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八個經典神話故事!

一、盤古開天地

傳說太古時候,天地不分,整個宇宙像個大雞蛋,裏面混沌一團,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東南西北。但雞蛋中孕育着一個偉大的英雄,那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

盤古在雞蛋中足足孕育了一萬八千年,終於從沉睡中醒來了。他睜開眼睛,只覺得黑糊糊的一片,渾身酷熱難當,簡直透不過氣來。他想站起來,但雞蛋殼緊緊地包着他的身體,連舒展一下手腳也辦不到。

盤古發起怒來,抓起一把與生俱來的大斧,用力一揮,只聽得一聲巨響,震耳欲聾,大雞蛋驟然破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漸漸下沉,變成了大地。盤古開闢了天地,高興極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攏在一塊,就用頭頂着天,用腳踏住地,顯起神通,一日九變。

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隨之升高一丈,地也隨之增厚一丈。這樣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這時已經成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萬里長。就這樣不知道又經歷了多少萬年,終於天穩地固,不會重新複合了,這時盤古才放下心來。但這位開天闢地的英雄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沒有力氣支撐自己,他巨大的身軀轟然倒地了。

盤古臨死時,全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後一口氣變成了風和雲,最後發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髮和鬍鬚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二、女媧造人

盤古開闢了天地之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花鳥蟲魚,可是就是沒有人。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美麗、善良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女媧。

女媧神通廣大,一天能變化七十次。有一天,她在廣闊的原野上獨自行走,看着周圍的美麗的景象,忽然覺得好孤單,她想:在天和地之間,好像還缺了點什麼?應該再添一點東西進去,讓它熱鬧一點纔對。

那添一點什麼東西好呢?一路走一路想,女媧有點累了,就在一個小池子旁邊蹲下來,忽然間清澈的池水照見了她美麗的面容,她發現:當她笑的時候,池子裏的影子也跟着她笑,可要是她生氣,池子裏的影子就跟着也生氣。於是她靈機一動,就想:這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了,卻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那爲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東西呢?

這麼想着,她就順手從池邊抓起一團黃泥,摻合了水,在手裏揉捏着,成一個娃娃樣的小東西。她把小東西放到地面上,說也奇怪,這個泥捏的小傢伙,剛一接觸到地面,馬上就活了起來,歡蹦亂跳,而且一開口就能喊:“媽媽!”。看着這個自己親手製作出來的小人兒,女媧開心極了。她給心愛的孩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她想:有了這樣可愛的小人兒,大地上從此就不會寂寞了。於是爲了造更多的小人兒,她一天天不休息地工作着,用黃泥捏了許許多多能說會走的小人。看着這些小人在她身邊跳躍歡呼,女媧開心極了。可是,一直這樣沒有休息地工作,女媧的身體也漸漸感覺到疲倦了。

她想: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可以使這造人的工作更簡單一些呢?最後,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那就是:她先從樹林裏找來一根藤條,然後把它放入泥潭裏,浸上泥漿,一會兒之後再拿出來,向四處揮動,這樣,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了許許多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兒,這些小人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一模一樣。

三、女媧補天

女媧時代,隨着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兩個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爲大敗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媧用五彩石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女媧補天是一個很著名的傳說。

《紅樓夢》的第一回即引用這個傳說,女媧爲了補天,煉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石頭,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但剩下了一塊未用。有人認爲,不周山暗喻房柱,其實補天就是蓋房子,女媧補天的故事,其實是講女媧這個人很聰明,會煉石蓋屋。

四、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裏,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爲部落首領,因爲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爲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爲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爲神農。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着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嚐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爲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爲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爲神農架山區。

五、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相傳在黃帝王朝時代,夸父族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於是開始逐日,和太陽賽跑,在口渴喝乾了黃河、渭水之後,在奔於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戰勝乾旱的願望。

在中國的許多古書中,都記載了夸父逐日的相關傳說,中國有的地方還將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紀念夸父。

六、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的故事,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發鳩山。相傳太陽神炎帝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的名字叫瑤姬,小女兒的名字叫女娃。因久居天宮無聊,有一天,女娃駕船遊東海而溺,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鳥,棲息在發鳩山,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人們便將此鳥叫作精衛鳥。

精衛銜草石由發鳩山飛往東海投入,誓言要填平東海。晉代陶淵明詩曰: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後人常用“精衛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既定永恆目標,更有堅韌不拔的精神爲後盾。

七、后羿射日

后羿,又稱“夷羿”,相傳是夏王朝東方族有窮氏的首領,善於射箭。當時夏王“啓”的兒子“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後,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爲夏王,實權操縱於後羿之手。但后羿只顧四出打獵,後來被親信“寒浞”所殺。神話傳說“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燒得草木,莊稼枯焦,后羿爲了救百姓,一連射下九個太陽,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他又射殺死了猛獸毒蛇,爲民除害。民間因而奉他爲“箭神”。

八、嫦娥奔月

嫦娥是爲了不被逢蒙所害,喫了仙藥,奔月昇天的。所謂嫦娥,是一個神話人物。選自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姮娥,演變爲傳說中的嫦娥、后羿的妻子。自古以來都有學者認爲稱爲“羿”的有多個,處於不同時期,從而難以判斷嫦娥是何時人物。有人認爲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後裔,也稱“姮娥”、“常娥”,美貌非凡。姮娥是堯帝時期的神射手大羿的妻子,屬江蘇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