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差友們,“ 驍龍 ” 不用我介紹了吧,就算大家平時不怎麼關注科技圈,估計也聽說過 “ 驍龍 ” 這個名字。
它其實是高通公司給各種移動設備做的處理器系列,從咱們天天用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到智能手錶、真無線藍牙耳機、VR/AR 眼鏡,甚至筆記本電腦、汽車智能座艙。。。
這麼說吧,但凡那些個隨身的、帶電的玩意兒需要個 “ 聰明腦子 ”,大概率裏頭就塞着顆驍龍( 冷知識,前一陣很火的宇樹人形機器人,其實也用了高通旗下的芯片 )。
而對於咱們科技愛好者來說,每年的驍龍峯會,含金量絲毫不輸蘋果的秋季發佈會。
說白了,這就是高通一年一度秀肌肉的 “ 科技春晚 ” —— 最新驍龍芯片、硬核技術統統都會擺上檯面,而且它還會拉上一幫合作伙伴,提前劇透接下來安卓旗艦的新功能和新特性。
更關鍵的是,這場峯會直接定調未來一整年,安卓旗艦性能天花板和功能演進方向的風向標,臺上隨便甩出個技術突破,都有可能讓手機圈的競爭格局徹底洗牌。
而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天裏,高通如期召開了新一年的驍龍峯會,並且發佈了他們的年度旗艦芯片 —— 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 Snapdragon 8 Elite Gen5 )。
先說結論 —— 今年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性能相當的猛,它不僅在 CPU 的絕對性能上,再次刷新了安卓上限,而且在圖形處理、影像處理以及 AI 能力等方面,也迎來了全面提升。
考慮到現在的手機芯片,早就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 “ 處理器 ”,它更像是一個高度集成的平臺,手機上的很多關鍵功能,都是基於芯片算力、圖像處理能力和能效管理共同支撐的。
這就給我一種預感,接下來陸續登場的安卓新機,都有可能因爲這顆芯片的加持,迎來一次跨越式升級,我強烈建議,最近打算換新機的差友,真的可以稍微再等等,這波絕對不虧~
接下來託尼就打算帶各位好好盤盤,今年高通在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上,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驚喜。
先來說說大夥兒最關心的性能部分。
跟去年一樣,今年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用的還是高通自研 Oryon CPU,目前已經升級到了第三代,它由兩顆峯值性能爆表的超大核和六顆能效比優異的性能核構成,但在覈心配置和性能釋放上變得更加激進。
你敢信,高通這次直接把超大核的最高主頻,從上一代的 4.32GHz,拉高到了 4.6GHz,包括性能核的主頻也來到了 3.62GHz,這個頻率已經直逼部分桌面級處理器,簡直恐怖如斯!
根據官方給到的數據,相比上一代驍龍 8 至尊版,這代 CPU 單核性能提升了 20%,多核提升了 17%,同時響應速度也提升了 32%,整體功耗則是降低了 35%。
前陣子咱們也拿工程機測了測,在 Geekbench 測試中,這顆芯片的單核成績跑到了 3800 多分,成績已經很逼近蘋果 A19 Pro,多核成績直接突破 12000 分,直接幹翻了 A19 Pro。
換句話說,這就是目前安卓端當之無愧的性能天花板。
而在 GPU 方面,今年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也用上了高通最新的 Adreno 840 GPU。
這代 GPU 不光把主頻從去年的 1.1GHz 拉高到 1.2GHz,高通還下了波猛料,首次在裏邊集成了 18MB 的 Adreno 獨立高速顯存,能顯著提升帶寬、降低延遲,讓遊戲運行起來更加流暢絲滑。
據官方數據,新 GPU 整體性能提升了 23%,光追性能提升了 25%,整體功耗卻降了 20%,說真的,這波性能大漲、功耗反降的操作,有種既讓馬兒跑,又讓馬兒無需多喫草的既視感~
CPU/GPU 性能和能效雙提升帶來的好處不必多說 —— 搭載這顆芯片的手機,可以用更低的功耗,實現更強的性能釋放;或者用同樣的電量,支撐更長的使用時間,重度用機黨狂喜。
會上高通甚至單獨拿《星鐵》這款遊戲舉了個例子,說是能讓我們長時間爽玩,要是你不玩這遊戲,還有一堆遊戲在適配名單裏,基本覆蓋了市面上主流熱門大作,總有一款適合你。
其實除了性能和能效上的升級,高通每年給驍龍芯片注入的遊戲專屬優化纔是真正的 “ 重頭戲 ”。
之前高通已經在驍龍芯片上,實現了硬件級的光追,媲美原生畫質的超分和插幀效果,以及對虛幻引擎 5 的支持等等諸多端遊級技術。
而這次它和虛幻引擎也正式建立了開發者聯盟,一起爲遊戲開發者提供更多技術支持,共同打造下一代移動遊戲。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在《鳴潮》這類基於虛幻引擎 5 開發的遊戲裏,親身體驗到以前只有端遊大作才配擁有的畫質。
不光是性能和遊戲體驗,在如今旗艦機越來越看重的影像方面,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也靠着自研 Spectra ISP( 圖像信號處理器 )的升級,帶來了實打實的提升。
這代 ISP 最亮眼的突破,就是首次支持上了 20-bit 三 ISP,相比上代的 18-bit 三 ISP,它能多捕捉 4 倍的圖像信息,這樣在拍照錄像時,就能更完整地保留畫面明暗過渡和色彩層次。
現在有越來越多廠商開始給手機用上 2 億像素傳感器,同時反覆強調攝像頭的高動態範圍拍攝能力,但傳感器潛力得靠強大的 ISP 才能完全激活,這代 20-bit 三 ISP 剛好補上了關鍵一環。
還有,得益於 ISP 處理能力的飛躍,以往手機面對逆光人像、霓虹夜景等容易翻車的場景,到了這代大概率就能徹底解決,甚至視頻每一幀畫面都能擁有照片級的動態範圍和色彩深度。
不僅如此,它還首次支持上了高級專業視頻編碼器( APV ),能讓手機錄製近乎無損畫質的視頻,從而爲後期剪輯提供極大的調整空間,滿足更多專業創作者對視頻畫質的更高要求。
當然,再好的硬件也需要完善的生態支持才能發揮全部實力。
所以高通早就跟 Adobe、Blackmagic Design、Dolby 等專業軟件巨頭打好了招呼,在這些專業工作流軟件中,提前爲這編碼格式做好了深度適配,它真的,考慮得太周到了,我哭死。。。
各位不難發現,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影像升級,不僅僅是拍得更清楚,而是朝着更專業的方向邁進了一步,之前安卓旗艦在拍照上就已經趕超蘋果,沒準馬上在視頻這塊也能實現反超~
另外,最近兩年換過新手機的差友應該已經感受到了,AI 在手機裏早已無處不在 —— 從拍照的成片優化,到相冊的智能摳圖、再到實時翻譯和更懂你的智能助手,背後都有 AI 在發力。
而且許多原本需要手動操作或依賴雲端的功能,現在在本地就能快速、流暢地完成,AI 不再是華而不實的噱頭。
其實高通這些年一直在手機 AI 領域持續深耕,從早期搭建 Hexagon NPU 的基礎算力框架,到後來支持多任務 AI 併發、降低端側 AI 的功耗,每一代驍龍芯片都在悄悄把 AI 能力往上提。
而到了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它的 Hexagon NPU 更是直接迎來了質變 —— 不光性能比上代猛漲 37%,在 AI 計算精度、內存訪問效率、硬件加速還有能效比方面,也實現了諸多突破。
這麼一來,手機在處理常見的 AI 任務比如開會錄音轉文字、自動生成摘要、相冊 AI 智能修圖、實時語音翻譯、調用智能助手時,不僅速度會更快、響應更即時,而且功耗也會大幅降低。
甚至它還能支撐起更復雜、更聰明的 AI 大模型和智能體 —— 或許我們距離擁有一個能夠真正理解我們的想法跟需求、能深度融入生活和工作的 “ 個性化 AI 超級助手 ”,真的不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強大的單芯片性能,很多人其實可能都沒意識到,高通在 AI 這塊實際上還有一個很多友商難以企及的生態優勢 —— 那就是跨設備的無縫協同。
正因爲現在驍龍已經全面覆蓋手機、PC、手錶、耳機、汽車、XR 等各種設備,未來你所有終端都有可能被統一在同一個 AI 生態下協同工作,真正做到設備之間不割裂、AI 服務不中斷。
有一說一,如果以後真的有廠商做到這點,那真跟科幻電影裏的設定沒啥兩樣了,想想還挺激動。。。
至於手機最基礎的信號和連接能力,那更是高通最擅長的 “ 老本行 ” 了,說是行業標杆一點都不爲過,不過受制於篇幅,託尼在這裏就不再扒細節了,差友們可以直接看下面這張一圖流:
總的來說,高通這次爲安卓陣營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平臺,有了這樣一顆把性能、能效和體驗潛力全都拉滿的芯片,廠商在打磨旗艦時,就有了更猛的底氣和更廣的發揮空間。
接下來它們大可以把更多的重心,聚焦在 “ 調校性能、優化散熱、挖掘 AI 潛力還有強化影像算法 ” 上,最終打造出在遊戲、拍照、AI 智慧交互等核心體驗上各具特色的差異化產品。
要是你回頭看過去一年就會發現,去年對高通來講算是個關鍵的 “ 轉折點 ”。
在此之前,高通旗艦芯片 CPU 一直用的是 ARM 公版架構,每年 CPU 性能提升多少主要取決於 ARM,而去年是它第一次給移動平臺( 驍龍 8 至尊版 )用上完全自研的 Oryon CPU。
要知道之前高通就已經成功自研了 GPU、NPU、ISP 還有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也就是咱們常說的 “ 基帶 ”,去年 Oryon CPU 一補上,相當於把最核心的 “ 最後一塊拼圖 ” 也湊齊了。
高通這麼死磕全棧自研,目標很明確,不只是單純爲了實現更極致的性能、更高的能效,更是想通過全棧的協同配合,突破 AI、影像這些核心體驗的天花板,解鎖智能手機的無限可能。
而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在我看來就是這份自研閉環實力的又一次集中釋放。
至於首發搭載這款芯片的機型,估計大夥都已經知道了,就是小米 17 系列。
當然,除了已經發完新機的小米,榮耀、一加、iQOO 等品牌的旗艦這會也都在路上了,到了明年上半年,各家的 Ultra 機型也會相繼登場,可以預見一場新的旗艦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說實話,我個人還是挺期待,當各大廠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線,面對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這顆強大的 “ 大腦 ”,它們究竟會給我們打造出怎樣各有千秋的旗艦產品,有句話怎麼說來着 ——
“ 好戲,這會兒纔剛剛開始~ ”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