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向盤價格直逼手柄的今天,入坑賽車模擬器能有多簡單?

遊戲作爲一種經濟且休閒的娛樂方式,通常只需要一臺主機、一套鍵鼠或是一把手柄就能帶來不錯的體驗——直到你開始玩賽車遊戲

從鍵盤到手柄,再到方向盤,每一次外設的升級都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那種轉動方向盤時真實的力反饋、腳下踏板的細膩阻尼,以及隨之而來的沉浸感,是鍵鼠和手柄完全無法比擬的。

不過,越級的體驗往往也伴隨着越級的價格。曾幾何時,一套直驅方向盤還是模擬賽車發燒友的“奢侈品”,動輒上萬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直到這兩年,國產廠商開始發力,把直驅技術真正帶到了大衆玩家的視野中。我也終於有機會用上屬於自己的直驅設備。而這次體驗的這款產品,更是讓我忍不住感嘆:原來入坑賽車模擬器,已經可以這麼簡單、這麼友好。

(花了幾十塊錢在pdd買了一臺60hz高刷攝像頭,配合小章魚輕鬆實現頭部追蹤,在歐卡/ac/acc/dr2.0甚至是飆酷車神轟鳴盛典裏都表現奇佳,不再羨慕三屏大佬!入門模擬器實用小道具+1)

先聊聊遊戲體驗

拿到設備的第一時間,我並沒有急着研究參數,而是直接插上線,打開了《極限競速:地平線5》。作爲一款主打開放世界娛樂駕駛的賽車遊戲,《地平線5》在手柄上的體驗已經非常出色。

但當我用上方向盤之後,整個駕駛感受依然迎來了質的飛躍——哪怕只是在墨西哥的高速公路上巡航,路面細微的顛簸、輪胎壓過不同材質時的反饋,都通過方向盤持續且細膩地傳遞到手中。這種“路感”,是手柄震動完全無法還原的。

而在城市中穿梭、漂移,方向盤的快速回盤精準指向也讓我更容易控制車輛的重心轉移,小尺寸盤體帶來的靈活手感,在連續彎道中尤其舒服。

當然,也要實話實說:《地平線》系列畢竟不是爲方向盤深度優化的遊戲,在某些非鋪裝路面或失控邊緣,力反饋的邏輯會有些“詭異”,容易出現突然卸力或反饋失真的情況。

但這更多是遊戲本身機制的問題,在《極限競速》正作(Motorsport)或《神力科莎》這類場地賽中,它的表現就要穩定得多。

說到模擬體驗,怎麼能不提《歐洲卡車模擬2》?

我搭配了一個額外的手排擋,同樣來自萊仕達最經典的入門級手排檔A7,組成了“完全體”卡車座艙。方向盤在長彎道中的穩定感精準度,讓駕駛這臺“龐然大物”變得異常輕鬆。我把撥片設成轉向燈和雨刮,Logo鍵設爲喇叭,掛上H擋+離合,拉貨路上每一個操作都儀式感滿滿。錯掛到空擋時轟油門,劇烈的抖動會讓你瞬間清醒;定速巡航時,發動機的諧振通過方向盤傳來,甚至連上坡下坡的力度變化都能清晰感知

真正讓我驚喜的是《神力科莎競速》(ACC)和《神力科莎》(AC)。在這兩款硬核模擬遊戲中,這套設備展現出了它真正的實力——過彎時懸掛的壓縮、推頭時方向盤的抖動、ABS啓動時細膩的高頻振動,所有反饋都清晰且線性

尤其是在AC中,輪胎抓地力的變化傳達得非常自然,不同路面的手感差異明顯,沉浸感極強,足以證明其可以勝任專業級的模擬賽車入門。

一個冷知識,直驅方向盤一樣有齒槽效應,但不會像齒輪機打齒那樣明顯,無中間傳動不代表定子和轉子沒有齒槽結構,我上一臺直驅在玩歐卡時,小角度轉向能明顯感覺到一格一格的齒槽感,不影響輸入但很出戏。而v10pro的齒槽效應則微乎其微,近乎不可感知。

在ac裏的表現堪稱驚豔,是我所有測試遊戲里路面細節最豐富最寫實的遊戲,與ac的細膩力反饋相比,acc的力反饋都顯得有一點點硬和頓挫,是對ac有專門特化的方向盤。

代碼王家的塵埃拉力系列,wrc系列力反饋需要在萊仕達官網下載替換文件後觸發,也許是很多人拉力賽車啓蒙的《 WRC 7》,v10pro並不支持(遊戲太老了,至今也沒多少支持的)。

我原本還想試試在娛樂賽車遊戲裏方向盤適配最好的《飆酷車神轟鳴盛典》,可惜也不支持,遊戲會崩潰報錯,但v10pro是支持通過手柄引導或轉換器而在xbox及ps上使用,因此甚至可以支持主機平臺的極品飛車、飆酷車神等,所以可以期待一波後續驅動更新

雖然盤體hud本身沒有數顯和轉速燈,但有更強更實用的儀表投屏,手機二維碼一掃即掃即用。

再來看硬件:簡單,但足夠有誠意

說回硬件本身。這一套設備包含了基座、盤面和踏板,屬於“開箱即用”的配置。安裝也非常簡單,通過附贈的桌面夾具,哪怕是在宿舍這種桌面空間有限的環境,也能輕鬆安置。

基座體積控制得很剋制,不會過分侵佔桌面。側面還預留了多個角度調節孔,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坐姿習慣,自由調整盤面的傾斜角度,更貼近F1賽車或是家用車的駕駛姿態。

盤面是標準的270mm尺寸,屬於小盤體,好處是在同樣扭矩下力反饋體感會更明顯。按鍵佈局幾乎就是一個Xbox手柄,對手柄玩家來說零學習成本。四個撥片不僅可以用來換擋,還能綁定雙離合線性手剎甚至轉向燈拓展性很強

官方有配套的牛角盤可供更換(gt3gt4賽車及f1專用),以這種入門設備的大量出貨量,DIY市場一定也會出現適合開卡車的大盤,或者官方也出個大盤面也說不定呢。

踏板部分相比之前的入門產品——萊仕達A3,設計語言與質感有明顯提升,底座更穩防滑更好,扭簧結構的加入也讓踩踏更安靜。行程比a3略小一點點,雖然三個踏板之間的阻尼差異不像a3那樣明顯,但同爲霍爾傳感器的精度沒問題,支持自定義踏板區間,對入門玩家來說完全夠用。

最讓我喜歡的是它的接口設計——基座背後提供了豐富的擴展接口,你可以把同品牌下踏板、手剎、排擋等設備全部接上去,最終只需要一根線連接電腦,遊戲中也能統一識別和管理。這種“一線連”的體驗,對新手來說非常友好,也是模擬器外設廠商佈局建立生態的直接體現。

配套的踏板正面是仿碳纖維防滑紋,後置插口處則模仿了賽車的擴散器結構

舉個例子,萊仕達A7手排檔在直連pc時,主機斷電即會導致兩個拓展按鍵綁定失效淪爲擺設,這兩個鍵位在歐卡里非常實用,建議綁定爲高低檔切換和駐車制動,總不能每次上游戲都要綁一遍吧?而連接到萊仕達自家的基座上則不會有這個bug。

軟件做的很優秀,最重要的是預設了各主流遊戲的力反饋參數,大幅降低上手門檻

內轉子無刷電機實現的3.2nm峯值扭矩,在動輒10nm起步的直驅品類裏顯得有些羸弱,但客觀講,3.2nm完全能夠勝任世面近乎所有主流rac,而不會出現細節反饋的裁切或模糊。

因爲我們要明白,高扭矩的目的,是進階模擬器玩家爲長時間專業場地競速的激烈駕駛中實現持續的力反饋對抗,應用面是很窄的,入門玩家沒需求且沒必要去無腦追求高扭矩,v10pro的控溫表現足夠你在100%力反饋的情況下在acc裏完整跑下正賽而不掉力。

總結:直驅入門,從未如此輕鬆

總的來說,這套設備最打動我的,不是它的參數有多強,而是它真正降低了賽車模擬器的入門門檻。你不需要研究複雜的驅動、不用擔心設備兼容性,更不用面對令人頭疼的佈線問題——開箱、安裝、握盤、開車。

它可能不是扭矩最大的,也不是功能最炫的,但它用最簡潔的方式,把直驅方向的真實體驗帶給了更多原本還在觀望的玩家。如果你一直想嘗試方向盤,卻又被傳統設備的高門檻勸退,那麼現在,時機也許真的到了。

正好萊仕達家有車手訓練營的活動,參賽就有機會報銷設備。如果你熱愛模擬駕駛,它的價格和體積值得你爲自己開闢出一片沉浸空間!

是的,它倆的價格差不多

——

注:本文中出現的外設爲PXN萊仕達V10 Pro,產品支持PC/PS/Xbox多平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