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F1化”的《無畏契約》,靠的是什麼?

從窗戶望出去,埃菲爾鐵塔像一頭鋼鐵巨獸般矗立,近得彷彿伸手就能觸碰。在這樣的一個房間裏,騰競體育CEO、騰訊互動娛樂K6合作部副總經理、騰訊互動娛樂 無畏契約系列產品國服發行製作人金亦波(Bobby)顯得格外興奮。

但是,他的興奮並不是因爲窗外景色,而是因爲在他20多年的電競生涯中,一個全新、從未被任何電競賽事真正探索過的領域,正在被打開。

2026年,《無畏契約》冠軍巡迴賽CN聯賽(下文簡稱「VCT CN」)將正式開啓城市巡迴計劃。這意味着,過去兩年在上海主場與少量城市節點巡迴的模式,將進一步升級爲全年百分百巡迴。VCT CN三個賽段落地5座城市,再加上上海全球冠軍賽和年底的邀請賽,總共覆蓋7座城市。

這種模式,不禁讓人想到F1一級方程式。每年固定時間,F1的足跡遍佈全球數十座城市。而每一次停留,都不僅是比賽,更是一場城市文化盛宴。

新願景之下,《無畏契約》也在嘗試類似的突破:在賽事週期裏,“接管”一座城市。

但從任何層面上來看,這條路都充滿挑戰,甚至可以說是理想化。但正如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中所寫,林中分出的兩條小徑,他選擇了那條鮮有人踏足的路,這個選擇繼而決定了其一生......《無畏契約》,是否也在迎來這樣的時刻?

爲什麼是F1?


在現代體育中,F1是一種特殊的存在。雖然經常被調侃爲「20輛車轉圈圈」,但F1本質上代表的是一份獨一無二的體驗。


F1的模式核心可以概括爲三個關鍵詞:巡迴、體驗、文旅。


首先,巡迴意味着流動和覆蓋。不同於傳統體育的主客場體系,F1不會固定在某一座城市,它像一個全球巡演的劇團,每年在幾十個城市搭建臨時賽場,再迅速轉場。這種流動性讓每一站都成爲獨特的節點,也爲城市帶來了新鮮感和曝光機會。

其次,體驗指向觀衆與粉絲的參與感。F1現場的觀賽,不只是看車呼嘯而過的幾秒鐘,而是一整套感官體驗:發動機的轟鳴、看臺上的熱情、以圍場爲中心的流量場......再到城市活動的融入——從購物、餐飲到娛樂,都被自然整合。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F1不是單純的觀賽,更多是一種體驗的具象化。很多人去F1現場,其實每一圈只看到賽車呼嘯而過的幾秒鐘,但他們願意花大把時間泡在現場,鋪上草地毯、聽着發動機聲浪、聊聊天、曬曬太陽,享受只有F1才能提供的體驗。


而在這一切中,文旅也是不可或缺的槓桿。每一站F1都是一座城市的頂級營銷案例,城市的地標、人文乃至於其歷史,都在短短三天的時間裏,被很好的展現出來。自然而然地,當城市從賽事中獲得曝光和經濟回報,賽事也因爲城市資源的支持,形成品牌價值閉環。

據悉,2025年F1上海站到場的總觀衆人數達到了22萬次左右,嘉定參與「F1票根聯動」的13家商業企業,銷售額1.12億元,賽事期間嘉定區內規模以上中高端賓旅館平均入住率已達到95%以上。


對《無畏契約》而言,F1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參照:當賽事成爲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價值遠超競技本身。在新的巡迴賽計劃願景之下,《無畏契約》也希望實現這種目標。

爲什麼是《無畏契約》?


幾乎在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提到「拉斯維加斯」這幾個字,就算不加任何定語,人們也立刻知道那意味着什麼;幾年過去,無畏契約電競也逐漸形成了一種類似的標籤化屬性——當粉絲提起「瓦的比賽」,他們不需要額外解釋,就能理解那種氛圍、那種「燥」。


這種標籤化的存在,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識別度極高的語言。它讓VCT CN的每一場賽事都自帶印記,也爲「城市巡迴」提供了天然基石。畢竟,如果要接管一座城市,賽事本身的獨特性是不可或缺的。

從兩年前正式成立以來,VCT CN一直在強調打造屬於《無畏契約》的賽事體驗。而每一次城市落地,都在驗證這一理念。例如,無畏契約二週年慶落地重慶,比賽現場之外,觀音橋步行街吸引數萬人流的盛況,幾乎有一種「與城市共呼吸」的體驗。


但這種體驗的核心,並不止於比賽本身,更在於人。


F1最大的財富,從來不只是引擎和速度,更是那些有棱角的車手。他們身上的故事線,誕生於賽車但又超越賽場,成爲一種符號化的存在。VCT CN從一開始也在構建和放大選手個性,釋放他們的天性。最好的故事,永遠來源於真實,而在無畏契約賽事中,選手能做真實的自己。

那麼自然而然地,當選手個性鮮明且充滿故事,就會有更具粘性的粉絲。筆者每次到VCT CN比賽或者活動現場,都會驚訝於現場粉絲的數量和熱情。但也正是這種體驗,讓人相信VCT CN粉絲粘性和歸屬感,已經足夠支撐巡迴制的可能。


據悉,重慶舉行的第二賽段季後賽期間,貓眼數據顯示其中33%觀衆來自重慶,近50%來自川渝地區,另有50%觀衆來自川渝以外省份。正在舉辦的巴黎大師賽上,有中國的觀衆不遠萬里來支持自己喜愛的隊伍,也是VCT CN粉絲投入度的縮影。


而當賽事的邊界被不斷延展,這種能量又在被放大。F1早就把賽車各類社會活動結合在一起,變成流動的文化盛典;VCT CN也在走同樣的路,在上海打造「年輕人的會客廳」;重慶的二週年慶,更是將電競側和遊戲側深度整合在一起,展現了接管一座城市的雛形。

這種整合能力,或許纔是《無畏契約》的真正底色。2026年,這套模式將進一步升級爲「1+1+Plus」:電競賽事+遊戲發行活動和遊戲文化內容+城市特色與文旅。


一方面,用電競提供核心賽事體驗,遊戲延展觸達更廣泛人羣;另一方面,城市文化與文旅成爲支點,讓賽事不僅是一場場比賽,而是一場城市級、節日級的沉浸式體驗。


所以在問出「爲什麼是《無畏契約》」的時候,更好的問題可能是——爲什麼不是《無畏契約》?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在紙面上,這是一套看起來自洽的模式:巡迴、體驗和融合。但是就像教練的戰術可以畫在戰術板上,真正的難點始終在於球員能否執行。


F1每一站賽事背後,都有着驚人的後勤體系,也是他們「隱形的戰場」。僅物流部分,平均每賽季要在全球運輸超過千噸設備,在短時間內完成拆裝與轉運。標準化執行,是支撐F1能夠在全球巡迴的根本。


對於VCT CN而言,想要在一年內覆蓋七座城市,這種標準化與執行力同樣是第一道關卡。過往,VCT CN的賽事都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但是在巡迴體系下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並不是過去兩年所能相比較的,執行團隊需要有更強的應變能力。

最理想的目標,就是賽事執行標準化,而賽事體驗多樣化。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磨鍊。但在金亦波看來,賽事團隊完全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


另一個挑戰,則來自政府層面的合作與支持。電競賽事也屬於典型的重型活動,涉及安保、交通、場地、通信、酒店、文旅等多個部門,城市資源的協調程度,直接決定了賽事體驗的上限。


在這樣的背景下,「簽下長約」變得至關重要。F1每一站之所以能成爲城市地標級IP,往往源於長達數年甚至十數年的穩定合作。穩定意味着資源能夠被更高效地配置——賽事運營團隊能提前佈局,政府部門能規劃基礎設施,城市品牌也能以賽事爲核心,形成可持續的文化資產。


這也是這次《無畏契約》巡迴計劃所要達成的核心目標,金亦波在採訪中也多次強調了與政府籤長約的願望。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會明白長約帶來的不僅是確定性,更是成長空間,在不斷打磨中創造出更好的賽事產品。最終對政府而言,這種穩定性也能轉化爲持續的文旅收益。


但要達成這樣的合作,並不容易。雖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電競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影響力,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需要不斷用成績與影響力,去證明自身的社會與文化價值。這意味着VCT CN不僅要被歡迎,更要「被需要」,成爲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正是《無畏契約》的下一個突破點。2026年,將是這套巡迴計劃的試點之年,VCT CN也成爲全球第一個承擔這一任務的賽區,這既是對其能力的肯定,也是代表着一種責任。


在當下這個節點望去,這條路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但正因如此,也才更值得被期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