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爲CNDOTA花了多少錢”,楊哥回答了所有問題

mikasa | 文

大多數中國DOTA玩家都知道楊哥,但某種意義上,楊哥也是個神祕人。

從2021年開始,楊一清(楊哥)就是中國DOTA2領域最重要的投資人。他支持着,近年爲數不多,有機會衝擊Ti冠軍盾的中國戰隊。如果算上一路創辦、資助的AR等隊伍,和深度參與的杭州亞運會DOTA2冠軍班底,他已經憑一己之力,把CNDOTA職業圈玩成了現實版的電競經理遊戲。

這場“遊戲”不好玩,留給他的是一片狼藉。近五年是CNDOTA的低潮期,成績一年不如一年、有競爭力的戰隊越來越少、社區情緒跌到谷底。解散、退場、欠薪纔是主旋律。這更顯得,楊哥的毅然入場、逆勢投資,讓人捉摸不透。

人們對他的身份背景津津樂道,不少職業選手、圈內人都說,楊哥是自己見過最熱愛DOTA的大老闆。知名中路選手NothingToSay打了八年職業,表示從沒有見過一個戰隊老闆,會經常在比賽後到羣裏和隊員溝通交流、分析打法局勢,“只有楊哥會參與,就像和選手們一起在打比賽。”可沒人能說清他的狂熱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還能持續多久。

楊哥幾乎沒有接受過採訪,但他的每句發言、每次決策,甚至是一條朋友圈,都足以掀起風浪。這些零碎的影像與表達,構成了外界對他的刻板印象。有錢,熱情,似乎僅此而已。

久而久之,他有了個“楊聖”的稱呼,大多是褒獎的含義——現在他不但辦戰隊,還要做青訓,投入仍在加碼。不可否認,其中也會有調侃的成分:他圖啥,是不是傻?

葉經理和楊哥相識於十多年前,兩人經常開黑打DOTA,一玩就是十個小時,“我那時候經常罵他,他也不生氣,現在他已經不和我玩了,嫌我菜。”如今他正擔任XG的戰隊經理。在他看來,楊哥在處理工作、生意、投資時其實是個非常理性的人,但唯獨面對DOTA,會顯得特別感性。

2023年,AR(Azure Ray)戰隊打進吉隆坡ESL總決賽,作爲戰隊老闆,楊哥就在現場觀戰。最初局勢逆風,場館裏只有零星中國觀衆在給AR加油。但每當AR打出精彩操作,楊哥都會起身鼓掌,振臂高呼,最後比賽打到BO5決勝局時,全場都被他帶動着一起高喊“Azure Ray”。“很少見到哪個大老闆這麼不顧自身形象,情緒激動地‘大喊大叫’的。”葉經理說。

因爲贊助了CNDOTA戰隊,且合作戰隊裏“恰好”有楊哥的隊伍,《小冰冰傳奇》項目組的小萬與楊哥有短暫的接觸。讓她最驚訝的是,楊哥在雙方合作中的爽快,“去問贊助意向的時候,楊哥給的回覆是:搞!都是兄弟,絕對配合。有的隊員不想出鏡拍攝,楊哥還會親自幫助去溝通,做心理工作。”

“有種奇妙的感覺,就是如果這個人不是企業家、大老闆(的身份),他會成爲我們身邊的普通朋友,很真誠。”《小冰冰傳奇》項目組的小萬說。

很多人同意這點。TT戰隊的Bach覺得楊哥就像大一輩的大哥,平時有空會叫隊員出去聚餐,飯桌上也主動跟每個人攀談,還提醒他們要多鍛鍊身體。教練跳刀也提起,楊哥私下裏有些“沒那麼老闆”的表達,“他以前說,等到了Ti場館裏,偷也要把不朽盾偷回來!”對重奪冠軍的渴望,以一種玩笑的口吻說出。

2025年7月,在《小冰冰傳奇》拍攝宣傳視頻的現場、遊戲公司莉莉絲的上海辦公室,BB姬見到了楊哥。

今年是《小冰冰傳奇》連續第二年贊助CNDOTA戰隊。去年《小冰冰傳奇》就贊助了全部4支中國隊伍征戰利亞德,結果成績慘淡,被調侃“血虧”。今年Ti14的前景更加不確定,贊助生態更加凋敝,但在低谷中,項目組還是決定繼續支持CNDOTA。此外,項目組還邀請了楊哥、《小冰冰傳奇》製作人max、TT戰隊的多位隊員教練,拍攝了一部訪談紀錄片,名字叫《漫長的季節》——在這個看似沒有盡頭的漫長冬天,CNDOTA還值得期待嗎?

↑↑↑掃碼跳轉或B站搜索視頻,觀看完整訪談片

藉着拍攝的機會,本文有幸成爲楊哥入局CNDOTA以來第一篇人物專訪。

到場當天,他行色匆匆,但精神煥發,身邊只帶了一位隨行人員,上衣提前換上了印有小冰冰logo的隊服。在臨時的會議室化完妝,他快步來到攝影棚,面對滿屋子等候的工作人員,第一句話是“辛苦你們了,感謝感謝”。

一旦坐下,楊哥就進入了舒適區。他曾經在投行工作,現在管理公司,表達觀點對他來說並不困難。在一個小時的採訪裏,他講述了自己和DotA的緣分、過往的興奮和遺憾、想要做戰隊的契機、對現狀和未來的看法。

相比“不求回報”的表象,他的思考要深得多,每個動作都有邏輯,甚至有些反直覺。正因爲做DOTA2俱樂部不賺錢,短期內成績難以突破,所以纔要“把時間拉長”;正因爲能打的人越來越少,沒有人佔坑,纔是做青訓的好時候。他認爲,CNDOTA整體下滑的一大原因,正是過去俱樂部經營者的短視,“相反,我要把俱樂部的體系、人員的教育做得更深一點。”

楊哥不是“聖人”,有時他是個普通的DOTA愛好者,有時他是個運籌帷幄的生意人,有時他是隊伍的後勤和心理輔導員,有時他是選手們的朋友,那塊最強的後盾。而支撐他在陰暗嘈雜的環境中前行的,是對CNDOTA的深刻自信。

在我們預設的採訪提綱裏,爲數不多被劃掉的問題是“你到底爲CNDOTA花了多少錢”。或許是不方便透露具體數字,但楊哥給出了態度。

“除非我自己生意不行了、家底不夠用了,我是不會離開DOTA的。CNDOTA一定會逆風翻盤。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以下是BB姬記錄的《小冰冰傳奇》項目組與楊哥的對談:

“我對DOTA是有絕對熱愛的。做俱樂部100%是爲了情懷”

小冰冰:楊哥是什麼時候開始玩DotA的?

楊哥:應該是05年,高三那年,正好大學已經考完了,就接觸到了DotA1,還是War3的版本。當時打得非常“酬勤”,一天可以玩7、8個小時,贏了就想着再爽一把,輸了睡不着,還得喊朋友一起出來打。那時候還沒有對戰平臺,都是叫着兄弟們一起去網吧乾的。

小冰冰:現在出現了這麼多電競、遊戲,你好像只對DOTA情有獨鍾?

楊哥:在5v5對戰的MOBA遊戲中,DOTA算是鼻祖。相比於個人競技,我更偏向喜歡團隊遊戲。中間我也玩過很多其他遊戲,但玩一玩又會回來打DOTA2。我一直跟我朋友說,這遊戲就像是我的初戀,一直忘不了。

小冰冰:那什麼時候開始關注DOTA2職業比賽呢?

楊哥:DOTA2 Ti的話,是從Ti4開始看的,還叫了一幫兄弟一起看。那時候我已經有段時間不玩遊戲了,因爲在投資銀行工作,工作是很緊張的,時間特別少。但賽事我一直有關注。像Ti2在西雅圖,我們中國隊伍拿了冠軍,我原本想過要去現場看,但當時我要請假從香港飛回溫哥華,再從溫哥華去西雅圖,時間實在勻不過來。

我還有個好奇,那會兒很少見到電競比賽獎金突破百萬美元級的,我自己也在做投資,就想了解這個賽事是怎麼運營的,怎麼支撐起這麼高的獎金。

同時,我們還有這麼多好的中國隊伍。Ti6之前,各類大比賽經常會出現4、5支中國隊挺進8強,最後決賽4強有3支中國隊的情況,看着就特別興奮,特別舒服。跟現在不一樣嘛。

小冰冰:玩家社羣都對Ti6念念不忘,CNDOTA確實往後就開始變得“沒那麼好”了。

楊哥:我做電競俱樂部最大的動力,就是來自Wings Ti6奪冠。最爽的是,可以看到這麼多場比賽下來,他們選的英雄幾乎無重疊,我覺得那個時候中國的DOTA要站到世界之巔了。

Ti6結束後,我就決定嘗試開始做俱樂部,但當時發現競爭非常激烈,選手的選擇多,人也多,互相挖人,整體環境到了一個比較泡沫的狀態。所以我們也就做了一兩年,先停掉了,一部分隊員就去了VG。(編者按:此處指的是2017年創辦的YE戰隊,Dy就是在這個隊伍出道打職業的)

小冰冰:Ti8、Ti10的失利也是很多人的意難平,你還記得當時看比賽的心情嗎?

楊哥:挺難受的,相比之下Ti10還好,Ti8是最難受的,真的睡不着。

Ti8好像也是在美國打,時差非常嚴重,我想着打快一點,3比0結束我可以睡覺了。我一邊看比賽還一邊叫了些朋友一起開黑,看到第三把的時候我就不打了,開始認真看。直到第五把,前期也是大優,我一度已經關掉電腦了,準備用手機看一看就睡了。

但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已經睡了一會兒又把手機拿出來,結果我看比賽結束了,心想“很穩,這麼大優肯定是我們贏了”,最後一看不對啊,我們沒有奪冠。接下來我一整天都沒有睡覺了,一直想不明白怎麼就這樣輸掉了。

可能也是那時候,我又想着要不我們再參與進來(做戰隊),和各個俱樂部一起,去衝擊世界上最高的DOTA榮譽。但情況也是變化的,當時我確實沒想到,中國的DOTA可以說是一年不如一年。

小冰冰:Ti10是這些年來CNDOTA離Ti盾最近的一次了,決賽輸掉後社區裏都在說“爲什麼ban猛獁”,楊哥會糾結這些點嗎?

楊哥:我覺得不能怪“不ban猛獁”,好幾個參與了比賽的選手,後來也是我們俱樂部的選手,我也跟他們聊過,大家想的一樣,猛獁不關鍵,畢竟你第四把也處理好了,不能單單去怪這一個點。

我認爲電子競技和體育競技是一樣的,那個時候兩支隊伍都在巔峯狀態,都是有機會去捧起這塊冠軍盾的。但可能一個運氣上的失誤,比如我抓人正好沒抓到,導致局勢落後了一點,逐步落後逐步落後,最後就輸掉了,更多是細節長期積累下來的結果。關鍵的可能是,最後咬下來那一刻,我們的選手不如雪碧(Team Spirit)咬得那麼緊。

我跟他們聊下來覺得,當時選手們的精神狀態表面是亢奮的,但實際已經進入到有些缺氧的狀態,操作上也有變形。這就是爲什麼我一直說,作爲一個電競選手,你也要培養自己的身體素質,去做有氧健身體育運動。

《小冰冰傳奇》還把猛獁梗做進了遊戲

小冰冰:這些年,你看過印象最深的DOTA2比賽是哪場?

楊哥:亞運會決賽那場。跌宕起伏,看到中國隊奪冠時的情緒和之前看Major、夢幻聯賽這些奪冠完全不一樣。尤其這是第一次亞運會DOTA2比賽,真的不想在杭州家門口丟掉這塊金牌,那時候也給國土(LaNm,張志成,亞運隊教練)上了很大強度。

我說,俱樂部比賽輸掉,以後再想辦法,國家隊比賽輸掉,是不行的。骨子裏是有愛國情懷在,最後確實嗓子也喊啞了,眼淚都飆出來了。

小冰冰:經歷過奪冠的時刻,目前怎麼看CNDOTA的現狀?

楊哥:我覺得應該分三層來判斷現在的CNDOTA。

第一層,最直觀的,人太少了。中國有好幾個頭部遊戲大廠,而DOTA2這邊,在整個國內遊戲市場蛋糕裏,佔據的位置是相對小的。這就導致很多年輕人不一定會來玩、關注DOTA2,人的基數少了。

第二層,受衆面的廣度不足。其實你去海外看,DOTA2現在還是國際主流的電競賽事,從Ti到利亞德,可能未來還有奧運會,依然是殿堂級的項目,比賽一辦觀衆受衆面非常大,這就是爲什麼歐洲會有很多十六七歲的青少年不斷加入這個遊戲,而同樣歲數的中國青少年可能更傾向於玩手遊,或者更簡易的遊戲。

再往上一層,DOTA2這個遊戲還是難的,技術含量要求高。而中國現在整體,不管電子競技還是青少年,心態相對是浮躁的,他們不會沉下心來練補刀、研究遊戲裏的細節。就像以前我們沒有短視頻,電視劇都是一集一集看,現在我家小孩都是快進2.5倍,我問他“聽得清這在講什麼嗎”,小朋友接觸的東西越來越碎片化、簡化,DOTA2對他們來說是不友好的。

小冰冰:現在成績和趨勢也不好的時候,楊哥入場投資CNDOTA,這個決策中情懷和商業上佔比各是多少呢?

楊哥:我做DOTA2俱樂部這件事,基本沒有從商業上多想。

因爲在決定做之前,我就讓海外的團隊做了個簡單的分析,不僅分析電子競技的俱樂部,也分析全球的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項目的俱樂部。給個數據吧,這個行業裏只有2.X%的俱樂部是掙錢的,這2.X%裏只有一半靠運營掙錢的,另外一半是靠賣掉俱樂部才掙到錢。

比如巴薩是掙錢的,它靠什麼?它靠諾坎普球場賣VIP、賣周邊、背後的贊助商,包括你去諾坎普看球,票也會分給俱樂部,因爲這是巴薩主場,這些全部算上才讓俱樂部掙錢。那想要做成這樣的一個俱樂部靠運營掙錢,沒有30年、50年是不可能的。

電子競技纔剛起步,我覺得全世界幾乎沒有一個電競俱樂部是純粹靠運營來掙錢的。做得好一點的或許能打平。過去獎金高的時候,俱樂部抽一部分可能就夠支撐運營,但現在這個場景下是不存在的。

所以回頭來說,我目前做DOTA2俱樂部,至少未來5到10年裏都不會從商業回報的角度考慮。我做這件事,是因爲我對DOTA是有絕對熱愛的,100%是爲了情懷。

“你噴就噴唄,那些對我來說都是噪音”

小冰冰:大家都知道,楊哥平時工作很忙,怎麼還能花很多時間參與俱樂部事務的溝通?

楊哥:實話說,自從組建了俱樂部之後,我花在俱樂部上的時間,比我自己投資的幾個大項目還要多——大概切掉了我原本三分之一的正常工作時間。

有了俱樂部,我就很上心,一開始接觸隊員,發現有的人會玻璃心,有的人大賽緊張,隊員互相之間也可能有些不對付,我要給他們心理上馬殺雞一下,做一些梳理和引導。基本上,我會經常關注隊伍在哪方面出現了哪些問題。

剛開始做的時候,我比現在花的時間更多,因爲有一點我比較擔心:怕有選手誤入歧途打假賽。爲了做規矩,我對這個事盯得非常緊,得看看比賽裏是不是有些奇奇怪怪的動作、莫名其妙的現象。我跟我們戰隊經理說,輸掉比賽,我認,沒問題,但千千萬萬不可以有任何一丁點和假賽有關的問題,如果有,我直接解散俱樂部,這個人也要受到應有的懲罰。

小冰冰:當你真正開始做俱樂部之後,有什麼和你之前的設想不一樣的?

楊哥:競爭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少,成績也越來越差。

我本以爲在中國至少還能有三、四個俱樂部,大家互相競爭的,怎麼幹着幹着,他們全跑了?這其實不健康,沒有了競爭,隊員怎麼成長?技戰術怎麼成長?

還有比較心酸的是,自從我開始做俱樂部,我發現不對啊,怎麼Ti成績一年不如一年了。這個情況我需要反省,我們俱樂部也要反省,跟大環境肯定有一定關係,但不能把責任甩到別人頭上。所以我堅定地要把青訓做起來,中國好歹是個大賽區啊。

小冰冰:競爭越來越小,這對你們組陣容產生了什麼影響?

楊哥:其實競爭變小了之後,給了我們戰隊比較好的條件,我們可以選自己想要的最優秀的隊員組隊,去衝擊DOTA的最高桂冠。但我們也碰到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有些隊員之間沒有羈絆,不願意一起打。

但你現在盤子裏的菜就這一點,這個跟這個組不了,那個跟那個又組不了,就很難組出一支頂尖的具有競爭力的隊伍。大家也知道,這批選手年紀都不小了,現狀就是,CNDOTA想在未來這兩年突一突,嘗試拿個好成績,只有那麼5個人能拼出來,你去拼10個、15個人實在太難了。電子競技以後跟體育競技一樣,是很殘酷的。如果只考慮兄弟DOTA,就很不專業,也不是一條能長遠走的路。

小冰冰:所以,整體看今年的成績……

楊哥:讓他們也喫喫苦頭,這不是苦頭來了嘛,哈哈哈。

小冰冰:如果把組建隊伍當成現實版的電競經理遊戲,那你心目中的完美班底是哪五個人呢?

楊哥:我們隊伍還在打比賽,你讓我給出個最完美的陣容,這……

小冰冰:任何時間跨度都可以。

楊哥:如果是任何時間跨度,1號位毋庸置疑是淳煜(Ame),2號位莫言(NothingToSay),3號位是鼎盛時期的查豬(Chalice),4號位應該還是趙子星(XinQ),5號位Dy。

小冰冰:楊哥爲什麼對Ame這麼偏愛?

楊哥:他有兩個讓我非常佩服的點。

第一是他能化熱愛爲酬勤。這麼多職業選手打DOTA2,他們一定對遊戲是有愛的,但能從熱愛變成酬勤的人並不多。酬勤意味着你要每天花十個甚至十二個小時打遊戲、覆盤、研究。在這麼多選手裏,哥哥(Ame的綽號,下同)是“武癡”,大家公認的。有些別的選手我還要催促他們,你要多練練單排,多看看比賽。但我對哥哥說的是,你要注意身體,你要多休息,大賽結束你要戒斷一段時間,離DOTA、屏幕遠一點,去放鬆一下心態。

第二是他是非常成名的選手,從經濟的角度,他現在如果去做直播,帶來的收益肯定是比我們給他的工資、他能拿到的獎金要大得多的。但他依然希望把自己的職業路走下去。這裏面還有個安全感的問題,很多選手會想,今年我去打職業,萬一沒打好,收益還會往下掉,未來生活也會受到影響。但哥哥把這些東西的優先級都放在了後面。

所以我對待他跟其他選手是不一樣的。

小冰冰:現在CNDOTA成績不理想,還在打的隊伍面臨的社區輿論壓力還挺大的,你怎麼看這些外界聲音對隊員們的影響?

楊哥:80%以上的選手都會有這個問題,就是他們很喜歡看評論。

但就我的經歷,做企業也好,做投資也好,包括以前我在公司、在銀行,那些(輿論)對我來說都是噪音。如果一個職業選手對這些噪音過度敏感,哪怕有一點敏感,意義就不大。

我一直跟他們說,你們在現場看看,能到現場來看比賽的,哪個會是黑粉?哪個鍵盤俠會花幾千塊買了酒店和機票來看你比賽,就爲了來噴你一句?我就跟所有隊員們說,你們要好好對待這些來現場的觀衆,這些都是真正支持你們的粉絲。

網上那些評論,有些人可能就是爲了宣泄自己的情緒,他今天噴完DOTA2,明天噴LOL,完全沒有必要在意。我覺得這點上,毛毛哥(XM,XG的中單選手)就挺好,你再怎麼噴我,我看都不來看。

小冰冰:楊哥看到過這些評論嗎?

楊哥:我之前有段時間稍微看到過,針對我們戰隊的。你噴就噴唄,我自己辦俱樂部的,我還不希望俱樂部好?我肯定是盡了力的,有些人會說“你爲什麼不換掉誰誰誰”,你知道他在隊伍裏做過什麼事情,有過什麼樣的犧牲嗎?我們肯定是知道的,如果有人真的是擺爛、技術完全不夠,我們會不換他嗎?我花錢的,我怎麼可能不換他。所以這些評論,我不在意。

小冰冰:假設個極端的情況,今年打完這批現役選手都退了,他們都不想打了,俱樂部怎麼辦?

楊哥:我繼續到市場上找唄,去求唄,我相信用我的真誠,用我們俱樂部的口碑,還是能匯聚出一支由國際舞臺競爭力的隊伍的。真要找5個厲害的,我們就拿前年AR的班底,實在不行這次老頭杯裏去挑,你讓他們好好練,都有進到國際舞臺的能力,只不過是不是一輪遊的問題。

小冰冰:也就是說,楊哥覺得雖然現在能打的人越來越少,但CNDOTA組出一支有實力的班底,始終是不成問題的?

楊哥:不成問題,至少未來兩年肯定不成問題。

“誰支持這個產業從低谷中走出來,誰纔是真正的英雄”

小冰冰:今年是《小冰冰傳奇》連續第二年贊助戰隊了,楊哥之前有玩過小冰冰嗎?

楊哥:我是DotA死忠粉,很早就玩了,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吧(編者按:指《刀塔傳奇》)。那時候我在銀行上班,開一局DOTA沒時間,《小冰冰傳奇》是手遊,就很容易上手,我基本上紅卡都抽滿了,而且星級都很高。

小冰冰:《小冰冰傳奇》在運營的過程中也經歷過很長時間的低谷,跟CNDOTA的現狀還挺像的。

楊哥:一個企業也好,一個俱樂部也好,一帆風順其實是有問題的。我倒覺得見證、經歷一些低谷也是至關重要的,很多選手也是從低谷走出來後,意識到對他的幫助非常大。所以我特別感謝《小冰冰傳奇》對我們俱樂部的支持、關心,也非常感謝你們對CNDOTA做的貢獻,畢竟也算DOTA一家人嘛。

小冰冰:去年的贊助被大家調侃是“血虧”,但今年我們還是來了,哈哈。

楊哥:誰支持這個產業從低谷中走出來,誰纔是真正的英雄。

小冰冰:做俱樂部這些年,你有想過放棄嗎?

楊哥:在做AR之前,我是有過一些退堂鼓的想法的。但自從AR出來之後,我倒是很堅定。

因爲我看到了,中國這些TOP級頂尖的選手,在技術、狀態上是不輸給歐洲頂尖選手的。你看三蛆(Maybe,Chalice,Fy)他們只有一個月復健時間,出去打了兩三個比賽,然後就衝擊Ti,成績完全可以接受。打BB那場,我是看得熱血沸騰。

小冰冰:你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鬥志?

楊哥:對,我能感受到他們心裏的那種狀態。這也是我後面着重要去培養(新人)的點。

我認爲一個好的職業選手,分爲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勤學苦練,你喜歡這個遊戲,多練;下個階段,就是要能複習和預判,預判對手會怎麼樣,找出自己的毛病在哪裏;再上一層,就到了團隊意識,就是可以犧牲,但犧牲一定要團隊帶來更大的收益,而不是白犧牲。這時候隊裏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一個團隊就凝固了,鬥志一定會上去。最後一層就是看運氣了。

所以在AR那年之後,我想明白了,再也沒有萌生退意。除非我自己生意上不行了、家底不夠用了,只要在一個正常的經濟環境下,我是不會離開DOTA的。相反,我還要把俱樂部的體系、人員的教育做得更深一點。哪怕未來一兩年CNDOTA沒法突破,我們就把時間拉長。

小冰冰:說到這裏,我們聊聊“破壁者計劃”吧,楊哥在這個時候做青訓的原因是什麼?

楊哥:其實國土(LaNm,張志成)想了很久,他覺得是個好的發起時間點。如果現在有很多現役又年輕的選手,外面可選的人很多,都佔着坑,自己做青訓花了成本也未必有收益。正因爲現在人越來越少,我們俱樂部也需要新鮮血液,才適合去做。同時我們在培養的時候,不是像以前那種,在網吧打打就行了。

小冰冰:具體有什麼不一樣呢?

楊哥:在這個市場上做電競,不能只摘果子不培養。我們在“培養種地”的過程中,會做的幾件事是體系化的。我們不是隻讓你來玩遊戲的,讀書、生活、體育運動都是有要求的。然後團隊怎麼溝通、心理建設怎麼做,我們也要培養,除了技戰術方面,每個人至少能力六邊形是比較寬的。其中特別有天賦的,我們肯定會着重培養,確保他在心理上、身體上、平時的生活習慣,都是一起進步的,而不是偏科在遊戲上。

希望在CNDOTA在未來兩三年的過渡期中,會有一支尖端的有經驗的由成名老將組成的隊伍,另外還有幾支比較年輕,在15歲到20歲區間的青少年戰隊。

小冰冰:那這次有給國土上強度嗎?

楊哥:我給他的指標是兩年、24個月內,我要看見有一批很年輕的選手出來,不一定能達到XG的水平,但至少能殺進國際大賽。到時候,XG——當然也希望有別的俱樂部——仍然保有在CNDOTA中的位置,青訓隊在磨練兩年後能夠拿到80%的國際大賽的門票。

你不可能正好挑中這5個年輕人,一般得從30個甚至50個人裏挑,這意味着在青訓的帶動下,能夠有30-50個比較優秀的年輕DOTA2選手出來。

小冰冰:楊哥相信,CNDOTA會逆風翻盤嗎?

楊哥:我認爲CNDOTA一定會逆風翻盤的。

DOTA2在5v5 MOBA裏面是最正統、最主流,也是標準化的電子競技類體育比賽。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是不可能放棄這麼一個未來可以衝擊利亞德、世界榮譽、奧運的比賽項目的。無論是從官方扶持的角度,還是從民間逐利的角度,都會對這個類目提起重視,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現在CNDOTA由盛轉衰,走到低谷,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之前的俱樂部創辦者是比較短視的,更多是從短線投資的角度去做這件事,那時候市場好、泡沫大,甚至有的想靠着電子競技去上市,商業邏輯上是不成立的,你至少要花10年到20年纔可能出現可觀的成果。這也導致很多選手在心態上、訓練上也沒有長線的規劃。

現在我們拉長時間做俱樂部,做得好了之後可能還有會友商也來做。但做之前,你一定要想好,自己是不是有情懷,是不是真的熱愛,是不是願意長期把精力和金錢放在上面。一旦想明白了,做事的人會變多,投資的人也會變多,形成水漲船高的效應。

而且我覺得,隨着年輕人認知慢慢成熟,國際大賽越來越多,包括我們做的這套訓練、比賽、生活的體系越來越好,必定會帶回來一批喜歡DOTA2,且覺得“這遊戲纔是我最終所愛”的人。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看見,又有一批熱愛DOTA2的人加入到這個遊戲當中。

後記:本次採訪拍攝在2025年7月進行。就在內容製作過程中,Team Tidebound戰隊贏下了雪如意超維大師賽冠軍——這也是近一年以來中國刀塔的第一個T1級別賽事冠軍。凍土之下,尚存火種。即將到來的9月,中國戰隊們又將踏上Ti的賽場。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