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一篇文章的投票,這篇本來是俄羅斯篇。但評論區有朋友建議把東歐國家也一起寫上,俺尋思有道理啊,遂有了這篇文章。
白俄羅斯
Wargaming Group
Wargaming Group由維克托・基斯利(Victor Kislyi)於1998年成立,總部設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2000年,推出了他們第一款回合制戰爭策略遊戲《DBA Online》,該遊戲由桌遊《古代戰爭藝術》(De Bellis Antiquitatis,DBA)的規則集改編而來。
2002年發佈了《Massive Assault》,該遊戲同樣是回合制戰爭策略遊戲,只不過將背景放在了22世紀,並於接下來的幾年間不斷推出系列作品。
2009年,Wargaming 開發了實時策略遊戲《Order of War》,背景放在了二戰時期,並有東西兩線。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由se負責發行。
2010年,“世界大戰三部曲”的第一部《坦克世界》在獨聯體地區上線,並於次年上線國服。
2013年11月發佈《戰機世界》,國服於2014年5月29日宣佈公測。可惜的是國服於2020年9月30日正式停止運營。
2015年3月27日,“世界大戰三部曲”的最後一作《戰艦世界》正式上線,八個月後,國服上線。
事實上,將Wargaming Group放在哪個國家我想了很久,因爲這byd到處建立工作室,且現在已經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工作室切割了。
但考慮到明斯克作爲Wargaming Group的發家地,且擔任總部時間最長,我將它放在了白俄羅斯。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處地方的《坦克世界》和《戰艦世界》的運營權交給了Lesta Games——被切割的工作室。
在今年的5月23日,被俄羅斯聯邦法院裁定有叛國罪,將旗下《坦克世界》《戰艦世界》等知名軍事遊戲產品收歸國有。
Lesta Games啓動器
Wargaming Group目前總部在塞浦路斯,其創始人維克托・基斯利擁有白俄羅斯和塞浦路斯的雙重國籍。
另外,該公司明確表態支持烏克蘭,在2023年發佈了一個全新禮包,玩家充值購買禮包的資金將被捐贈給烏克蘭。
創始人維克托・基斯利
根據前《坦克世界》首席設計師謝爾蓋·布爾卡托夫斯基(Serb)的說法,“維克托・基斯利私下曾表示‘俄羅斯會在六個月內崩潰’,還會‘建設集中營’、變成‘大號朝鮮’”。
前《坦克世界》首席設計師謝爾蓋·布爾卡托夫斯基
Wargaming Group也援助過武漢,通過360公益基金會捐贈1000萬美元,並在全球範圍內採購醫療設備支援武漢。
至於對它的評價,還是該由玩家評說。
烏克蘭
GSC
GSC全稱GSC Game World,由謝爾蓋·格里戈羅維奇於1995年在烏克蘭首都基輔成立,成立時他才16歲。
2001年,GSC發售了其第一款遊戲《哥薩克:歐洲戰爭》,發售後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並於2002年,連續發佈了兩部《哥薩克》系列資料片,《哥薩克:戰爭藝術》以及《哥薩克:重返戰爭》。上述遊戲皆由CDV Software發行。
《哥薩克:戰爭藝術》
2004年,GSC成立了全球發行部門,開始自主發行遊戲。同年,育碧拿到了史詩電影《亞歷山大》的遊戲改編權,並找到了GSC進行同名rts遊戲開發。
《亞歷山大》
2007年,已經立項研發近7年的遊戲《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發佈。在全球範圍內,該遊戲由THQ負責發行,而 GSC則負責前蘇聯地區的發行。
《潛行者》系列後續的《潛行者:晴空》和《潛行者:普里皮亞季的召喚》也延續了這種發行方式,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推出
《潛行者:晴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遊戲最開始的構想是一款未來科幻題材的遊戲,但最終還是將背景放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禁區。
2010年,GSC放出了《潛行者2》的消息,遊戲原定在2012年發售,創始人謝爾蓋聲稱他們開發了一個全新的全平臺引擎。
2011年12月9日,謝爾蓋宣佈解散GSC Game World,儘管官方推特稱會盡力繼續,但《潛行者2》的開發還是陷入了不確定狀態。
2012年4月25日,《潛行者2》的開發正式被凍結,官方稱原因是投資者、員工和原知識產權所有者之間的糾紛。
《哥薩克3》
2016年,隨着《哥薩克3》的發佈,也宣告着GSC Game World的復活。
2018年,重組後的 GSC 宣佈將重啓《潛行者2》的開發。2021年,在 E3 發佈會上,新作以《潛行者2:切爾諾貝利之心》之名正式公佈,預計延期至2022年4月發售,但隨後因各種原因多次跳票。
2024年11月20日,《潛行者2:切爾諾貝利之心》正式發售,此時距《潛行者2》官方消息的放出已過去了14年之久。
從GSC的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出它運營的舉步維艱。究其原因,正是因爲當初被稱爲天才的16歲老闆的問題。
潛行者一代的長製作週期與搖擺不定的開發方向,加上謝爾蓋作爲老闆的獎罰不分與管理不當。致使多位核心成員出走,這其中包含了四十多人的美術部門、兩位首席程序員等等,最終這些核心成員在基輔成立了一家新的工作室——4A games。
4A games
4A Games 於2006年在烏克蘭基輔成立,由三名離開 GSC Game World 的開發者創立。
團隊創意總監安德烈・普羅霍羅夫讀了德米特里・格魯克夫斯基的小說後,非常喜歡,於是與作者取得聯繫,提議合作做一款遊戲。而德米特里也很樂於看到自己作品的“多種展開”,欣然答應了。
德米特里・格魯克夫斯基
經過三年多的開發,團隊處女作《地鐵:2033》正式發售,發行商同樣是發行過《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的陰影》的thq。
2013年,4A Games 推出了《地鐵2033》的續作《地鐵:最後的曙光》。這款遊戲的發佈也是經歷的一波三折。
核心人員出走、辦公環境惡劣尚且不提,更搞的是發行商在遊戲發行前宣佈破產倒閉了。而4a games和地鐵系列ip也被打包出售,這也爲未來的某個事件埋下了伏筆。
《地鐵:最後的曙光》發售後銷量表現出色。在美國,首周盒裝實體版銷量比《地鐵2033》的終生銷量還要多,2013年5月發售首周還成功登頂英國電子遊戲銷售榜。
2014年4月,烏克蘭內部發生衝突。這場事件迫使4A games將總部搬離了烏克蘭,來到了馬耳他。
臨走前,安德烈在社交平臺發佈了以下這段話,核心就是“親愛的祖國,今早我們將與你分別。這並非因爲我們不愛國,而是我們必須離開,否則4A將無以爲繼。”
2019年,續作《地鐵:離鄉》正式發售,工作室宣稱這是他們最有野心的一部作品。
可惜天不遂人願,搬到異國他鄉全力開發,即將上線的前一週受到了來自發行商深銀的背刺。
原本在steam開啓預售一年的《地鐵:離鄉》,在遊戲正式發售前的一個禮拜宣佈,在epic平臺開啓爲期一年的獨佔。
儘管4a games和《地鐵》系列作者站出來表明不滿深銀的決策,但玩家還是向遊戲傾瀉了他們的不滿。
好在遊戲質量過硬,《地鐵:離鄉》還是取得了非常優秀的商業成績,並在2024年銷量正式突破一千萬份。
在此,我衷心祝願每一個遊戲廠商都能擁有它應得的開發環境。
俄羅斯
Gaijin
全稱爲Gaijin Entertainment。2002年,創安東·尤丁採夫與孿生兄弟基里爾·尤丁採夫在莫斯科共同創立Gaijin。
公司成立初期,Gaijin Entertainment 主要製作賽車遊戲和基於電影的遊戲,可惜這些遊戲沒有引起太大的市場反響(甚至連中文名都找不到)。
2009年是Gaijin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年9月他們推出了團隊首款空戰模擬遊戲《伊爾2:捕食鳥》,同年12月推出該作Windows版《伊爾2:掠食之翼》
《伊爾2:掠食之翼》
同年還推出了動作遊戲《鬼刃》,但評分與商業成績都很一般。
2010年,開發空戰模擬遊戲《阿帕奇:空中突擊》,本作由動視發行。遊戲以AH-64D長弓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爲核心載具,定位爲主機平臺首部直升機模擬類型作品。
《阿帕奇:空中突擊》
2012年,鬼刃續作《時空之刃》推出,由科樂美髮行。
2013年8月15日,《戰爭雷霆》在pc平臺發佈,一年後騰訊代理國服上線。
由於騰訊與遊戲開發商 Gaijin Entertainment 的代理協議到期,國服不得不走向停運。2022年10月17日,遊戲正式停止運營。
2015年,Gaijin Entertainment 將其發行業務從莫斯科遷至布達佩斯,隨後公司的開發總部也遷至此處。
2017年,Targem games研發,Gaijin發行《創世戰車》,能自己設計戰車與玩家進行對戰。國服運營先爲完美世界,後轉爲戰火互娛。
2021年4月8日,從軍發佈,2023年9月25日國服公測,戰火互娛代理。
Battlestate Games和Absolut Soft
或許不玩他們遊戲的朋友對這個名字不太瞭解,但它們的創始人都叫尼基塔・布亞諾夫。
2010年,尼基塔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創立Absolut Soft,並於同年發佈《契約戰爭》(Contract Wars)。
《契約戰爭》
該遊戲使用Unity開發,基於瀏覽器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網頁遊戲)。
2014到2015年,團隊內部出現分歧,尼基塔想做一款硬核擬真生存射擊遊戲,但另一部分人認爲應該將《契約戰爭》重置爲端遊。
最後的結果是尼基塔帶着部分人成立了Battlestate Games,雙方獨立開發。雖然分家了,但兩家依舊保持合作關係,遊戲也維持“Russia 2028”這一世界觀。
與其他公司鬧分裂最後兩敗俱傷的結局不同,Battlestate Games和Absolut Soft都完成了自己構想中游戲的開發。
2016年,Absolut Soft放出《僱傭兵行動》(Hired ops)搶先體驗,並於2021年4月13日正式發佈。
同樣也是2016年,《逃離塔科夫》開啓A測,直到今年才宣佈將在年內推出1.0版本,並上線steam。
Alawar Entertainment
1999年,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的兩位學生 Alexander Lyskovsky 和 Sergey Zanin 創辦了 Alawar Entertainment,公司最初位於俄羅斯新西伯利亞。
2001年,Alawar 發佈了由 Dream Dale工作室開發的首款 3D 打磚塊遊戲《魔法彈球》,該遊戲大受歡迎並推出了續作,還移植到了 PS3 和 iOS 平臺。
2003年,Alawar開始運營自己的遊戲分銷平臺。該公司開始以“休閒”作爲主打,專注於共享軟件遊戲領域。
2008年,《蒙特祖瑪的寶藏》和《瘋狂農場》系列首部作品發佈。同年年末,Alawar擁有四個遊戲工作室。
《蒙特祖瑪的寶藏4》
2012年,《蒙特祖瑪的寶藏:閃電戰》登陸PSV掌機,使得Alawar成爲在索尼主機上第一個發佈免費內購遊戲的第三方發行商。
2015年,成立Alawar Premium品牌。並於次年發佈反烏托邦獨立遊戲《旁觀者》
2018年,Alawar發行了由西班牙Fictiorama Studios開發的《不要餵食猴子》,併發布了《旁觀者2》。
2022年,《旁觀者3》發佈,但換了個製作組。
2025年,《旁觀者:列車長》發佈,中間三年發佈大量小體量遊戲,但大都沒啥熱度。
那麼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了,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點贊充電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