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龍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成了老外瘋狂轉發的最熱表情包

怪物馬戲團 | 文

文化輸出的大炮,在這個月炸膛了。如果你去搜索今年海外最火的中國文化形象,會發現,是奶龍。

而且奶龍是在一個月內突然爆火的,就像某種忽然降臨的啓示。它在外網到底有多火呢?現在你只要去TikTok搜索一下“Nailong”或“Nai Loong”,就會看到一大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點讚的視頻,有時隨便發個奶龍表情包的剪輯,都可能收穫幾千點贊。

M代表百萬

油管上的奶龍單集動畫,播放量最高也已接近兩百萬。至於Ins,那就更奶更龍了,和奶龍有關的圖,點贊破萬是家常便飯。

這奶龍,如今也變得是個人物。

沒人說得清奶龍如今在海外到底有多火,因爲其熱度爆炸實在是太迅猛了,像大爆炸般膨脹出了一個奶龍宇宙。就連老外也在熱評裏感嘆說:奶龍彷彿憑空出現一樣,突然就爲大家的心注入了生命。

爲大家的心,注入了生命。

以現在這趨勢,奶龍勢必要加入老外的抽象表情包夢之隊。微軟和谷歌都會爭相和奶龍合作,只爲獲得其授權成爲windows與安卓的預裝吉祥物。

奶龍美甲

所以奶龍到底是怎麼突然出海的?老外到底是覺得它可愛,還是覺得它抽象呢?

已知的是,在7個月前,當奶龍在本土大殺四方時,老外基本沒怎麼聽過這坨黃色的東西,雖然當時已經有少部分人在用這表情包了。那時還有老外在Reddit上問,他老是在Discord上看到的這個,像沃爾瑪版的小火龍的東西是什麼。

5個月前,有人問自己買的奇怪玩具不小心被打碎了,問這到底是什麼東西。我順勢查了下,發現真有歐美老外會網購奶龍盲盒,6個加一起50美金,也就是說6奶龍=1《黑神話》。

但金子總會發光,奶龍註定要君臨世界。

就在一個月前,罪魁禍首出現了。TikTok上,有人發視頻求助,說自己女友是用個破錶情包回覆自己。根據聊天記錄,不論他發什麼表情,女友都只會回覆一個看着像是gc過頭,導致腦蛋白脫臼的奶龍表情,萬宗歸一。

這視頻一炮成名,有230萬人給它點贊,讓奶龍一步走完了BB基一生都走不完的路。奶龍的帝國從此落下了第一塊磚,那之後,大家都開始傳播奶龍表情,把這天使般的阿黑顏發給自家男友或女友。

罪魁禍首

他們是覺得這個表情包太蠢了嗎?還真沒那麼簡單。

這視頻引發的熱潮,其實是歸在TikTok一個名爲“That One Gf Stickers”的話題下的。這話題有點難解釋,直譯是“那個女票的表情包”,其實是個有點寵溺、戲謔,也有點戀愛幻想的搞笑標籤。你可以理解成“那個獨一無二(魅力)女孩用的表情包”,如果一個漂亮的女孩,總是在曖昧期,給你發一些獵奇的陌生表情包,那它就能被收入這話題。

而良子的表情包,是絕對進不去這話題的,這就是區別。

就這樣,奶龍變得越來越火,官號的視頻點贊量暴漲,有些表情包合集視頻,在三天裏就破了千萬播放,下面全是新晉的奶龍信徒在求表情包,或展示自家弟弟的照片,說他看着像奶龍。

老外給奶龍取了個外號,叫“chopped版小火龍”。chopped是個俚語,說的是醜版的某物,你可以理解成低配版的XXX,就像施瓦辛格是chopped版阿諾。

接下來,奶龍大帝要突破app和app之間,因爲小肚雞腸建起來的信息圍牆了。“跨過盧比孔河。”它說,然後迅速傳染至其他平臺。

在Ins上,有個stories模式,有些像閃照,最初設定,是會在發送24小時後消失。這模式經常被用來做抽象小視頻,老外像是玩貓meme一樣,用各種動畫形象去跳舞。

最近,正好有個叫“Gucci漁夫帽之舞”的梗,和互聯網的所有梗一樣莫名其妙,內容是讓一些動畫角色戴着Gucci的漁夫帽,配上同名歌《Gucci Bucket Hat》跳舞。

這梗原本有點無聊,直到奶龍引爆了舞池。沒有任何奢侈品代言人,比阿黑顏的奶龍威力更強,Gucci背後的開雲集團,也在這個時間點迎來了股價上漲,背後操盤手想必就是奶龍。

老外和我們一樣,經常搞出一些奇怪的出圈事件。比如之前《排球少年!!》裏及川徹的玩偶就突然火了,起初只是圈內人在用它拍一些還原動畫的場景,結果有人發現這玩偶看着很魔性,透出一股陽光燦爛的睿智感,於是變成病毒傳播。

奶龍也是如此,這一個月,它像個黃色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與《靈籠》一起成爲國產動畫雙龍。至於老外到底如何看待它,可以玩一個偵探遊戲:在下圖中,找出流量最高的幾張封面,分析其共同點。

有的抽象,可以穿透最厚的文化壁壘,就像當野獸先輩的嘶吼響起時,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會認爲那是在慶祝進球。

愛上一條龍,不對,愛上一坨連龍都不敢愛的龍,算是福瑞控嗎?

此外,奶龍的周邊裏,有個戴黑頭套的奶龍,老外尤其熱愛把它和《陽光彩虹小白馬》的副歌部分搭配在一起,是一種友好的中美文化交流。

從以上幾點,你也能窺見老外看待奶龍的態度到底如何。可我發現和國內一樣,海外的奶龍粉也很撕裂,許多人是真在看奶龍的。

首先,奶龍在東南亞一直很受歡迎,尤其是印度尼西亞人,視奶龍爲珍寶。印度尼西亞的奶龍賬號,日常互動熱鬧且健康,不搞抽象,只有純粹的愛,純粹的奶龍。

在東南亞廣受歡迎的大逃殺遊戲《Free Fire》,最近就和奶龍聯動了,獲得的反饋極佳。聯動還請了印尼的明星做宣傳,穿着特麼,BB基年會時,穿着跳舞的奶龍睡衣在那兒搖擺。這如果不是愛,我不知道什麼纔是了。

在油管的奶龍官方賬號裏,也明顯有許多人真心愛奶龍。有一集,奶龍被栽贓偷小孩棒棒糖,被大家質問,然後回答說自己的家長不在地球,許多人還感嘆說這聽着好悲傷。

從他們的自拍頭像來看,青少年應該不少,但很多看着貌似不是小學生。

反觀我們這邊,奶龍依舊同時爆火於抽象和非抽象領域。小朋友們還是很喜歡奶龍動畫,經常不語,只是一味向親戚展示自己的奶龍玩偶。而大朋友們則讓奶龍活躍在歷史的每個重大瞬間,任何英豪或反派都可以披上奶龍的皮囊,任何電影與畫作,都會在剎那間閃過奶龍的身影。終有一天,人類歷史會如命定般變成一部奶龍的傳記。

奶龍在海內外的爆火證明了,有些東西天生就是要稱王的。

爲了理解爲什麼這東西換個文化圈,還是能火成這樣,我去看了幾集奶龍,然後把這篇文章改成了匿名。因爲不妙,這奶龍似乎真有些可愛,有些幽默,這奶龍似乎真的是個人物。

首先,我發現,我們大多數人接觸的奶龍動畫,居然不是完全體。以前我一直以爲奶龍是個短視頻動畫,因爲各種平臺的奶龍動畫,都是一分鐘左右的短劇,有300多集,裏面一堆網絡爛梗。

可實際上,奶龍是有20分鐘一集的中篇動畫的,而且已經要播第三季了。但你很難在國內平臺看到這種中篇故事,大部分網站壓根沒收錄,或是把它們拆分,淹沒在幾百集短劇中。

而奶龍海外官網發的,卻多是這種中篇動畫。看了幾集後,我就像克蘇魯故事中的調查員一樣,徹底理解了爲什麼小孩子和老外會愛奶龍,因爲作爲子供向動畫,它真的沒那麼差。

首先,這些動畫是有劇情和邏輯的,不像短劇那樣沒頭沒尾。比如有一集,是奶龍和男主小七在屋頂乘涼,奶龍對着電扇發癲,忽然全城因爲反派暴暴龍的陰謀停電了,怕黑的奶龍轉而求助小七,小七不以爲意地說怕什麼,反正還有星星——話音剛落,星星就紛紛消失了。

星星去哪兒了呢,要怎麼才能把它們找回來?這就是整集的核心,不要指望這發展成科幻大片,但它確實說了個子供向的故事。

之前看奶龍短劇,我一直沒搞懂它到底在說什麼,但稍微看幾集奶龍中篇,我就開始嗦奈亞拉託提普的腳趾熟悉每個角色的個性,瞭解他們生活的小鎮了。

原來小七是個發明家,他之所以撿到奶龍,正是因爲對太空的研究,而奶龍其實是個背景故事類似超人的外星生物,在危急時刻,身上會出現Dio發動替身時的金光,從而力速雙A。震撼不亞於我第一次知道,永雛塔菲是個維多利亞時期大發明家的那一刻。

看來奶龍和涼宮春日的區別,只是撿到不同區域的外星人罷了。

其次,中篇版奶龍是很幼稚,但沒那麼弱智。雖然奶龍依舊每集都會流口水擺出阿黑顏,但它的觀感沒那麼網絡梗化。

舉例來說,有一集裏,奶龍爲了混淆自己和反派製作的機械奶龍,跟機械奶龍一起跳起了舞。放在短劇裏,它們跳的可能是網絡抽象舞,但在中篇裏,奶龍跳的是《天鵝湖》裏的四小天鵝片段——這還是個芭蕾圈的梗,因爲這段很難,需要的協同性很高,正好對上故事裏同步跳高難舞的劇情。

此外,由於中篇裏有正經故事,所以笑點是佐料,而非短劇裏那樣,是焦點裏唯一的東西,看着觀感就正常多了。

比如有個片段,是奶龍看新聞看傻了,下巴合不上,同時又嘴饞想喫薯片,可嘴動不了,於是只能用手託着下巴咀嚼。這片段如果是在短劇裏,多半會單獨出現,沒什麼意思又很唐。

喫的還是對方的薯片

但在中篇裏,這個畫面的重點其實是新聞裏播報的內容,它是推動劇本的,而笑點只是個裝飾。所以在中篇奶龍中,那些抽象笑點的出現方式,就是普通動畫裏笑點的處理方式。

最後,我覺得奶龍受小孩歡迎,還因爲它真能給你一種好友相處的親切感。根據我在網上看到的討論,以及觀察身邊的例子,現在很多小孩是很孤獨的,課餘時間被學業嚴重壓縮,短視頻和上網頂替了日常社交,所以真人交友比以前更難,不像我們以前放學都是溜去工地開高達的。

而奶龍中篇裏的小七和奶龍,還真有種摯友的氛圍,因爲他們相處的方式很像真實世界的損友。別看動畫一些片段單看很蠢,但它很少說教,很少亂煽情,奶龍雖然底色是善良的,但有時三觀也沒正到哪兒去。

比如當假奶龍偷走小孩的棒棒糖,並塞給奶龍後,它不會立刻還給小孩,而是委屈地等小七來解圍,幫它買新糖給小孩,然後趁機把賬物糖給喫掉,說反正都沾到口水了。

奶龍總是幹些欠扁的事,然後捱揍,但偶爾在正經時刻又能靠得住。看了幾集後,甚至讓我產生一種,小七是山寨版哆啦A夢,而奶龍是腦積水版大雄的感覺。

很多人說這動畫沒營養,但我懷疑就得是這種動畫,小孩子纔會喜歡。我小時候,男同學都是聚在一起互彈小JJ的,唱的都是什麼揹着炸藥包炸學校,當時沒能彈到我那個僞娘朋友的jj,是我畢生的遺憾,也不知他今在何方。所以真的很難想象大部分小孩子會喜歡那些“充滿教育意義的營養動畫”。真讓我在10歲時整天看動畫片教我做個正直的士大夫,我會想死的,當時我總偷看迪士尼的《Kim Possible》,但那不是因爲它多營養,而是因爲這是我的性啓蒙。

所以奶龍這麼一火出海,反而讓我猶豫了:這東西以後,不會真變成中國的世界級IP吧?

這麼仔細一想,就更是猶豫了。之前我們聊奶龍時也指出來,其實像《藍貓淘氣三千問》《喜羊羊》《虹貓藍兔七俠傳》《熊出沒》這些動畫,早年都經歷過被全民噴和踩的階段,可如今,它們全都翻身了——很多人反駁說這不一樣,那些動畫當初是未被髮掘的寶石,但我總覺得當初大家不是那麼說的。

遙想小時候,賣盜版碟的小哥阻止我爸媽給我買憨豆先生的碟片,說不能看,小孩子看了後會學,以後要變腦殘,以至於我下次看到憨豆,是在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上。現在想來,也許這小哥在考心理學博士時,確實意外看了幾集憨豆先生。

所以這奶龍,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我是越來越分不清了。我懷疑不久後,奶龍的風評還會反轉,然後賺到米的奶龍,質量會變得越來越陌生,走上其他IP的老路。

奶龍,成爲國民級IP,百年經典,屬於我們自己的米老鼠,這想想就是一件多麼刺激的事。爲表忠心,我決定從現在起每天看一集奶龍,並定期吟誦我是奶龍,我是奶龍,我,纔是奶龍。

好了,現在,我們都是奶龍了。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