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角色顏值而難有代入感的遊戲:拉萬就算了,劍星伊芙咋也來了?

“代入感體驗”對於一款遊戲來說,無疑是最重要的一項體驗。

特別是有敘事劇情的遊戲,如果玩家不能產生代入感,那麼遊戲的體驗將大打折扣,甚至因此棄遊也不爲過。

當然,影響代入感體驗的因素有很多,不過我個人最在意的,其實是角色的顏值。

作爲一名“外貌協會”成員,對於好看的遊戲角色,無論是男是女,都會讓我與之產生關聯,有一種“角色替我冒險”的感覺。

反之,如果實在喫不動角色的顏,則會讓我很難代入到遊戲裏。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那些因爲角色顏值,而讓我失去代入感的遊戲,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哪些角色因爲顏值,讓你喪失了代入感。

—o—o—o—o—o—o—o—o—

《午夜以南》

本來這款遊戲的題材以黑暗民俗傳說爲背景,設定在一個小鎮,有神話生物,遊戲類型又是動作冒險,屬於是剛好擊中我的下懷。

然而主角黑澤爾光是在遊戲封面上,那充滿驚悚而又讓我虎軀一震的回頭殺,就已經給我不詳的預感了。

進入遊戲後,每次看過場動畫,我都覺得好像戰爭機器的扮演者,以至於注意力根本不能投入到遊戲中,最後遊戲也沒能打完。

《意航員2》

這遊戲是今年我玩過的3D平臺動作冒險遊戲裏,能夠排進TOP5的存在。

但好玩歸好玩,遊戲中的角色設計實在是過於“放飛自我”,雖然這種美術風格我也能理解並接受,可我總是很難把各個角色與“人”聯繫在一起。

這就導致我在遊戲的過程中,總會覺得遊戲角色都是外星人,很容易脫離遊戲的題材和設定,沒能有更好的遊戲體驗。

《肯澤拉傳說:扎烏》

在我的遊戲清單裏,類銀惡遊戲雖然不是主菜,但因爲之前玩過《奧日》、《密特羅德》等作品,所以隔三差五就會找幾款來玩一玩,換換口味。

說實話,大部分的類銀惡遊戲我都會盡量玩到通關,可是《肯澤拉傳說:扎烏》這款遊戲,我是真的有點沒頂住。

一方面,遊戲本身難度不算高,有玩下去的動力,但另一方面,男主的顏值又會讓我想起《午夜以南》的黑澤爾,根本代入不到遊戲內。

甚至我一度覺得,這遊戲是不是在故意醜化角色,最終的結果也一樣,沒玩到一半就棄坑了。

《龍騰世紀4:影障守護者》

因爲前作頂着“年度遊戲”的桂冠,我本來是抱着“慕名而來”的心態看待龍騰4的,並且也想湊湊熱鬧,準備在發售的時候入手。

結果那段時間忙工作忘記了,後來一看視頻演示,直接看見了一個長着犄角的蠻牛雨姐加拉萬的結合體,我的心瞬間就有了答案。

儘管我不知道這個角色是誰,在遊戲中有多少戲份和作用,但我知道,入手遊戲的話,肯定是沒辦法有代入感了。

《燧石槍:黎明之圍》

說實話,我起初對這個遊戲是有期待的。

畢竟那會兒剛通關《匹諾曹的謊言》,對於類魂遊戲有着很大的新鮮感,聽說是新的類魂遊戲,就非常期待,以至於沒看任何演示就去玩了。

遊戲本身的質量就不說了,主角諾爾那個髮型爲啥非得整的跟雨姐似的啊?一看這個髮型我就繃不住。

儘管我看後續會找到面具頭飾,但是非常遺憾,我已經撐不到那時候了,我的諾爾已經永遠倒在了剛學會二段跳那裏。

《消失的光芒2》

很坦誠的講,當我看見拉萬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她的臉模是羅莎里奧·道森,而且我估計看過《黑衣人2》、《七磅》的朋友應該都能看出來。

那爲什麼在明知是誰和你演對手戲的情況下,還無法代入呢?

無他,太醜了,放幾張圖片大家看看,真的是難頂,我是完全能理解,玩家爲什麼最後讓城市毀滅也不能讓拉萬活下去了。

《劍星》

我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關於《劍星》的文章,並在其中說到:

你對伊芙的喜愛程度,決定了對《劍星》這款遊戲好玩還是不好玩。

說實話,《劍星》的戰鬥我非常不喜歡,難度不高,而且打的很好看,但是對於伊芙那張臉:

我他喵覺得她長的像Faker!!!

像Faker啊朋友們,是Faker啊!

一旦有了這樣的預設,我就發現自己再也回不去了,衣服也不願意找了,支線也不想做了,遊戲興趣瞬間減半。

誰能願意給Faker搞換裝?誰能願意看Faker的大腿?女版的也不行!

其實伊芙不是不好看,並且伊芙絕對是爲美而生的角色,但就是因爲看她像Faker,我實在是沒頂住,匆匆跑完主線就沒再打開。

—o—o—o—o—o—o—o—o—

看完了以上這些,不知道你有沒有想起自己的經歷呀?

反正不管怎麼說,我算是明白了一款遊戲存在深度捏臉的意義了,遊戲好不好玩不說,至少角色自己看着順眼。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你心中因爲顏值而影響遊戲體驗的角色和遊戲,讓我們都來漲漲見識吧,嘻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