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Bruce。
自從我出了上期顯示器科普,就有不少盒友來問我,說想暢玩4K,但問來問去,所有人都推薦OLED的屏幕。
可OLED屬實是太貴,學生黨壓根無福消受,所以來找我問有沒有什麼能平替OLED的其他面板。
剛好我最近也發現大家似乎對市面上的TN、IPS、VA和OLED面板都不是很瞭解,很難買對自己真正需要的顯示器。
所以我就乾脆出了今天這篇面板科普,力求讓大家都能根據自己常玩的遊戲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顯示器,不花冤枉錢。
那麼現在廢話少說,我們開始。
剛纔我們已經說過,市面上的面板主要爲TN、IPS、VA和OLED,但其實還遠遠不止,如果非要細分,其實還有Mini-LED、QD-OLED、QLED、Micro-LED、Nano-IPS、Fast-IPS和IPS Black。
看到這裏大家是不是已經有些發暈了?但是沒關係,跟着繼續往下看,我保證會把每種面板都給大家講透,接下來就讓我們從第一款——TN面板開始。
TN面板
TN面板作爲LCD面板的分支,它最大的優點就在於極致的響應速度,往往在0.1ms左右,是目前最快的液晶響應速度,完全不存在任何拖影問題。
也正因如此,目前使用TN面板的顯示器最高支持600Hz的刷新率,這也是爲啥經常能在職業賽場上看到TN面板的主要原因。
既然優點如此突出,那缺點自然也非常明顯。
由於對比度往往只有800:1到1000:1,所以使用TN面板的顯示器通常存在黑色表現泛白、暗場細節丟失、側面觀看時會有嚴重偏色等問題。
因此可以說是一款專爲FPS而生的面板,側重於極致的刷新率,如果是平時只有打FPS的需求,入手TN面板的顯示器性價比絕對沒得說。
VA面板
VA面板同樣屬於LCD面板的分支,它最大的優點在於對比度非常高。
其他LCD面板一般對比度1000:1就很不錯了,但VA面板可以做到3000:1甚至更高,因此擁有非常不俗的色彩表現。
我目前在用的4K顯示器就是VA面板,川升家的CS32A,3000:1對比度
但它最大的缺點就在於響應速度不足,往往在4-8ms左右,所以在高速畫面下會存在色彩銜接不足的問題,容易產生拖影現象。
可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辦法,在現在的高端VA面板比如說HVA上,這個缺點還是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的。
HVA不僅響應速度優化到了2-4ms左右,對比度最高還能到6000:1,可以說是專門爲了色彩表現和畫面而生的面板。
還是拿我用的這款舉例,雖然是VA面板,但HVA做到了僅2.8ms的響應時間,完全無拖影
如果平時喜歡玩3A大作和追劇,對顯示器畫面色彩很在意,就可以考慮入手VA面板的顯示器。
IPS面板
IPS面板也屬於LCD面板的分支,其實它很好理解,就是中和了TN和VA的一款面板。
響應時間通常在1-5ms,對比度也通常在1000:1,刷新率目前最高也做到了480Hz,不管在哪方面看來都相當夠用。
也正是因爲如此,它才被稱作通用面板,同樣也是目前市面上用的最多的一款面板,幾乎不管是你需要用顯示器來幹什麼,IPS面板都完全能夠勝任。
非常中庸的IPS面板參數,絕不會犯錯
當然,基於IPS面板的基礎,廠商們也做出了不少的分支,例如色彩表現更好的Nano-IPS,更快響應速度的Fast-IPS以及更高對比度的IPS Black。
看到這裏,相信最近有挑過顯示器的玩家應該都明白了,爲啥自己搜電競顯示器,看到最多的永遠是Fast-IPS面板了吧。
正是由於Fast-IPS能做到兼顧色彩和對比度的同時,還能有着不錯的響應速度和刷新率。
當然,這其中的色彩和對比度也只能說是夠用,如果要和剛纔說過的VA面板比,那還是會被秒殺的。
Mini-LED面板
Mini-LED其實字面上就很好解釋,LED爲發光二極管,Mini-LED就是迷你發光二極管,所以Mini-LED面板就是將屏幕分爲幾百甚至幾千個分區,每個分區由一組發光二極管組成。
好處是由於每個分區都能單獨調節亮度,因此能擁有更高的對比度和更精準的色彩表現。
但由於響應速度實在是太慢,再加上低端產品由於分區數量不夠的原因,在使用時還可能會出現光暈的現象,因此值得入手的往往只有高端產品。
高端產品就代表着更高的售價,通常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價格十分高昂。
再加上響應速度帶來的拖影問題,咱們這種打遊戲的基本無需考慮這種面板,一般都是做專業設計工作,才需入手Mini-LED的顯示器。
OLED面板
OLED這個名詞在大家面前出現的頻率應該僅次於IPS,作爲目前綜合性能可以說是最優秀的面板,OLED擁有相當多的優點。
首先OLED的意思是有機發光二極管,是一種自發光顯示技術,它的每個像素都能獨立發光,可通過控制電流精準調節亮度,實現真正的純黑顯示,不發光時像素完全關閉。
相信用過其他面板的盒友應該都對此有所體會,當你的屏幕顯示黑色畫面時,如果你關上燈,會發現顯示器並不是真正的純黑,會因漏光導致稍稍發灰。
我五年前用的顯示器就是這樣
OLED就不會這樣,由於顯示黑色時爲完全關閉,所以是真正的黑。
也正因每個像素都能獨立發光,無需背光調節,因此OLED也擁有當前最快的響應速度,往往小於1ms,同時色彩表現也是頂級,各方各面都能用完美來形容。
但它的缺點同樣也非常致命,最嚴重的就是普遍存在的燒屏問題。
主要體現在當長時間顯示同一畫面後,會在屏幕中印上一層該畫面的殘影,原理是各像素點衰減不均,這種問題是無法恢復的,只能通過換屏來解決。
經典的iPhone OLED燒屏,把圖標殘影印在屏幕上了
同時由於使用的是有機材料,所以OLED面板的顯示器往往無法做到像其他顯示器一樣能當傳家寶,用久了很容易出現老化問題。
再加上爲現今可以說是最昂貴的售價,因此雖然響應速度快、色彩表現準、對比度高,但依然只適合富哥使用,追求性價比一般不考慮。
其他一些面板
首先是QLED,簡而言之,是在傳統LCD面板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層量子點材料層,從而獲得更高的色彩表現。
對比度可達10000:1,相當於進階的LCD面板,QLED和OLED其實沒有任何關係,完全不是同一個東西,大家千萬不要搞混了。
其次是QD-LED,這個可以理解爲OLED的升級版,它在OLED的基礎上升級了更好的色彩表現和準確度,同時響應速度也很快,並且還稍稍減小了燒屏風險。
但重點是依舊沒有完全杜絕燒屏,並且價格相對OLED也更高,幾乎不適合任何玩家購買。
最後是Micro-LED,這應該是未來顯示器的終極形態,擁有近乎所有的優點。
比如超快的響應速度、超高的色彩準確度與對比度、超低的功耗以及持久的壽命,甚至還有高達5000尼特的峯值亮度。
相信看到這裏大家應該都猜到它的缺點了,沒錯,就是貴。
這玩意目前的價格應該在100-200個w左右,所以大家看看就好。
當然,大家如果知道哪位盒友家裏真有的,也可以把他@出來,讓我見識見識富哥的實力。
到這裏,所有面板的科普也就結束了。
如果覺得我的這篇在今後選顯示器時能幫到你,那麼可以點個收藏或是關注,未來找的時候不迷路。
看到這裏,還不速速點收藏+關注?
接下來,讓我們回到文章開始時的那個問題。
想暢玩4K,究竟是選VA面板的顯示器好,還是選OLED的顯示器好?
讓我們先來看看價格,可以看到,32寸 4K 240Hz的OLED顯示器在市面上的價格通常在4千、5千、甚至7千以上。
我不知道盒友們是怎麼想的,反正我是真買不起,這價格給我我都能再裝一臺5070的主機了,何必用它去買一塊顯示器?
更別提這顯示器還存在燒屏風險,壽命有待考量了。
是真的貴啊兄弟,唯一一個兩千價位的還不是OLED
所以爲了追求性價比,我是直接頭也不回就選了VA面板的,就拿我現在在用的這款川升CS32A 32寸 4K 240Hz來舉例。
雖然響應速度確實不及OLED,但它3000:1的對比度、100%的RGB覆蓋、96.5%的DCI-P3色域和92.58%的aRGB真的很能打啊。
就這對比度和色彩準確度,再加上4K的分辨率,用來玩什麼3A不夠用?
這個畫面和色彩,誰看了不迷糊?
更別提它的價格了,我買的時候是2399,現在活動僅需2358,對比起動輒5、6千的同參數OLED,我就想問,還有誰能比這更有性價比?
甚至就算不對比同參數OLED,拿來對比同參數VA面板的顯示器,這款川升家的CS32A也要比其他的便宜小几百,省下來的錢我拿去買排骨,它不香嗎?
是真同參數最便宜,純純顯示器卷王來的
就算要用VA面板最大的缺陷響應速度來說事,還記得我之前提過的HVA面板嗎?
川升家的這款CS32A用的正是HVA面板。
也正因如此,響應速度從正常VA面板的4-8ms一口氣降低到了僅2.8ms,經過我小飛碟的實測,240Hz下無任何拖影,爽的不談。
實測240Hz無拖影
並且雖然川升CS32A便宜,但並未爲了節約成本而採用公模設計,而是單獨設計了腳架。
在無任何虛位曠量的同時,還支持俯仰調節,爲了增強氛圍,背面還配備了一個RGB燈環(雖然平時完全看不到就是了)
非公模腳架
RGB燈環通電後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接口方面也相當豐富,顯示器自帶一個電源接口、兩個HDMI接口、一個DP接口、一個C口、一個USB-B接口以及兩個USB-A接口還有一個耳機口。
重點說說這個DP接口吧,採用的是滿血DP 2.1協議,相較於DP 1.4,DP 2.1的數據傳輸更快,在遊戲中直接的影響就是4K 240Hz設置下全屏遊戲切屏不黑屏。
相信體驗過切屏黑屏的盒友應該都懂黑屏的那幾秒鐘有多難受,而川升家的這款CS32A經過我這一個月的實測,完全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自由切屏毫無壓力。
而且我個人感覺很舒服的一點就是USB接口能直接給屏幕掛燈供電,笑死,我屏幕掛燈線不夠長的問題終於有救了,直接插顯示器上就好。
壁掛方面川升CS32A支持10x10的VESA通用接口,基本什麼機械臂都能用,但如果看到這裏,有入手這款顯示器想法的話,我還是要提醒一下各位。
取下腳架快拆模塊,就能看到壁掛接口
這個顯示器第一是大,32寸的尺寸真的巨大,如果想要入手,一定要確保自己的桌面空間足夠。
經過我的實測寬度大概在72cm左右,加腳架後的高度在60cm左右,大家可以測量後再入手。
看這個包裝和我手機的比例,就能知道這個顯示器真大的離譜
同時如果想要配備機械臂使用的話,也要非常注意,因爲這個顯示器的用料是真的紮實,即使不帶底座,純本體的重量也有5.88kg。
個人建議配套9kg以上的機械臂,以獲得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最後就是這款顯示器的一些細節了。
首先是質保,雖然顯示器這玩意兒,你只要不去摔它,它都可以當傳家寶,但川升的售後我個人感覺真沒得噴。
我也不是沒售後過他們家,但他們家確實響應速度快、上門取件迅速,並且還三年只換不修,很難不讓人滿意。
HVA面板即使是側面看色彩表現也很好
其次就是這個量子點護眼,這個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反正就是顯示器整體的色彩看着真的很舒服,巨舒服的那種。
而且即使看上一整天,眼睛也完全不會疲勞,不管是光線還是色彩都不是那種很刺激眼睛的,具體原理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所以我只能告訴大家我的實際感受。
色彩真沒得說,而且很柔,不刺眼
我目前家裏的顯示器大大小小,各種參數、各種牌子的加起來沒有十塊也有七八塊了,有些顯示器真的就是那種看上一個小時,你的眼睛就會很痛,想要流眼淚那種,而且想閉着,不想看。
但川升家的這款真可以,久用後依然感覺眼部很舒服,這點確實得誇,而且它的這個4K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可能是DP 2.1的無損4K發力了。
相較於我另一塊4K顯示器,川升這款就是要顯得更舒服、更細膩一點。
總體來說這一個月用下來,我的實際體驗就是一句話,不刺眼、色彩細膩、清晰度高。
總結
現在大家的新機器應該都是用的50系顯卡,而50系中高端卡帶4K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所以如果已經花了大價錢入新機器的盒友,千萬不要因爲捨不得顯示器而浪費了新機器的性能,能上4K一定要上4K。
而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想要暢玩4K,我還是偏向於推薦VA面板而不是OLED面板。
主要還是因爲OLED的燒屏問題讓人用起來總是會有所顧慮,要是買個顯示器回來平時用着還老怕壞了,那我何必買它呢不是?
而且OLED的價格也確實太貴了,相比之下VA面板確實是更好的選擇,色彩準確、對比度高、壽命持久、價格還便宜。
如果看到這裏你也對VA面板心動,又不知道具體該如何選擇,那我真建議你可以抄我的作業,這款升級版HVA面板的川升CS32A,用起來真挺不錯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