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的遊戲續作,可以延續IP成功,繼續爲大家帶來快樂。但是有些作品拿出來都感覺是侮辱了遊戲IP. 小夢總結了以下幾個遊戲續作,歡迎大家一塊來吐槽。
1. 《北歐女神:極樂世界》
北歐女神承載了我少年時候很大的一部分遊戲回憶,最開始是借的表哥的NDS玩了北歐女神負罪者,是一個戰旗遊戲,比較小衆,但是劇情也很吸引我,後面接觸到了北歐女神蕾娜斯,驚爲天人,當時在手機上模擬PS , 玩了好久。
說回極樂世界,我是真的見第一次能把純正統RPG續作改成無雙遊戲的,尤其是北歐女神這種IP。太讓人心痛了,比起它被做成手遊撈金我都接受不了這個,劇情稀爛,角色塑造單薄,完全沒繼承系列悲情史詩的氣質,真的是完完全全的毀了我的童年回憶,我無法原諒!
2. 《質量效應:仙女座》
這可是曾經做出了博德之門,龍騰世紀起源的生軟啊。前作三部曲構建的宇宙史詩有多震撼,仙女座就有多拉胯。
主角面癱的表情能把劇情張力磨成粉,探索星球的過程像在重複刷枯燥的流水線任務,當年玩質量效應 2 時那種每個抉擇都牽動人心的沉浸感,在這作裏全變成了 “這破任務啥時候結束” 的煩躁。最離譜的是技術 bug 滿天飛,臉模崩壞到讓人出戏,好好一個太空冒險 IP,硬是被做成了搞笑表情包生成器,我寧願再通十遍前作,也不想碰這玩意兒第二次!
3. 《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
還是生軟,好吧,生軟你真的罪大惡極,毀了多少IP
前作起源的世界觀,還是豐富的角色互動,都讓我深陷其中。可影障守護者倒好,把系列引以爲傲的深度劇情砍得稀碎,主線短得像個 dlc,角色塑造扁平到記不住名字。戰鬥系統改得不倫不類,既沒了前作的策略性,也沒做出爽快的打擊感,更別說砍了大量支線和探索內容,完全就是趕工湊數的產物,簡直是在消費老玩家的情懷!
4. 《輻射 76》
輻射系列的精髓是啥?是廢土上的孤獨探索,是和 NPC 的趣味互動,是每個小鎮背後藏着的故事。結果 76 倒好,直接把 NPC 全砍了,讓玩家在空蕩蕩的廢土上瞎逛,美其名曰 “多人聯機”,實際上就是一羣人在無聊地撿垃圾。
發售時 bug 多到離譜,甚至連基本的遊戲穩定性都保證不了,後期雖然縫縫補補,但骨子裏那種 “沒有靈魂的廢土” 根本改不了。前作輻射 4 就算有爭議,至少還有鮮活的 NPC 和有趣的任務,76 這玩意兒,我玩了三小時就想把碟掰了!
5. 《最後生還者 2》
屎一般的劇情毀了這個遊戲的一切,編劇腦子被門夾了一百遍,整個遊戲流程彷彿就是在用暴力不能解決一切這個理念在瘋狂折磨你的大腦。
前作以 “喬爾與艾莉的父女情” 和 “末日人性抉擇” 成神,續作卻在 “角色行爲” 上踩了雷。核心爭議是 “喬爾之死”—— 毫無鋪墊的被新角色艾比虐殺,且後續強行讓艾莉 “原諒 Abby”,完全違背前作建立的 “艾莉對喬爾的依賴” 人設;更讓玩家不滿的是 “強行共情 Abby”,卻忽略了老玩家對喬爾的情感聯結。再配合上LGBT,啊,你放過我吧 ,頑皮狗!
6. 《虐殺原形 2》
我想盒友們應該大部分人,都在晚上去網吧的時候玩過虐殺原形吧
前作的 A 哥有多酷?那種在城市裏肆意破壞、吞噬敵人進化的爽快感,當年讓我熬夜通關都不覺得累。可續作換了主角後,徹底沒那味兒了!
新主角詹姆斯的人設毫無魅力,劇情寫得像小學生作文,把前作的伏筆和世界觀攪得一團糟。戰鬥系統看似加了點新能力,實則變得更單調,重複的吞噬和破壞模式玩久了就膩,完全沒有前作那種 “不斷解鎖新能力” 的驚喜感。好好一個爽遊 IP,硬是被做成了既不酷也不爽的平庸之作,我至今都想不通爲啥要換掉 A 哥!
7. 《最終幻想 16》
一個我從頭到尾沒有做過任何一個支線的遊戲,因爲完全沒有代入感,沒有任何的人物塑造,國家之間的鬥爭就像是過家家,說實話主線的內容塑造可能都不如優秀遊戲的一個支線,千篇一律的戰鬥體驗,無論是在劇情還是在戰鬥上,讓人毫無探索慾望。
主角克萊夫的人設寡淡如水,配角更是工具人屬性拉滿,國家之間的鬥爭寫得跟過家家似的,沒有一點史詩感。戰鬥系統看似華麗,實則玩久了全是套路,技能循環單調到讓人犯困,而且把系列傳統的 RPG 元素砍得一乾二淨,變成了純純的動作遊戲,卻又沒做好動作遊戲的深度。從頭到尾我都沒找到代入感,通關後只覺得浪費了幾十小時!
8. 《刺客信條:起源》
一切都敗給了開放世界,和RPG元素。
這就是刺客信條起源,就是從這裏開始,刺客信條變味了。不是說刺客信條本來有多好,好歹刺客信條2,還讓我在大學的暑假裏快樂了一段時間,也算是我的少年回憶了。但是起源毀了這一切,自從起源之後,我沒有完整地遊玩過任何一部刺客信條。爛完了
如果有幫到你,麻煩動動小手點贊關注支持一下,後續會輸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