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硬件世界
據報道,長江存儲在推動“全國產化”製造設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條全國產化的產線將於2025年下半年導入試產。
長江存儲自2022年底被列入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以來,依然積極推進產能擴張計劃,計劃在2025年實現每月約15萬片晶圓的產能(WSPM),併力爭到2026年底佔據全球NAND閃存供應量的15%。
目前,長江存儲的產能已接近每月13萬片晶圓,約佔全球產能的8%,公司已經開始出貨232層TLC(三層單元)芯片(X4-9070),該芯片通過堆疊兩層實現總共294層。
長江存儲的產品路線圖包括一款1TB的TLC設備、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3D QLC X4-6080,以及一款2TB的TLC X5-9080。
未來幾代產品預計將通過堆疊三層實現超過300層的結構,以提高每片晶圓的比特數,不過這可能會犧牲一些吞吐量。
爲了減少對外國設備的依賴,長江存儲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啓動一條完全依賴國產工具的試驗線。
分析師認爲,如果試驗成功,最終可能會使比特產量翻倍,並將市場份額推高至超過15%,但他們也提醒說,該設施是實驗性的,大規模生產還需要時間。
TechInsights的報告顯示,長江存儲最新的“Xtacking 4.0”芯片在性能上與市場領導者相當,不過由於在極紫外光刻(EUV)等關鍵領域中國仍存在差距,這使得持續增長將取決於縮小設備和產量差距的能力。
國產GPU方面,中國證監會官網消息顯示,近日瀚博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啓動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爲中信證券。
作爲一家成立僅六年的國產GPU廠商,瀚博半導體已連續三年登上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單,2024年估值超過100億元。
在前不久,摩爾線程、沐曦股份等國產GPU廠商已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了IPO招股書,擬分別募資80億元和39.04億元。
瀚博半導體成立於2018年12月,總部位於上海,創始人兼CEO錢軍擁有近30年高端芯片設計經驗,曾帶領AMD團隊設計量產了業界第一顆7nm GPU;創始人兼CTO張磊擁有25年以上高端芯片設計經驗,曾擔任AMD院士,全面負責AMD的AI加速領域和視頻領域的芯片設計研發。
產品方面,瀚博半導體於2020年5月流片首顆半定製7nm芯片;2021年7月發佈首款服務器級別AI推理芯片SV102及通用加速卡VA1;2022年一季度,SV系列產品量產並交付客戶。
2023年2月,瀚博半導體SG100GP芯片回片,並於同年4月完成基於第二代7nm全功能GPU芯片系列產品的量產;2023年7月,瀚博半導體發佈第二代全功能GPU SG100,並推出多款新品。
其中瀚博SG100採用7nm製程,兼具低延時高吞吐的AI算力和強大的視頻處理能力,支持Windows/Linux下的DirectX 11、OpenGL、Vulkan等API接口,支持H.264、H.265、AV1等多種視頻編解碼格式。
截至目前,瀚博半導體已獲得天狼星資本、耀途資本、快手戰投、紅點創投、五源資本、賽富投資基金、中網投、經緯創投、阿里巴巴、人保資本、基石資本、招商局資本、海通開元、聯發科等知名機構投資。
不只是中國,印度也官宣首顆國產芯片將在2025年問世(採用28nm製程工藝)。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部長阿什維尼瓦什納公開表示,今年發佈首款自主研發的半導體芯片,同時六家半導體工廠已獲批准並正在建設中。
“現在,我們正在開始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我們已經批准了六家半導體工廠,目前正在建設中。我們將在2025年推出首款‘印度製造’的芯片。”這位高官說。
上述消息讓不少印度人爲此歡欣鼓舞、甚至是沸騰,而他們的目標也是希望在芯片這塊上追趕甚至超越中國。
阿什維尼瓦什納直言,爲了實現到2047年讓印度成爲發達國家的目標,政府正在優先考慮基礎設施投資、包容性增長、製造業擴張和法律法規簡化這四個關鍵領域。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表示,在過去十年裏,電子製造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增長。
印度目前出口的電子產品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服務器、電信、醫療和國防設備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