley Williams的合作相得益彰。Timeless(棄曲)就像是Speak Now完美的新Outro。略有遺憾的就是沒有等來一首10分鐘版的Enchanted。要聽的話兩個版本都可以。

單曲22首 時長104分鐘

推薦曲目:(原曲部分)Long Live/Mean/Speak Now/Back To December/Last Kiss

(加/棄曲部分)I Can See You/Timeless/Foolish One

-

1989 (Taylor’s Version) 45

TV.4 2023.10.27

我第14(現在應該是第15了)喜歡的泰勒絲專輯,最失望的一集。原版的1989既是她的全面轉型之作也是我的入坑專輯,這是它自身承載的歷史意義。這樣一張專輯的重錄版本,必然會引起聽衆情感經歷上的回憶和共鳴,得到額外的加分。在這樣的前提下,依照原版穩紮穩打地重錄,分數也許不會提升巨大,至少也不會下降太多。被很多人稱爲當代Music Industry小姐的Taylor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照搬原版曲目表、針對單曲取長補短、增添豪華版曲目再加入棄曲或新曲——這可謂是一個完美的商業公式。Fearless和Speak Now重錄雖各有瑕疵但整體較原版略勝一籌;Red重錄更可謂是重錄的完美範本,至少在前三張中,她還是做得不錯的。

但在第四張重錄專輯,不知道是她懈怠了還是她自己也有些厭倦這樣近似流水線作業的過程,1989(Taylor’s Version)的最終成品可以說是一張狗尾續貂、在音樂上完全沒必要錄製的重錄,沒有進行有效的“補短”,甚至出現了“去長”的情況:原版足夠精良的合成器編排沒有過多變動,卻莫名其妙地改動了音色,糟糕得像是“致敬”10年前;少女般充滿希望和衝勁的原版Vocal變成老太太陰暗的低語;新加入的背景人聲作用幾乎爲0……原版出彩的片段變得黯淡無光,我最喜歡的幾首像Style, New Romantics, Blank Space都在聆聽時嚇了我一跳,簡直是糟蹋。她變化的心境和地位也決定她難以再像之前一樣甩去包袱地呈現作品。唯一變好的可能是Out Of The Woods。加棄曲部分相比前三張也沒有讓我特別喜歡的單曲。1989重錄的重聽價值十分可憐,在9年前這可能是媒體口中的Pop Landmark,可在2023的今天只凸顯了原版的時代價值。

如何在今天如何定義重錄,如何做好重錄依然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Taylor Swift的重錄系列,背後帶有捍衛版權的意義,而Red重錄的確讓我看到重錄專也能成爲經典的可能,但這張成品的效果之差實在難評,況且看出來一個不好的趨勢:Speak Now重錄(部分)和1989重錄中災難般的嗓音完全是可以通過休整去避免的,但她似乎鐵了心要迎合自己的宣傳週期,即使出了問題是都要趕鴨子上架。接下來還剩下同名和reputation乃至更多原創新專輯,只能說祝她好運。

單曲21首 時長77分鐘

推薦曲目:(原曲部分)Wildest Dream/This Love/Out Of The Woods

(加/棄曲部分)Now That We Don’t Talk

-

THE ******* POETS DEPARTMENT 49

NO.11 2024.4.19

幾乎和1989重錄一樣失望。我在Midnights和1989重錄中提及的雷點她全部踩了一遍,今天聽的時候甚至被氣笑了。曲目下限低,但也沒有離譜到獻出什麼噁心我的片段,更多是同質化嚴重的旋律、鼓點走向還有相當沉悶的氛圍。然而上限低得離譜,其中最好的片段甚至可能歸功於Post Malone和Florence + The Machine兩位客座歌手,與姐妹專Midnights一樣,她沒能製造出以往一蹴而就的即時經典曲目(雖然也不排除越回味越好聽的可能,但概率很低),Jack Antonaff的合成器製作疲態盡顯,她敘事的魔力幾乎盡失,都要靠點名Charlie Puth來填充;越來越摸不清真假的“自我暴露”趨勢令創作者和聽衆之間的共情連結搖搖欲墜。更可怕的是,我在她近兩年作品中尋找怦然心動的旋律和表達的嘗試愈發艱難,她可是一向以旋律寫作和詞作出彩的……

從質量來看也許並沒有差到49分,更多是我的態度,或者說是對她近期作品態度的評分。大電影很好,巡演很好,但她真該花些時間去休整一下自己,不要再急着出新作品了。

單曲16首 時長65分鐘

推薦曲目:Florida!!!/Guilty as Sin?/But Daddy I love Him/Down Bad

-

THE *******D POETS DEPARTMENT: THE ANTHOLOGY 63

NO.11.5 2024.4.19

(雙專輯最後被劃分爲一個豪華版的Reissue,我對第二部分的單獨打分是76,63分是合體之後的結果)

本可以分成兩張專輯發售,甚至是去掉兩張專中沒那麼好的曲目合二爲一,現在這個操作我實在是難以理解。第二部分的成品固然是比第一部分好不少的,第一首The Black Dog可以說在我心裏大於第一部分的所有曲目。Aaron基本上主導了專輯製作,整體氛圍更像folklore+Midnights,旋律寫作和詞作都回到了正常水平,希望下張會更好吧,就不細評了。The Manuscript的最後一段實際上是她應該寫給自己的,而不是讓聽衆告訴自己,“也許她再也創作不出好專輯了”。

單曲31首 時長122分鐘

推薦曲目:(只放第二部分)The Manuscript/The Black Dog/The Prophecy/So High School/The Bolter

-

——以上均寫於2025年前——

-

The Life of a Showgirl 48

NO.12 2025.10.3

至少最晚於Speak Now TV就已經浮現的問題:近乎年貨大作式的製作及宣發週期如機關槍般不給聽衆留下喘息空間亦沒給自己留下喘息空間,於是乎儘管拖着疲憊不堪的嗓音、未經打磨的思路、缺少斟酌的詞作與沒有成型的概念,也必須得硬着頭皮趕鴨子上架以維持住一種瘋狂的數字熱。而比TTPD要更可怕的地方在於,有意將時長精簡後,曲目卻依然呈現了更進一步的僵化,甚至有向內外擴展之勢——比如生涯史無前例的糟糕封面(且圖文不相關)。

可每當泡泡後的漏洞顯現時,某些粉絲則把視線轉移到巡演、紀錄片、電影客串……巴拉巴拉,沒人要求她必須得一年一專甚至兩專,如果不學會取捨,那就得承擔既要又要的潛在後果。假如這是一個選手、一支戰隊,在狀態不佳需要休息調整的情況下,仍毅然報名參加全年所有賽事並全部早早出局,難不成還得鼓勵一番?借用近期看的一期音樂雜談:“'Before I listen to him, how much he sold first week…' Who cares about how much he sold first week? Is the music good?” If not, why should I ****ing care?

已經四連超凡,再下去得五連絕世了,要是老本能啃一輩子那我也沒啥好說的,美團你贏了……

單曲12首 時長41分鐘

推薦曲目:Ruin The Friendship/Wood/The Life of a Showgirl

-

【一些奇怪的總結(均寫於2025年前)】

·似乎她每張專輯都有至少一首歌包含冷笑片段。

·我對她的時期劃分:Taylor Swift——Red/1989——Lover/folklore——Red (Taylor’s Version)/Midnights——現在

·前幾張貴在真誠,她的大白嗓反而凸顯了這一點(笑)。後面的作品開始有些不那麼真摯了。

·引用一個朋友的話:“Taylor的調整都需要一張或兩張的風格過渡,然後好不容易在那部分搞出名堂了就馬上繼續轉型”

·她最強的能力一直是旋律創作和平易近人的敘事(不代表用詞蒼白),如果哪天連這個最拿手的東西都做不到就完蛋了。

·她大部分專輯裏面再差也能有好幾首是旋律很抓耳+大熱的。如果這個沒做到,整體質量就很難評了。

個人最佳單曲:

  1. august 2.Enchanted 3.All Too Well (10 Minute Version)

太多能並排第四第五的所以就不往後列了

*給1989重錄打這麼低分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原創出新東西做差了,沒問題,但是把一個經典作品玩砸,我很難接受。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