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1000多的U5 230F現在連800多的銳龍7500F都打不過了?

前不久AMD發佈了新的ZEN5架構普及型CPU R5 9500F,當時對比遊戲性能的都是U7 265K,就這還打得有來有回,甚至還不如9500F。當時其實和9500F同價格的還有一個U5 230F,可惜它大哥U7都打不過,這個U5就更得靠邊站了。不過架不住有人問,非要看看U5 230F遊戲性能大概是個什麼水平,那麼我們今天就用800多的上代產品R5 7500F來對比一下!

測試平臺

目前U5 230F只有盒裝,價格大約在1000出頭,不帶散熱器;搭配的主板是B860,當然Z890也行不過估計沒人這麼組合......內存方面理論上能上8000,實際上考慮到定位7200甚至6400就可以了,畢竟定位在這。

而R5 7500F到底是老一點的產品了,如今已經來到了散片800多盒裝900多的樣子,盒裝多個65W的散熱器,不過盒裝和散片的差價足夠買個單塔了,單塔也完全夠了;主板當時搭配的就是B650了,不過我手頭沒有B650主板了,這次測試還是用的B850G小吹雪,和B650性能上沒有什麼差別;內存銳龍出了名的好養活,6000足矣,8000雖然也行但是除了FPS遊戲之外提升不大還超貴,拉高頻率不如降小參。

顯卡則統一用RTX5080,儘量不讓顯卡成爲瓶頸,這次只對比CPU的遊戲性能,多核性能生產力這塊230F沒啥懸念,畢竟Intel硬湊了這麼多小核上去,跑分就是好看,真需要這個的話也就不用對比了。

具體配置如下:

CPU:AMD Ryzen 5 7500F

Intel Core U5 230F

主板:華碩ROG STRIX B850G S小吹雪 BIOS

華碩TUF B860M-PLUS WIFI

內存:海盜船 復仇者 DDR5 6000C30 16GB ×2

海盜船 復仇者RGB SL DDR5 7200C34 16GB ×2

散熱器:利民Frozen Magic 280

顯卡:華碩ROG Astral 夜神RTX5080 16GB

SSD:海盜船 MP700 1TB

電源:ROG Thor II 1200W

遊戲測試

首先看下CPU壓力相對小一點的2K分辨率也就是1440P下的成績。整體上3A遊戲差別不大,但是網遊還是差別不小的,畢竟全大核+大緩存天生就是網遊利器!總體平均下來,7500F比230F強3%左右,幅度倒是不大,問題是230F要比7500F貴接近三分之一,加上整個平臺的差價就更大了,這個差距只能說不太好看。

需要說明的是U5 230F不知道爲什麼7200內存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6中死活過測不了,只能降到6400才能完成測試;另外界外狂潮前幾天更新了版本,大幅度優化了Core Ultra的性能,使得Core Ultra的性能提升到從比銳龍低非常多→比銳龍還是低一點點......

而到了CPU差距拉大的1080P,總體趨勢並沒有變化,並且總體差距還拉大了,大約有5%左右,不過主要還是在網遊這邊,3A遊戲基本沒有拉開差距——還是那話,在巨大的差價面前,打平就是輸了!

溫度和功耗是230F唯一能挽回點顏面的地方,雖然只是88W vs 65W的區別,反應到總功耗上也就是50W的差距,溫度也都很低,總體來說兩個平臺散熱和供電成本都不大——問題是LGA1851平臺已經絕後了啊!而且比U5更高的CPU沒一個是省油的燈,給U5配個便宜的散熱,後面更新了還得換,7500F就完全沒有這個擔憂,好點的風冷能一直用到9800X3D去,未來的銳龍也沒問題!

總結

很難想象,都已經如此劣勢了,Intel還是不肯爲中低端用戶多放出哪怕一點點善意。

U5 230F作爲國內特供版CPU增加了頻率和L3,但是依然很摳門,畢竟其原版225F只有4.9G的最高頻率和22M的L3,230F也不過是硬擠了了0.1G的頻率和2M的L3而已,完全是杯水車薪,而且還比7500F貴了30%之多;而7500F作爲一顆800多元的CPU,單核默認情況下就可以到5.05G,開了PBO最高可以到5.25G,L3則有32M;和230F價格相近的R5 7600X頻率更是高達5.35-5.55G,至於9600X就更不用說了,從效率到頻率全面碾壓。

最重要的是,AM5平臺還有好幾年的壽命,而LGA1851平臺已經進入了死亡倒計時,後續升級成本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甚至2025年了,Intel之前還在強推縮缸的14代LGA1700平臺,碰到這種人,建議直接拉黑!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