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看女鬼戰敗cg,居然玩到了今年最讓我上頭的肉鴿遊戲?

隨着《小丑牌》的爆火,不少遊戲開始模仿其撲克玩法框架,但多數作品雖沿用了卡牌形式,卻沒能保留核心的‘爽感”體驗。

比如另一款畫風非常優質的遊戲《再來一張》,遊戲的門檻相對更高,雖然二十一點能讓人一眼看明白玩法,但終究很難讓人不斷重玩。

可對於大部分玩家而言,小丑牌真正好玩並且讓人津津樂道的反而不是“撲克”作爲載體的表達形式,而是遊戲當中的各種流派,各種超爽的內容。

而對於我們國內的玩家,相較於撲克,可能麻將才更加爲我們熟知。正巧有這麼一款遊戲《我在地府打麻將》

遊戲不僅在爽感方面近乎拉滿,各種道具疊加效果誇張,而且在遊戲中還有各種有意思的元素,比如圓周率胡牌,無敵牌牆等等。

不會玩麻將也能入坑?

雖然上述的介紹會讓人感覺遊戲的玩法比較接近於小丑牌,但實際上在遊玩之前還是有很多人會擔心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瞭解麻將,對麻將文化也全然不知,那這款遊戲又該如何上手呢?

實際上在遊戲的玩法當中,麻將本身只是作爲一個載體,遊戲的目的其實就是通過底分、倍數、番數打敗敵人,並不是傳統的四人對戰,而是對戰胡牌計算總分。

而且在遊戲當中還有各種簡化操作的設計,比如隨時提醒你可以碰,槓,喫,聽牌後還會幫你計算分數,減少番數判斷帶來的不便,甚至都不需要太看懂教程,上手玩幾把就知道了。

最重要的遊戲當中摸四張牌和胡牌並不是遊戲的開始和重點,角色的技能和各種道具甚至還可以類似於作弊一樣獲得更誇張的牌或者是直接偷別人的牌。遊戲的麻將也會被加入各種不同的狀態,可玩的套路隨時都會發生改變。

遊戲當中除了角色技能還有各種靈俑與遺物讓每一局的遊戲體驗截然不同,有的靈俑是增加特定情況下的倍率,而有的是獲得金幣,不僅類別很多,而且每一個類別還有不同的分支,光是各種小妖就有不下三種。

嚴謹區分的話,主要是可以分爲底數型,番數型,倍率型等,依靠外觀區分並不合理

遊戲當中的遺物更是構築流派的基礎,而且遺物還和遊戲中的各種事件相關聯,着實是給我們展示了遊戲一步步“下地府”的主題。

雌小鬼戰敗cg?

遊戲的基礎玩法其實並不是玩家最關心最印象深刻的內容,在遊戲當中居然有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反覆循環的音樂和角色相當有特點的立繪。

遊戲當中的角色包括各種耳熟能詳的人物,比如說牛頭馬面,黑白無常。

在現實中,他們常常以各種恐怖的形象面向我們,但在遊戲當中他們都紛紛以女性的樣式登場,甚至在BOSS戰的過程中他們的技能和外觀也明顯匹配相關,比如牛頭可以把13張牌當中的6張轉換爲霧面,直接魅惑玩家。

在遊戲當中各種有意思的技能和超級好看的立繪並不是遊戲的終點,遊戲中各種優質的戰敗cg也是我們“被打敗”的原因。

比如遊戲相當出圈的一張飛踹,秦廣王直接帶派大腳獎勵失敗的玩家。

當然,遊戲中基本上每個戰敗cg的製作都相當精良,而且同樣和角色的性格相關,也難怪還有人專門整理了各個BOSS的抽象被戰敗cg。

免費更新這麼猛?

對於一款肉鴿遊戲來說,更新一般都並不是很好進行,過強的內容很容易導致遊戲的平衡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我地麻從上線第一天95%的好評一直維持至今靠的就是非常認真的傾聽玩家的反饋。

在首發上線剛上線一段時間後,遊戲就迎來了一大波的bug修復。

而九月份的全新版本當中更是加入了“地藏王”,作爲BOSS她的強度主要體現在相對複雜的機制以及誇張的數值,雖然前提達成的難度並不難,但打起來二階段出現的時候,大部分套路確實是得被打崩。

轉換爲可用角色之後,遊戲也並沒有整出洗白弱三分的內容,即使是數值誇張仍有保留的同時,兩個階段的玩法也是相當有意思。

製作組也宣佈會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第一個DLC,包括新角色和新模式,這麼良心的製作組確實是很少見。

結語

相信大家看完我的介紹,對於遊戲的內容也有了自己的理解,但在我看來,這款遊戲的各種套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

比如有的人很喜歡用馬面,前期過渡之後,自帶的超高靈俑獲取量可以極快的湊出強大的陣容,而有的人又完全玩不明白,認爲前期太弱,不如其他角色。

恰逢國慶,Steam又迎來秋促, 不妨親自試試這款少見的、兼顧國風和“戰敗CG’的《我在地府打麻將》,相信你也能找到屬於它的獨特樂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