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 | 筆記本電腦 選購參考 大一新生必看 【玩機社】

開始之前,我想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今年的硬件新品。

首先是CPU,今年CPU主打一個“三代同堂”,Intel這邊,儘管Ultra 200HX,Ultra 200H都已經上市,但仍然有不少遊戲本,搭載13/14代酷睿HX,實際上,Ultra 200HX和200H的絕對性能相較於上一代提升並不大,甚至單核還倒吸了一點牙膏,主要提升能耗比,表現在使用中,就是搭載Ultra 200H的輕薄本擁有更好的續航,搭載Ultra 200HX的遊戲本同等性能下發熱更低;

AMD這邊,銳龍8000HX系列實際上是上一代的馬甲,Zen 4架構,但性能依舊能打,主要用在低價位遊戲本上;而Zen 5架構的銳龍9000HX和HX3D系列,則是今年高端遊戲本的必備配置,遊戲性能非常強大,追求極致幀率的玩家必選;而H系列CPU方面,AMD Zen 5架構的產品全面鋪貨,AI 7 350相較於8845H,有10%左右的性能提升,對標Ultra 5 225H,成爲主流輕薄本的選擇,AI 9 H365和AI 9 HX370則出現在更高端的輕薄本上。Zen 4架構的產品並沒有退市,而是披上了銳龍200系列的馬甲重新上陣,比如銳龍7 H260實際上就是8845H,大家買之前一定要注意甄別。

再來看看顯卡。今年最大的變化莫過於RTX50移動端顯卡的全面上市,而核顯這邊,Intel還是常規升級,Arc 140T和130T玩玩網遊完全沒問題;AMD這邊,Radeon 8060S性能強悍,媲美RTX4060移動端,但得益於統一內存架構,它可以調用更多顯存,本地跑AI優勢更明顯;主流的Radeon 890M相較於上一代780M,也是常規升級,同樣也是打打網遊的水平。

而獨顯這邊,RTX50系列移動端顯卡跑分如圖:

基本上相比上一代同檔顯卡,光柵性能有20%左右的提升,算是常規升級的一代,但AI算力提升很大。發佈會上炒得很熱的“拼好幀”——dlss 4多幀生成,我也拿桌面端5070Ti替大家試了一下,幀率提升確實很明顯,但延遲也很明顯,玩黑猴這種RPG遊戲體驗並不是太好,回土地廟的次數明顯增加,建議在一些偏看風景的遊戲開這個。

介紹完今年的硬件新品,我們來看看屏幕前的你,適合買什麼類型的筆記本電腦。首先是遊戲本,這是一類高性能筆記本電腦,較爲厚重,但散熱強,配置高,遊戲本不止可以打遊戲,如果有生產力需求,對顯卡性能要求較高,遊戲本也能勝任;接着是輕薄本,這是一類偏向於日常辦公,外出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沒有獨顯,較爲輕薄,由於現在的輕薄本核顯性能也比較強,所以應付諸如英雄聯盟之類的網遊還是沒問題的;最後是全能本,全能本可以說是介於輕薄本和遊戲本的一種中間形態,比輕薄本稍微厚重一些,但比遊戲本更輕,搭載獨顯。

選擇什麼類型的筆記本電腦,主要取決於你的用途,如果需要玩喫顯卡的遊戲,或者使用喫顯卡的軟件,優先選擇遊戲本或者全能本,外出攜帶多選全能本;如果只是日常辦公,或者使用一些喫CPU但不喫顯卡的軟件,輕薄本完全能勝任,更推薦輕薄本。

遊戲本 

先來看看遊戲本,首先是今年618期間大熱的來酷鬥戰者戰7000,一線品牌的售後,二線品牌的配置和價格,就問你香不香吧,國補後5359元的價格簡直無敵,很可惜現在已經徹底進入缺貨模式了,我去線下問過,店員說這款貨很少,連他自己都沒見過真機。不過好消息是,戰7000的酷睿版很快就會發布,大家可以留意酷睿版,趕緊搶起來。

5000左右價位的5060遊戲本,也可以看看機械革命的蛟龍16Pro,這一代是全新的模具,噪音控制比較好,散熱中規中矩,沒啥大毛病,如果買不到戰7000,又急着用本,買這款也挺好的。

極光X潮玩版在原有極光X的基礎上,模具微調,外觀質感進一步升級,重量2.2kg,厚度減薄到20mm,屏幕也升級到300Hz刷新率的屏幕,14650HX的能耗比和對內存的支持也比13700HX更好,但相比原版極光X,它的價格要高一些,存在一定溢價。如果需要一款比較輕薄的遊戲本,可以考慮買這款。

機械師的曙光16S和雷神的獵刃S是同款模具,這個模具挺不錯,噪音控制好,性能釋放也足夠,外觀和質感也可以,算是比較均衡產品,5060、5070版本分別是5599和6799,都值得推薦。

它還有一個5070Ti的版本,賣7999,也比較值得推薦。

接下來看看一線品牌的主流遊戲本產品,惠普暗影11也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機型,儘管性能釋放有一些保守,但換來了更低的表面溫度和噪音,鐵板熊掌普早已成爲歷史。

拯救者Y7000則主打輕薄,只有2kg重,支持PD充電,基本上可以當續航沒那麼長的全能本來使用,帶去上課和去圖書館能稍微少點負擔。不過它硬盤容量僅有512G,如果有玩3A大作的話,建議加裝一根1TB或者2TB的固態硬盤。

如果要找一款散熱、性能釋放各方面都比較出色的遊戲本,可以看看拯救者R7000P,產品力均衡,噪音控制也做得不錯。

如果對遊戲本的散熱、CPU性能釋放有更高的要求,可以看看拯救者R9000P,整機性能釋放來到215W,CPU單烤達120W,120W的R9 8945HX的性能已經和桌面端的R9 7950X接近,R23單核超過36000分,毫無疑問是頂級的CPU,如果你經常從事對CPU多核性能要求極高的工作,比如多開,仿真等,推薦買這款。

萬元級別的遊戲本,如果以3A大作爲主,注重顯卡性能,推薦機械師曙光16Pro,5080遊戲本里面性價比很高的存在,綜合產品力能打,它的散熱比曙光16S有所增強,整機性能釋放達250W。

如果玩的遊戲主要是高幀率網遊,比如瓦,喫雞這些,對顯卡的依賴程度小於CPU,更推薦買搭載R9 9955HX3D處理器的機型,這可以說是目前玩網遊最強的CPU,推薦魔霸9,這模具壓140W的5070Ti不要太輕鬆,表面很涼快,還能充分發揮9955HX3D的性能。

一線品牌的5080本子,可以看看惠普暗影精靈MAX,這是惠普今年新推出的旗艦遊戲本產品,搭載了液金和均熱板,散熱還不錯,而且還搭載了pcie5.0硬盤,讀寫速度更快,但它的鍵盤佈局依舊不合理,用鍵盤玩遊戲多的,可以考慮外接鍵盤。

拯救者Y9000P至尊也可以考慮,這款散熱做得比較激進,整機性能釋放達280W,超過了很多比它更貴的機型,綜合配置也沒啥毛病,鍵盤手感也不錯,預算充足可以選擇。但它這塊OLED屏幕反光比較嚴重,如果介意這個的話不要買。

最後推薦兩款頂級遊戲本。首先是微星的泰坦18Pro銳龍,搭載了最頂級的遊戲CPU——R9 9955HX3D和最頂級的移動端遊戲顯卡——RTX5090,再加上64G內存和2T固態,還有一塊高亮度的mini-LED屏幕,配置拉滿。比較遺憾的是這塊屏面板素質極高,但出廠校色沒做好,如果有需要拿來做圖或者剪視頻,建議自己再校一次色。

外星人電腦,或許是很多男生的夢想,但再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外星人除了貴之外,啥也沒有,散熱、配置對比其它品牌的頂級遊戲本,並沒有什麼優勢,但這次,全新Area51爲外星人正名。整機性能釋放達300W,堪稱風冷遊戲本的天花板,外觀更是無比炫酷,發光的觸控板終於迴歸,此外還有2年上門服務,真的到位。不過它的重量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適配器,超過10斤,對於外出攜帶來說非常不友好。

全能本

接下來看看全能本,首先來看一款14寸的全能本機型,七彩虹源N14,14寸的機身內塞進5060顯卡,價格也還行,比天選Air便宜一些,不過它CPU用的本質上是i7-13620H的馬甲,性能和續航表現都差點意思,重量更是達到了1.66kg,在14寸機型裏面,屬於“小秤砣”的級別了。

聯想YOGA Pro 16是一款外觀偏輕薄本的全能本機型,帶出去正式場合也不違和,滿血的5060玩玩3A也沒問題,它的屏幕素質很高,標配2.8K的OLED,高配更是有3.2K雙層OLED屏幕,拿來修圖剪視頻很合適。

天選Air 2025是幻14Air的最佳平替,14寸的機身,不到1.5kg重,卻塞入了8核心的AI 7 H350和5060顯卡,自去年上市以來,天選Air就成爲了全能本領域的爆款產品,我也給周圍不少大學生朋友推薦了這款機型,都說用得不錯,帶去上課,去圖書館,去社團辦公室都很方便,回到宿舍電源一接,顯示器一連,又成了遊戲本。

接下來介紹一款非常有意思的產品,披着遊戲本皮的全能本——ThinkBook 16p,它充分地考慮了各位學生朋友需要遊戲本,家裏卻不給買遊戲本的問題,頂着“設計師”本的名頭,卻擁有200W的性能釋放,都快趕上同價位的R9000P了。不僅如此,它在噪音控制上也頗有建樹,智能模式下非常安靜,再也不用擔心風扇聲吵到同門或者舍友了。儘管不再像去年的16p那樣標配3.2K屏幕,但同樣提供了選項,加500元即可,如果對屏幕素質要求高,也可以選擇加錢上。

榮耀的MagicBook Pro 16 Hunter也是一款不錯的全能本,它更偏向於內容創作,標配一塊3K分辨率的高素質屏幕,重量和厚度控制也做得不錯,不過目前榮耀的本子在不少區域沒有了國補,大家可以等國補上了之後再買。

既然說天選Air是幻14Air的平替,那買幻14Air圖什麼呢?圖它的外觀質感,整體來說比天選Air高一個級別,而且還提供了5070Ti顯卡的選項,不過我個人更推薦大家買5060的,這個模具壓5070Ti還是有些喫力。

Y9000X也是一款值得推薦的全能本,厚度控制不錯,CNC金屬機身質感出色,內存採用非板載設計,可以自行升級,屏幕素質也不錯,不過它這塊屏和Y9000P至尊一樣,也存在着反光的問題。

最後就是幻X了,儘管它是一款核顯本,但由於8060S核顯的性能已經接近4060的水平,所以把它當全能本來推薦。對於一款二合一產品來說,它的核心性能毫無疑問非常強大,統一內存的設計也有利於本地AI推理,表現比同價位獨顯筆記本更好,但目前來看它的應用場景相對受限,在AI推理之外,像遊戲、剪輯,它的表現就同價位不如搭載N卡的獨顯本了。

輕薄本

首先也是一款來自聯想來酷的產品,來酷Pro14。目前它的價格已經來到3199元,性價比非常突出,一線品牌的售後保障,二線品牌的配置,甚至還能通過oculink外接獨顯,強得逆天。對於不玩3A大作的朋友來說,這臺輕薄本,完全能滿足大學四年基本的學習、娛樂需求。

如果你預算不高,且需要一款非常輕的輕薄本,推薦無界14X Air,它僅有1.05kg重,屏幕素質也不錯,不過很可惜它電池偏小,續航表現一般。

接着是一款散熱不錯,大而全的輕薄本,無界15X Pro,它內存和硬盤都可以拓展,接口也比較豐富,帶網線接口,還擁有99Wh的超大電池,白色的外觀質感也不錯,除了稍微厚重了一點,沒什麼大毛病。

如果覺得無界14X Air的續航無法滿足你的要求,雞哥也有另外一款更高級的超輕薄本可以選擇,那就是星耀14,它的模具和無界14X Air的不相同,硬盤可拓展,電池增大到80Wh,CPU性能也有明顯提升。

5000元左右的輕薄本,可以看看小米的RedmiBook Pro 14或者16,配置總體上沒什麼毛病,很均衡,還支持小米生態互聯,如果使用小米手機,可以考慮買紅米的筆記本,比較遺憾的是它的硬盤位是2242規格的,如果要自己加裝,選購硬盤的時候要注意。

榮耀的MagicBook Pro14也可以考慮,屏幕素質、重量控制、續航、性能釋放都更勝一籌,不過它屏幕有一些反光,HDMI接口降級,沒有雷電4接口,最近部分區域也下了國補,建議等4800多的國補價再入手。

華碩靈耀14性價比也很高,Ultra 9 285H的性能要225H強一些,核顯也更強,同時它還有不到14mm的厚度,以及1.2kg不到的重量,在14寸本中算比較輕的,外出攜帶多的朋友可以考慮。不過它A口只有1個,如果需要同時使用U盤和2.4G無線鍵鼠,建議替換爲C口U盤,或者藍牙鍵鼠。

如果說靈耀14偏向於輕薄,那麼小新Pro14/16GT則偏向於堆料,性能釋放,屏幕素質,接口上表現都很優秀,如果覺得H365稍微貴了點,也可以考慮H350版本,5000元不到。

6000左右如果需要一款超輕薄本,可以考慮ThinkBook X,厚度只有13mm不到,實機非常薄,重量也控制在1.1kg上下,外出攜帶非常友好,不過受限於機身厚度,它接口只有C口,可能需要搭配拓展塢使用,鍵盤手感表現也比較一般。

如果需要一款超長續航的輕薄本,可以考慮搭載Lunar Lake處理器的機型,比如華碩靈耀14Air,它是首發搭載Ultra 7 258V處理器的機型,擁有超長續航,輕薄的機身,還保留了一個USB-A接口。

6000多元的超輕薄本還可以看榮耀MagicBook Art14 2025款,去年我也評測過這款機型,評價就是:本是好本,被垃圾的Ultra 1代處理器拖累了,這次終於升級成了Arrow Lake的處理器,性能和續航都有所提升,只可惜不是Lunar Lake。這款本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可收納磁吸攝像頭設計,正面屏佔比超高,屏幕素質、重量和厚度控制都很優秀,接口在超輕薄本中也屬於比較豐富的。國補前價格8499,不推薦購買,6799才值得推薦。

聯想的YOGA Air系列也值得推薦,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在較爲輕薄的機身之下,仍然保持着良好的鍵盤手感,打字多的朋友可以考慮,內置的AI助手也挺好用,在258V處理器的加持下,續航也不錯。不過個人覺得這本子模具質感一般,買之前可以去線下店體驗一下再決定。

大屏輕薄本可以考慮LG的Gram系列,以Gram 16爲例,16寸的機身僅有1.2kg重,在同尺寸機型中,幾乎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續航表現也不錯。它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搭載Ultra 7 255H的,一個是搭載Ultra 7 258V的,從內存大小和性價比角度考慮,個人更推薦255H版本。

最後就是經典機型,ThinkPad X1 Carbon了,14寸的機身僅有986g重,重量控制優秀,它的厚度不佔優勢,但2A+2雷電+HDMI的設計,基本告別了拓展塢,對於經常外出使用電腦的商務人士來說,省去了不少麻煩。此外,它的售後也很到位,2年上門服務,有限全球聯保,哪怕在國外壞了,也能獲得保障。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筆記本電腦推薦的全部內容,筆記本電腦機型繁多,推薦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我儘量挑選一些性價比高,綜合產品力較強的機型,推薦給大家,如果大家有一些其它的需求,或者在選本上還有什麼疑惑,歡迎大家評論區多多交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