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冰箱旋鈕上的1-7檔,你是不是從來沒正眼瞧過?其實這幾個小數字裏藏着不少講究——調對了,菜放一個禮拜還水靈,每月電費能省出幾頓飯錢;調錯了,要麼菜蔫得打不起精神,要麼冷凍室結層厚冰,抽屜都拽不動。今天就把檔位這點事兒說清楚,看完你也能成“調檔老手”~
一、先弄明白:檔位是咋“使喚”冰箱幹活的?
冰箱的溫控檔位,說白了就是給壓縮機遞“活兒”的:
檔位越高(比如6-7檔):壓縮機就越勤快,啓動次數多、幹活時間長,製冷就跟開了倍速似的,冰箱裏能涼到啥程度?冷凍室說不定能降到-25℃。
檔位越低(比如1-2檔):壓縮機就愛“摸魚”,歇着的時間比干活長,製冷勁兒就弱,冷藏室溫度能到快10℃,適合放些不那麼怕熱的東西。
舉個實在例子:同樣是7檔冰箱,擰到1檔時,壓縮機可能一小時就轉10分鐘;擰到7檔,它能連着轉一小時不停歇——所以說檔位沒調對,電費差一半都不新鮮。
二、分情況調檔:不同季節、不同需求,調法大不一樣
1. 按季節調:跟着天氣走,省電又順手
夏天(屋裏超28℃):直接擰到1-3檔
夏天廚房跟烤爐似的,冰箱外殼都燙手。這時候要是檔位太高,壓縮機爲了保低溫就得瘋轉,不光吵得慌,冷藏室後壁還容易結厚冰(尤其老開冰箱門拿東西的時候)。
小竅門:發現冷藏室掛水珠了,趕緊把檔位再往下擰1檔,能少結不少冰。
冬天(屋裏低於10℃):大膽擰到4-6檔
北方沒暖氣的屋子、南方陰冷的陽臺,屋裏可能比冰箱冷藏室還涼。這時候壓縮機容易“犯迷糊”,覺得溫度夠了就偷懶,結果冷凍室溫度上去了,肉凍不硬、雪糕化得流湯。
北方暖氣房注意:屋裏要是20℃往上,別調太高(4檔就夠用),不然冷凍室凍硬的肉,切起來跟剁石頭似的費勁。
春秋季(15-25℃):3-4檔是“萬能檔”
這時候溫度正合適,中檔位能讓冷藏室穩穩停在5-6℃(蔬果保鮮的黃金溫度),冷凍室保持在-18℃(肉放久了也不會凍壞),壓縮機不用瞎折騰,電費最省。
2. 按食材調:臨時有需要,檔位能“搭把手”
急着凍東西(剛買的海鮮、肉餡):短時間擰到最高檔
比如突然買了5斤蝦想凍上,擰到7檔讓壓縮機使勁幹,2小時就能凍得硬邦邦,省得東西在半凍不凍的時候壞了。凍好趕緊調回原來的檔,不然一天多花1度電,不划算。
放熱帶水果(芒果、香蕉):調低到1-2檔
這類水果怕凍,冷藏室溫度超8℃反而放得久。調低檔後,既能避免凍得發黑發軟,也能讓壓縮機少乾點(畢竟水果不用凍成冰疙瘩)。
長期出差:直接擰到0檔(停機檔)
把冰箱清空了調0檔,壓縮機徹底歇着,不費電,還能避免放久了裏面受潮長黴。回來用之前,先調3檔讓冰箱空轉2小時,通通風再放東西。
三、調檔後別犯這些錯!細節影響效果
1. 別老折騰檔位:每次調完,冰箱得6-12小時才能穩住溫度。比如早上調了,中午看沒變化又擰回去,反而讓溫度忽高忽低,東西更容易壞。
2. 用溫度計“瞅準”:花10塊錢買個冰箱專用溫度計,放冷藏室中間。要是顯示的溫度跟檔位對不上(比如調3檔卻只有2℃),可能是密封條老化漏冷氣了,得趕緊修。
3. 結霜太厚先除霜再調檔:冷凍室的霜超過5毫米,製冷就不給力了。這時候先斷電除霜,再調檔位,不然壓縮機累死也達不到想要的溫度。
最後說句實在的:不同牌子的冰箱,檔位可能不太一樣(比如有的牌子數字越大越不冷,反着來!),第一次調之前最好瞅瞅說明書。但大體規律都差不多——天熱調低檔,天冷調高檔,臨時有事兒靈活調。
你家冰箱現在是幾檔?調對了嗎?覺得不錯的電電,拍照技術有限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