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世紀的哈基米
哈基米在中世紀的名聲不好。與異教和巫術的聯繫意味着它們經常受到懷疑。但是,儘管與超自然現象有關,但中世紀的手稿仍向我們展示了毛茸茸下可愛令人驚訝的俏皮形象。
![]()
從這些(通常非常有趣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很多關於中世紀對哈基米的態度——尤其是它們是中世紀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
在中世紀,通常通過寵物來標識身份。 例如,寵物猴被認爲是異國情調的,是主人富有的標誌,因爲它們是從遙遠的地方進口而來。寵物成爲貴族個人身份的一部分。 飼養一隻需要大量關注、關愛和優質食物的動物,除了陪伴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功能性目的,這意味着個人社會地位很高。
![]()
中世紀富有的男女在寵物(最常見的是貓和狗)的陪伴下完成他們的肖像畫,以彰顯地位。
![]()
Pietro Lorenzetti 的《最後的晚餐》
在 Pietro Lorenzetti 的《最後的晚餐》中,一隻哈基米坐在火邊,一隻小狗舔着地上的一盤剩菜。 貓狗在場景中沒有扮演敘事角色,而是向觀衆發出信號,表明這是一個家庭空間。
關於中世紀哈基米的名字
就像今天一樣,中世紀的家庭給他們的哈基米起了名字。 例如,博利厄修道院 (Beaulieu Abbey) 一隻13世紀的哈基米,根據中世紀手稿頁邊空白處有綠色墨水字體塗鴉,哈基米名爲“蟎”。
哈基米在中世紀的家庭中得到了很好的照顧。 在 13 世紀早期,庫克瑟姆(牛津郡)莊園的賬目中提到有人爲一隻貓買了奶酪。
![]()
事實上,14 世紀的法國女王巴伐利亞的伊莎波 (Isabeau of Bavaria) 在爲她的寵物購買配飾時花費了大量金錢。 1387 年,她爲寵物定製了一條鑲有珍珠並用金扣扣緊的項圈。 1406年,買了鮮綠色的布,爲她的哈基米做了一個特別的罩子。
關於中世紀哈基米愛與恨
哈基米也是學者們常見的夥伴,關於哈基米的頌詞在 16 世紀並不少見。 在一首詩中,哈基米被描述爲文人的光和最親密的伴侶。諸如此類的詞暗示了對寵物哈基米的強烈情感依戀,並展示了哈基米不僅讓它們的主人高興,而且還爲閱讀和寫作的艱苦腦力工作提供了受歡迎的分心。
![]()
但是在中世紀的佈道文學中也有很多關於養哈基米的批評。 14 世紀的英國傳教士約翰·布羅米亞德 (John Bromyard) 認爲它們毫無用處,富人精心照顧哈基米,而窮人卻捱餓。
關於哈基米是魔鬼
哈基米也被記錄爲與魔鬼有關。
由於這些聯想,許多人認爲哈基米在宗教秩序的神聖空間中沒有立足之地。 然而,似乎沒有任何正式規則規定宗教團體的成員不得養哈基米——而且對這種做法的不斷批評可能表明寵物哈基米在教士階層很普遍。
![]()
在大多數情況下,哈基米在中世紀家庭中非常自在。 正如許多中世紀手稿和藝術品所表明的那樣,中世紀人們與這些動物的關係與我們並沒有太大不同。
來源:綜合相關研究文獻、生活見聞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