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五年內暴跌近90%,3A級大作降價至2.3元無人問

在育碧公佈最新財報後,育碧股價單日暴跌18.32%,收於9.55歐元,次日跌幅一度接近20.4%,創下自2013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過去五年間,截至2025年8月,育碧股價五年內累計跌幅近90%,市值從超120億歐元縮水至約14.8億歐元,創歷史新低。

是什麼原因導致育碧股價一落千丈?

去年上線的《碧海黑帆》《刺客信條:影》和《星球大戰:亡命之徒》等核心作品未能獲得預期市場反響。其中,《碧海黑帆》據稱開發成本高達8.5億美元,遊戲在Steam平臺上線後,同時在線玩家峯值僅爲470人,後續活躍度持續低迷,長期徘徊在300人左右,遠低於同類3A級大作的正常水平。在日本市場,PS5版首周銷量僅爲6,635份,因其玩法空洞、優化差等問題口碑崩壞,成爲拖累公司業績的重要原因。


據外媒消息,不知是臨時工問題還是已經降價:《碧海黑帆》在Xbox冰島服上的價格低到算是白送的價格。

在Xbox冰島,《碧海黑帆》僅需39冰島克朗(約合人民幣2.31元)即可入手,並且該頁面沒有任何折扣通知,這意味着39冰島克朗爲正常售價而非折扣後的優惠價。

當前,育碧將《刺客信條:影》視爲“救命稻草”,其開發成本約1億歐元,是育碧近年來投入最大的項目之一。雖然首發表現強勁,遊戲發售首日玩家數量突破100萬,首周突破300萬,最終在2025年7月宣佈玩家總數突破500萬。據Newzoo數據,《刺客信條:影》位列2025年3月全平臺遊戲收入榜第二名。在美國市場,截至2025年5月,其銷量位居年度第三。儘管遊戲本身取得一定的商業成功,但未能爲育碧帶來整體盈利。但,該作售價高達280美元的典藏版雖熱銷,卻需承擔高成本回收壓力。很難扭轉公司整體虧損,在其財報中明確提及“未達盈利水平”。若育碧再度失敗,破產或被收購(騰訊持股9%)恐成定局。

雖然,《星球大戰:亡命之徒》首月銷量突破100萬份,但這一數字遠低於育碧內部預期,也顯著落後於同IP的其他作品。如,《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首月銷量達290萬份,而《絕地:倖存者》雖未公佈具體首月數據,但被EA確認爲商業成功。

相比之下,《亡命之徒》的銷量增長迅速放緩,發售後幾周內便從銷量榜前列滑落。據Gamesindustry.biz透露,該遊戲在2024年全年的銷量甚至不及前一年發售的《星球大戰:絕地:倖存者》,在年度最暢銷遊戲中僅排名第47位。

截止發稿,在線人數不過區區兩百人,24小時最高峯417人。遊戲在Metacritic上的媒體評分爲76分,尚屬中等,但玩家評分僅爲4.9分,玩家主要批評其潛行機制和戰鬥設計存在缺陷,導致整體體驗不佳。Twitch直播平臺數據顯示,遊戲發售後僅幾周內觀衆人數下降87%,玩家熱度迅速消退。在True Trophies和True Achievements等成就榜單中也很快消失,玩家留存率極低。

此外,受《亡命之徒》反響平平影響,此後股價持續走低,至2024年9月10日已跌至13.67歐元,一年內累計跌幅超50%。


正是因爲育碧長期盈利能力下滑,育碧曾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甚至傳出可能破產的消息。2024年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獲得資金注入,暫時緩解了現金流壓力。但是育碧CEO讓-克里斯托夫·古耶之子被任命爲新成立子公司的負責人,引發外界對裙帶關係的質疑,進一步影響市場信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