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2年intel推出中國特供的小黑盒酷睿i5-12490F之後,之後的每一代新品都會有中國特供的小黑盒推出,比如酷睿i5-13490F和酷睿i5-14490F,如今的Ultra系列特供版則是酷睿Ultra 5 230F,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款在當前比較熱門的處理器。
![]()
提到酷睿Ultra 5 230F,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兩位胞弟,即同系列的酷睿Ultra 5 225F和酷睿Ultra 5 225,這三款處理器價格相近,在覈心數、線程數、L2緩存、E-Core最大頻率、基礎功耗、最大功耗等參數方面相同,酷睿Ultra 5 230F除了沒有核顯外,在L3緩存、P-Core基礎頻率、P-Core最大頻率和E-Core基礎頻率都要略微佔優。
![]()
從上圖也可以看到,作爲最新基於Arrow Lake-S 架構的處理器,酷睿Ultra 5 230F採用具備 6 個性能核+ 4 個能效核的10核10線程設計,其中性能核基礎頻率爲3.4GHz,最高睿頻可達5.0GHz;能效核基礎頻率爲2.9GHz,最高睿頻可達4.4GHz。除此之外,酷睿Ultra 5 230F配備了24MB 三級緩存
NPU 峯值 TOPS(Int8) 爲13,爲多任務處理與AI相關性能提供了保障。搭配65瓦基礎功耗和121瓦最大功耗設計, 以及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使得酷睿Ultra 5 230F被一些人稱讚爲“新一代高頻低功耗”處理器,成爲裝機預算有限但又追求一定性能的用戶首選,甚至也成爲一些ITX主機用戶的選購目標。
![]()
下面我們直接進行測試,先來看看CPU相關的性能表現。
酷睿Ultra 5 230F默認設置在CPU-Z(V17.01.64)下單線程性能得分爲759.9,多線程性能得分爲7221.1。
![]()
酷睿Ultra 5 230F默認參數下在3DMARK CPU Profile的測試結果如下,單線程成績爲1184,多線程成績爲8620。
![]()
主機在3DMark Time Spy下的成績爲14168,其中CPU分數爲11866;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下的成績爲6964,其中CPU分數爲6049。
![]()
主機在3DMark Fire Strike下的成績爲28992,其中物理分數爲32441;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下的成績爲15771,其中物理分數爲32434。
![]()
酷睿Ultra 5 230F在默認參數設置下搭配AIDA64 GPGPU測試的Single-Precision Julia和Double-Precision Mandel分別爲458.5 FPS和218.7 FPS。
![]()
酷睿Ultra 5 230F在CINEBENCH R23下的基準測試結果如下,默認參數下的多核測試結果爲16315 pts,單核測試結果爲2235 pts;在CINEBENCH 2024下的基準測試結果如下,默認參數下的多核測試結果爲934 pts,單核測試結果爲130 pts。
![]()
酷睿Ultra 5 230F在Geekbench6下的得分情況如下,單核得分爲2961,這個成績跟酷睿Ultra 7 265K相差不大,其中integer分數爲2882,浮點分數爲3118;多核得分爲15858, 其中integer分數爲14648,浮點分數爲18377。
![]()
WINRAR基準測試的部分,我這裏時長選擇了1分鐘,默認下的測試結果爲20532 KB/s。
![]()
對於AI性能的部分,我這裏簡單搭配了UL Procyon和GeekBench AI兩款軟件進行測試。
酷睿Ultra 5 230F默認參數下搭配UL Procyon Al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下的Microsoft Windows ML和Intel OpenVINO進行測試,在CPU integer下的測試結果分別爲138和363。
![]()
酷睿Ultra 5 230F默認參數下搭配OpenVINO的測試結果如下,Single Precision Score爲4389,Half Precision Score爲9728,Quantized Score爲14211。搭配GeekBench AI ONNX的測試結果如下, Single Precision Score爲3872,Half Precision Score爲1852,Quantized Score爲5971
。
![]()
應部分玩家的私信要求,我這裏搭配SPECworkstation4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請參考下方截圖。
![]()
接着來看看宏碁掠奪者Hermes 48GB套裝DDR5 8000 RGB燈條的性能表現。默認一鍵XMP 8000後,這套內存條對應的讀取性能爲101.45 GB/S,寫入性能爲103.08 GB/S,拷貝性能爲106.91 GB/S,延遲爲83.5ns。
![]()
生產力和內容創作方面,我這裏搭配了Blender、V-Ray和Procyon進行測試。其中酷睿Ultra 5 230F在Blender Benchmark下的測試結果如下,monster對應的數據爲107.282832,junkshop對應的數據爲70.083394,classroom對應的數據爲49.448403。
![]()
酷睿Ultra 5 230F在V-Ray CPU下的測試結果爲16941。
![]()
酷睿Ultra 5 230F在 Procyon Office 套件下的得分爲7056。
![]()
酷睿Ultra 5 230F在 Procyon 圖片編輯功能下的得分爲7564。
![]()
酷睿Ultra 5 230F在 Procyon 視頻編輯功能下的得分爲7562(未開啓GPU加速),與上面在圖片編輯功能下的分數基本相同。
![]()
遊戲的部分,我這裏選擇了聯網遊戲和單機遊戲,遊戲默認分辨率爲1080P,畫質選擇Low/低,關閉XeSS、關閉幀生成等。附上游戲測試結果的統計表格。
![]()
酷睿Ultra 5 230F處理器在搭配AIDA64 進行壓力測試時,360水冷散熱器對應的解熱功耗能夠並沒有超過100W,最高就是98W左右,這就意味着散熱器的選購範圍會更大,這應該也是一些人拿酷睿Ultra 5 230F用來組裝ITX主機的一個原因。
![]()
就以上測試結果和實際體驗來看,作爲搭載NPU的中端處理器,我個人感覺酷睿Ultra 5 230F一大突出優勢就是生產力方面,這也使得它在當前市面上同價位或相近價位的處理器中比較有優勢。
![]()
我認爲酷睿Ultra 5 230F首先面向的人羣是預算不高但同時追求一定性能兼顧低功耗的人羣,包括遊戲玩家、ITX主機用戶、對AI有需求但不高的輕度內容創作者以及辦公用戶,其次纔是追求性價比的均衡裝機用戶,畢竟千元出頭的價位搭配低功耗的特點,可以適當降低電源、散熱器甚至是主板規格來進一步降低裝機成本。
![]()
最後附上主機核心硬件配置。
主板是8層低損耗PCB(2盎司銅)設計的電競雕B860M AORUS PRO WIFI7主板,12相CPU供電(DrMOS 60A)+1相核顯供電(DrMOS 40A)+2相輔助供電(DrMOS 60A)可以輕鬆滿足酷睿Ultra7 265K這類中高端處理器的穩定供電以及釋放多核CPU全部性能的需求,自然也可以輕鬆滿足酷睿Ultra5 230F的供電需求以及性能全部發揮的需求。內存頻率最高可以支持9466MHz(Gear4) ,Gear2模式下支持8933MHz。標配PCIe5.0 m.2插槽和1個多功能USB4接口,支持一鍵更新BIOS功能。
![]()
設計上的一個亮點就是板載一個HDMI視頻輸出接口,位於主板右側SATA接口一側,規格是HDMI 1.4,最高支持1920 x 1080@30Hz,用途就是作爲機箱副屏使用,適合追求個性化的玩家,不過需要搭配自帶核顯的CPU來安裝使用。
![]()
內存條爲宏碁掠奪者Hermes 48GB套裝DDR5 8000 RGB燈條,支持XMP3.0和EXPO。宏碁掠奪者Hermes 48GB套裝DDR5 8000 RGB燈條採用的是新海力士M-Die顆粒,時序爲CL38-48-48-72,通過加強的十層PCB板和10um加厚金手指來保證超頻後的穩定運行以及強化電路信號傳輸。
![]()
作爲高頻條,宏碁掠奪者Hermes 48GB套裝DDR5 8000 RGB燈條隨包裝提供了1個定製的4釐米x4釐米內存散熱風扇,最大風量4.72CM,最大噪29.9DB,搭配高厚度內存條金屬散熱裝甲實現快速熱量導出,實現內存條在高頻下運行更加穩定。宏碁掠奪者Hermes 48GB套裝DDR5 8000 RGB燈條兩側採用了類膚塗層設計,手感較爲細膩。頂部設計有燈光帶,內置8個獨立燈光區域,支持1680萬色值和多種RGB燈效,支持主流燈效軟件控制。
![]()
散熱器是搭配的是zalman思民ALPHA2 DS A36水冷散熱器,同時支持Intel(LGA1851/1700/1200/115X)和AMD(AM5/AM4)雙平臺。設計上的亮點,一是磁吸式可調角度冷頭屏幕,它不僅僅是將冷頭與水泵分離開來,讓用戶可以隨意拆裝,不用擔心冷頭裝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它還支持±90°傾角調整,爲用戶提供了極高的自由度展示,解決了屏幕只能單一朝向顯示的問題,從而可以更好的適配不同的機箱佈局。屏幕爲2.73英寸LCD高清屏,支持自定義顯示內容,分辨率達到了320×320,刷新率爲30Hz。
![]()
二是阿爾法2 DS 360水冷散熱器自帶的3把AF120 ARGB風扇採用了多風扇串聯技術,理線更加方便,另外風扇預裝在冷排上免去了後續手動安裝的麻煩。
![]()
顯卡是採用Xe2架構的藍戟intel Arc B580 Photon W OC 12G,配色有黑白兩色可選。目前的顯卡市場中,intel顯卡因爲自身價格、性能、自家平臺優勢等因素,已經成爲越來越多預算有限人羣的優先裝機選擇。這款藍戟B580 Photon W OC顯存爲12GB GDDR6,搭載20個Xe2核心,支持超分辨率、幀生成(XeSS FG)和低延遲(XeLL),核心頻率達到2850MHz,整體上來說藍戟B580 Photon W OC適合看重生產力與AI性能並追求一定2K遊戲性能的用戶。
![]()
藍戟目前在產品設計方面有不錯的設計經驗,尤其是散熱設計方面,藍戟B580 Photon W OC搭載3把採用全新幽刃扇葉設計的風扇,內置5根6mm鍍鎳熱管搭配金屬背板鏤空設計來輔助提升散熱性能。視頻輸出接口規格比較高,包含了3個DP2.1接口和1個HDMI 2.1接口,既可以滿足用戶外接多臺顯示器的需求,也能輕鬆滿足4K高刷輸出需求。
![]()
供電方面,藍戟B580 Photon W OC配備了8+4相供電設計,供電性能更強,最主要一點是它仍舊採用了傳統8PIN+8PIN供電接口設計,部分老電腦用戶無需升級電源即可即裝即用。
![]()
藍戟B580 Photon W OC的TBP總板卡功耗是223W,官方推薦電源功率是
600W,我這裏直接搭配已有的850W金牌全模組ATX3.0電源裝機使用,這就是這款安鈦克全模組金牌電源NE850GM,機身長度爲14釐米,屬於小尺寸電源,支持原生PCIe5.0、內置全日系電解電容、支持雙8PIN供電,同時售後服務提供了10年質保。
![]()
安鈦克NE850GM採用了主動式PFC+全橋LLC諧振設計,轉換效率高達92.98%(負載50%),已經達到了白金轉換效率要求。安鈦克NE850GM模組口分爲上下兩排,對應有字母標識來方便玩家安裝。左上角就是16Pin(12+4) 標準12VHPWR模組口。 安鈦克NE850GM內置一顆7扇葉設計的12釐米風扇,支持PWM調速,同時自帶獨立電源開關和HYBRID模式按鍵設計。
![]()
機箱搭配的是安鈦克FLUX機箱,設計上的亮點就是它採用了模塊化設計、更方面的走線設計、垂直風道設計、更大更自由的安裝空間以及四百元不到的價格,底部金屬面板採用全鏤空設計來搭配風扇提升空氣流動,在同類型機箱中會更有吸引力。
![]()
前面板四周加入了木材設計來提升質感和視覺觀感,同時還自帶5把無光風扇,即前置3把12釐米風扇、後置1把14釐米風扇以及底部1把12釐米反向風扇,基本可以滿足大部分人對機箱內部的散熱需求,免去了另購風扇的麻煩,無光設計的風扇也更適合不喜歡光污染的用戶。
![]()
安鈦克FLUX機箱底部預留了2個風扇安裝位,可以安裝2把反向風扇,如果安裝的是360水冷,那麼就可以實現機箱內部安裝了9把風扇,搭配機箱內部的垂直風道設計,基本不用擔心高性能SSD長時間運行以及內存超頻後的散熱問題。另外安鈦克FLUX機箱支持雙冷排安裝、三明治冷排安裝模式,可以滿足部分特殊用戶的安裝需求。
![]()
以上就是此次體驗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最近打算升級酷睿Ultra 200S平臺的用戶提供一些實用性的參考信息。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