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主之地4》7款A卡以及CPU測試,這些選項微調可大幅提升幀數

前言

說到最受歡迎的刷寶FPS遊戲,玩家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無主之地》系列,既《無主之地3》之後沉寂6年,開發商Gearbox終於推出《無主之地4》~

雖說22年的時候有擴展IP的新作推出——《小緹娜的奇幻之地》,但無疑正統續作對於死忠粉吸引力更大。至於性能優化,其實硬核早就打好預防針了,畢竟虛幻引擎5也不是第一次接觸了,目前STEAM好評率僅63%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官方在這兩天已經推送第二個更新補丁,遊戲硬核大致玩了8個小時還挺沉浸,今天就給大家用7款A卡和2款CPU來驗證一下《無主之地4》對於硬件的需求,當然硬核也會給出一套優化幀率的方案供參考~

七款參測的AMD顯卡介紹

第一款是來自旗艦級的藍寶石RX 7900 XTX白金版,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也符合AMD主題色,它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6根鍍鎳熱管等高規格用料,代表着A卡陣營最強4K理論光柵性能。

第二款則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4K遊戲卡——藍寶石RX 9070 XT NiTRIO+氮動OC,外觀採用一體式框架、獨特紋路形成了簡潔和大膽的工業風格,它擁有12層多倍銅PCB、16相數字供電、6根複合熱管等豪華配置,採用全新12V-2x6供電接口並且隱藏在背部。

第三款則是介乎於4K和2K定位的藍寶石RX 9070 PURE極地OC,全新設計的極地白導流罩依然是一種簡潔、優雅現代美學,非常適合白色主題裝機方案,它內置了12相數字供電、5根複合熱管、一體式散熱模組等配置用料。

第四款則是2K全能卡定位的藍寶石RX 9070 GRE PURE極地OC,爲國區特供型號,也是同樣風格的純白設計,內部用料和RX 9070比較相似,配備5根優化複合熱管和PTM7950超導熱膏,並有一體式框架加固設計。

第五款是定位介乎於1080P和2K的藍寶石RX 9060 XT 16GB PURE極地OC,採用RX 9000家族新一代極地純白導流罩,側面有RGB LOGO燈,雙飛翼軸流扇主打緊湊型——只有240mm可兼容不少ITX機箱,它內置了3根複合熱管、PTM7950導熱膏、一體式散熱模組、一體式框架設計等紮實用料。

第六款顯卡是藍寶石RX 9060 XT 8GB PULSE脈動,本體設計和極地系列輪廓和線條基本一致,只是整體變成了黑色帶紅色線條點綴、LOGO變成了更低調的無燈設計。240mm機身下,同樣也有3根複合熱管、PTM7950導熱膏、一體式散熱模組、一體式框架設計這些配置。

第七款則是定位主流的藍寶石RX 7650 GRE 8GB黑鑽版OC,外觀採用帶鑽石、金色三角形點綴的灰黑色導流罩,內部擁有3根鍍鎳熱管、加厚鰭片以及顯存和供電散熱模組,能勝任1080P暢快遊戲體驗。

配置選項、FSR 4和測試場景

配置方面,主力測試的CPU是銳龍7 9800X3D,設置PBO開啓,主板是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搭配兩根DDR5 6000C26 16*2內存套裝,最大程度降低CPU性能瓶頸。操作系統是Windows 24H2最新版本,顯卡驅動是AMD Adrenalin 25.9.1最新版本,驅動針對《無主之地4》有性能優化並之處AMD FSR 4技術。

《無主之地4》官方公佈的最低PC配置規格,CPU方面也要配備8核,其實它是按照酷睿i7-9700和銳龍7 2700X的性能來定義的,顯然這8核是針對酷睿i7-9700這種物理8核,其實目前主流6核處理器均配備超線程或者能效核,爲了驗證清楚,本次還加入一組銳龍5 9500F的成績用於對比。

《無主之地4》支持TSR、DLSS 4、FSR 4和XeSS四種超分辨率技術,對於FSR 4來說有原生(Native)、畫質、平衡、性能和超級性能五檔,支持幀生成功能,和其他虛幻引擎5不一樣的是,《無主之地4》還保留了傳統抗鋸齒FXAA,不過這種老掉牙抗鋸齒不僅效能差,而且畫面效果也不好,還不如主流的TAA,強烈不推薦使用。

具體畫質方面,《無主之地4》分爲低、中、高、極高和惡棍五檔,作爲一款開放世界遊戲,除了具備常見的體積光、體積霧、枝葉密度(植被)、HLOD(分層細節)等選項之外,還涉及太陽光陰影、體積雲陰影這種針對性選項。

值得注意的是,《無主之地4》並未明確提及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很大可能主要通過軟件Lumen全局光照技術實現混合光追方案(精度不如硬件級)。

↑2160P截取TSR原生

↑2160P截取FSR 4畫質

↑2160P截取FSR 4性能

↑2160P截取FSR 3畫質

FXAA效果太差,就沒必要作爲原生對比了,我們直接對比TSR原生,對比之下FSR 4畫質檔有着明顯的銳度優勢,無論是槍械還是遠景,細節也更爲豐富。

FSR 4性能檔也是有着類似的表現,只不過物體黑色描邊渲染效果更細,還有在一些細節方面不如畫質檔,比如瞄具上的數字,重點是FSR 4性能檔銳度也是遠勝於FSR 3質量檔,還真是RX 9000系列的福音。

不知何種原因,《無主之地4》並沒有延續3代內置的基準測試,只能說優良傳統丟了有點遺憾,依據硬核8個小時遊戲體驗來看,最終手動測試場景是選定開局動畫過後的這一段流程,因爲天氣系統可以永遠固定,如果過了這一段任務,每次讀檔遊戲天氣都可能不一樣,並不能把控變量。

具體測試流程如上兩個GIF圖所見(3.5倍速展示),從猩紅抵抗軍總部跑向海岸骨境,直行會進入廢棄哨站這個敵人據點,最後左拐直行跑到大門附近的一個石頭前結束測試。這個測試場景強度屬於中規中矩,雖然沒有森林裏面壓力大,但會比室內的戰鬥場景要求高,可作爲各位玩家的綜合性能參考指標。

三種分辨率預設惡棍畫質幀率和顯存佔用分析

首先可以給大家打個定心針,至少在官方更新補丁之後,硬核全程監測到的1% LOW幀都較爲穩定,在體驗遊戲中幾乎沒出現過卡頓和大幅掉幀現象。當然硬件要求還是挺高的,畢竟幀數不可能簡單優化就大幅提升,下面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1080P平均幀和1% LOW幀圖表彙總,FSR檔位爲畫質,RX 9000系列開啓FSR 4

1080P分辨率,從TSR原生設置來看,《無主之地4》的硬件需求確實誇張,60fps以上至少要9070 XT/7900 XTX方可滿足,和去年測試的《黑神話:悟空》居然差不多水平。

使用FSR畫質檔後,各顯卡性能可以釋放不少,最低標準是9060 XT 16G可以跑平均57fps,不過是和8G版本拉開了巨大差距。

至於疊加幀生成,9060 XT 16G起步基本沒什麼問題,因爲原始幀足夠高,當然追求高刷穩妥一點建議9070 GRE以上。

↑1440P平均幀和1% LOW幀圖表彙總,FSR檔位爲平衡,RX 9000系列開啓FSR 4

2K分辨率,還要堅持用TSR原生就很喫力了,也是隻有9070 XT/7900 XTX能勉強勝任。建議搭配FSR平衡檔,最低入門顯卡就放寬至9070 GRE級別,它也可以達到完美的平均59fps,

至於9060 XT 16G只有平均45fps,建議可參考下方的2K分辨率優化幀率方案,至於疊加幀生成的可用標準,9070 GRE起步基本沒什麼壓力。

↑2160P平均幀和1% LOW幀圖表彙總,FSR檔位爲性能,RX 9000系列開啓FSR 4

4K分辨率,TSR原生壓力強度已經是高於《黑神話:悟空》,依照9070 XT和7900 XTX表現來看,就連最旗艦的RX 5090也是無法達到60fps。

搭配FSR性能檔情況就好轉不少,9070 XT和7900 XTX都能有接近60fps的水平,至於9070勉強算是合格流暢水平線,最後是疊加幀生成,建議也是9070起步,因爲原始幀能有平均48fps。

從OSD監測圖來看,在《無主之地4》中即便是1080P惡棍+FSR 4畫質下,顯存佔用也高達10+GB,4K惡棍+FSR 4性能檔則是超過11GB,內存佔用倒是穩定16GB左右,難怪官方PC配置最低推薦也要8GB顯存的顯卡。

幀率優化方案、對比惡棍畫質以及CPU測試

《無主之地4》官方也有爲A卡提供優化指南,不過全是基於開啓幀生成的情況,硬核這裏提供一套更爲合理,並且不涉及幀生成的優化方案,當然前提是得開啓超分技術,其次就是把枝葉密度、體積霧、體積雲、陰影質量和光追質量降一檔至高,體積雲陰影關閉,其他則是無腦最高,另外8GB顯存的顯卡不建議把紋理質量拉滿,因爲降到中檔纔是最佳狀態。

對於這套方案來說,9060 XT 16G以上級別的顯卡,能充分體驗到高分辨率的細膩,對比原來惡棍+FSR畫面設置,9070 XT、7900 XTX、9070、9070 GRE和9060 XT 16分別可提升18%、21%、23%、19%和22%幅度,而且原始幀的表現(高於50fps),都屬於開啓幀生成技術的良好前提。

至於8GB顯存、核心性能不算太弱的顯卡,個人建議還是1080P分辨率折騰這套優化方案,因爲微調這些選項後,8GB顯存依然是不能滿足,除了一個最直接關聯的選項——紋理質量。

以9060 XT 8G爲例,紋理降到中檔相比極高檔,幀率提升高達28%幅度,而中檔降到低檔,提升幅度就只有4%了,因此中檔紋理能判定是8GB顯存的甜點值。

當然9060 XT 8G其實也能戰2K,直接套用預設中再搭配FSR即可,基本幀率和1080P自定義+FSR差不多表現。

還有一種情況,比如7650 GRE顯存也是剛剛達到及格線,同時核心性能比9060 XT 8G弱很多,建議1080P和2K分辨率均可搭配預設中畫質,再使用對應的FSR檔位也能獲得不錯的幀率表現,也可放心疊加幀生成技術。

↑2160P預設惡棍畫質+FSR 4性能

↑2160P自定義枝葉密度、體積霧、體積雲、陰影和光照高,體積雲陰影關,其他最高+FSR 4性能

至於這套優化幀率方案,和惡棍最高畫質差別有多大呢?個人覺得在室外場景幾乎沒法感知到落差感,首先體積霧、體積雲以及體積雲陰影三項,是屬於特定區域或者時間纔會出現的特效(自動忽略),其次陰影和光照設置高檔位,也能維持較好的全局光影細節,最大差別其實就是枝葉密度了,從上圖對比來看密度也可接受。

↑2160P預設惡棍畫質+FSR 4性能

↑2160P自定義枝葉密度、體積霧、體積雲、陰影和光照高,體積雲陰影關,其他最高+FSR 4性能

至於室內場景,這套優化幀率方案也是能保持不錯的質感,只不過一些陰影細節、物體色溫正確性、體積霧等方面落後於惡棍畫質。多提一句,在性能允許情況下,陰影和光照質量儘可能不要設置到中檔,因爲你會發現全局光照的效果相當假尤其室內。

至於CPU性能需求,在同樣搭配9070 XT這款顯卡,1080P情況下9800X3D和9500F幀率表現是幾乎沒有區別的,唯一就是9500F核心佔用率高一點這也很正常,因此能大膽判定,目前主流的6核心處理器都能滿足《無主之地4》的CPU性能需求,至於以前沒有超線程的老6核就真不好說了。

體驗鐵骨戰士8個小時

即便《無主之地4》在整體觀感上還是那個熟悉的美漫風(並不是卡通畫風,兩者有很大區別),硬核進入開局的海岸骨境區域後,其實最大感受就是畫質有着巨大升級。

首先Lumen全局光照帶來的光影動態變化,一個最簡單的體驗方法就是,站在淺水區、室內靠近室外的門口區域,拿着武器轉一圈仔細感受一下畫面變化;其次“光污染再次變強”,物理效果相當好,最明顯可以觀察一下斷肢情況;再者就是角色面部表情、動作和手勢更豐富自然了,過場動畫也有質變。

《無主之地4》還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世界,各區域之間基本無需加載,硬核唯一一次加載是打崇拜者·索爾的時候,以前3代那種分區加載地圖體驗就很割裂。

既然都變成開放世界了,那麼角色的動作設計有所變革也很合理,3代明顯就是“走地雞”單調玩法,最多給你一個滑鏟和某些角色增強動作。

本作完美支持抓鉤、攀爬、滑翔、二段跳、空中衝刺這些豐富姿勢,所以戰場維度、戰術、操作節奏也會隨着變化,地圖也更加垂直化設計,這是不是意味着後續DLC有着極大的發揮空間呢?

作爲刷寶任務數量自然也龐大,實則很多支線都充滿了黑色幽默和惡搞元素,任務你也可以根據界面提示的獎勵選擇做還是不做,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設定:去做主線路上偶遇一個有趣的支線。至於主線目前只打完崇拜者·索爾,感覺就是很平淡的走向。

對於喜歡刷的玩家來說,地圖上還提供了教團發射井、安全屋、遠古攀爬機、密匙等活動節點,而且現在載具也能隨時召喚挺方便的。

技能方面,《無主之地4》每個角色提供三個主動技能,選定其中一個後,配合強化、被動技能以及終極天賦來創造不同玩法,目前硬核的鐵骨戰士纔到16級,選擇了無腦可一勁衝的和平破壞者火炮,因爲配合加點基本一輪戰鬥下來就冷卻完畢了,目前還有5個強化技能可選。

另外洗點成本還真便宜,基本掛掉兩次就等於洗一次點而已,再看揹包裏的綠色金幣已經有40多W(最高難度正常賣垃圾武器做任務的情況下)

裝備系統,《無主之地4》也進行了一些不錯的改進,就單人遊戲來說,首先管理體驗就好很多了,現在不光是可以標註爲垃圾或者收藏,而且可以設置標籤和分組,找起來會方便不少,不過並沒有整套切換。

武器機制有一些變化,不同製造商的零件能出現在一把武器身上,也就意味着特效組合更多,對於容易糾結的朋友可能會比較苦惱。至於傳奇裝備截至目前爲止,硬核才掉了一個橙色手雷,看來掉率真是大大降低了,只能說對於各位肝帝來說是好消息(bushi)

總結

《無主之地4》從遊戲玩法來看,絕對算得上是一次穩妥的升級,刷寶FPS的含金量還在提升,地圖在變得開放的同時,包含的內容豐富度相當高,注重完美體驗的朋友建議一步到位超級豪華版,後續DLC內容相信也很到位。

不過在畫質升級的同時,《無主之地4》對於硬件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首先不建議大家使用TSR原生檔,拉滿惡棍畫質+FSR情況下,對於A卡而言:

1080P建議RX 9060 XT 16G起步,8G版本更適合優化方案不可無腦拉滿,至於像RX 7650 GRE這種級別,不建議再細調選項,直接降到預設中畫質+FSR其實也可以跑得很流暢。

2K則是RX 9070 GRE作爲流暢門檻很合適,4K不用多慮直接RX 9070 XT,當然如果你使用本文的優化幀率方案,文中的這些顯卡基本還能再提升20%性能,重點是畫面質感還沒有太大落差。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