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基米和曼波都已跌落神壇,鬼畜新秀居然是它?

十年前任天堂的冷飯,被中國玩家玩成了頂流?

在如今這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賽博歌姬”早就算不上一個潮流概念了。

以初音未來爲首的V家仍然火熱,鬼畜調音也從元首葛平進化到了如今的哈基米大家族,而最近最“新潮”最“現代化”的,還要數各種絲滑擬真的AI調音,前有AI孫燕姿唱遍華語樂壇,後有東洋雪蓮日復一日唱着各種當紅歌曲。

然而,就是在這個賽博唱歌愈發高級,從AI變聲到AI調音無所不能,乃至郭德綱都能出來唱兩句《戀愛循環》的當代互聯網,卻有一羣人堅持創作着比音MAD還原始的刺耳電音。

它們用着簡陋的“調音設備”,未經打磨的粗糙音源簡直在“強健”你的耳朵;千篇一律的固定曲調毫無新意,迷之潦草的小人在臺上不明所以的搖頭晃腦,就連歌詞甚至都不怎麼押韻。

圖源B站up主:靈感菇哩呱

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透露着“大道質樸”,從頭到尾寫滿了“歪瓜裂棗”。

然而,就是這麼一種看上去像是從互聯網的史前時代而來的一系列視頻,卻有着讓人難以置信的播放量,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它們的題材更是無所不包,囊括了大衆喜聞樂見的生活吐槽,也不乏CP代餐之類的小衆寶藏。

最近半年,這種視頻到處都是,滲透了各個大小亞文化圈。從最近大火的中文版lemon到互聯網角落的冷門動畫,只要你上網,那麼你所關心的內容肯定有被囊括其中。

這些奇妙的“電音小人”叫做Mii,他們操着一口濃厚的機械電音唱歌的畫面,來自任天堂十二年前的一款遊戲《朋友聚會:新生活》,他們身上並沒有什麼謎團,只要隨便搜搜就能瞭解得完完整整。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這鍋幾乎餿掉的冷飯,是如何在2025年,在NS2都已經發布的當下,仍然“炒”出了一股如日中天般的喧囂的?

簡陋就是豐富

表面上來說,這些“電音小人”吸引人的特點幾乎跟鬼畜調音一模一樣。

Mii們的聲音十分原始,幾乎就是機械與電子摩擦出的“噪音”勉強拼合成了能夠讓人聽懂的音調,這種濃厚的失真感帶來了一種近似“吵鬧就是好笑”的效果。

與此同時,製作這種Mii小視頻根本不需要任何複雜的工具,作爲一款遊戲裏的一種玩法,它幾乎沒有上手門檻,只需要一款《朋友聚會:新生活》的遊戲就足夠了。

當然,僅僅是擁有着與鬼畜調音一樣的本質並不能讓其脫穎而出,成就這些“電音小人”的,是《朋友聚會:新生活》這款遊戲本身的特殊之處。

雖然在這款遊戲中,讓Mii小人們唱什麼曲子,是無法高度自定義化的,你能選的只有金屬,搖滾等幾個固定的曲目,然而它們的歌詞,玩家卻可以自己隨意編輯,你想讓它唱什麼,它就能唱什麼。

只是,這款遊戲沒有中文,自然也沒有中文語音庫,想要讓它們發出中文的音調,只能用日語的50音去空耳模擬。

於是,在玩家們的創作下,很多操着一口“大佐口音”的小人在舞臺上吐槽着傻逼學校不當人,哭訴着最近天氣太熱,痛斥着夏日蚊子的騷擾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

圖源B站Up主:囿宅中house_trapped

這種以“僞日語”講述我們日常生活的奇妙形式讓它們達成了一種“中國人看不懂但是聽得懂,日本人看得懂但是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的詭異幽默感。溢出的生草與加密過後的幽默意外戳中了一部分網友的喜好,成爲了當代年輕人精神狀態的奇異寫照。

現如今,你能在B站上看見各種奇奇怪怪的“即興創作”,甚至這種模糊黏連的語調順着空耳的道路發展到了粵語與上海話等方言領域。

而這些唱歌的抽象小人本身,也是可以由玩家自定義的。

不過,你只能調整大面上的特徵,簡筆畫一般的五官,粗糙的單色衣服導致了它雖然不可能完全跟某個角色一模一樣,但總是總能夠抓住那些角色神韻,甚至《朋友聚會》特有的豐富角色性格選項,也能讓你捏出來的小人性格上無限接近於“原作”。

於是,Mii小人唱歌的第二種玩法出現了,你可以將它們捏成你喜歡角色的大致樣子,然後讓他們去唱一些很有節目效果的歌詞,比如痛罵吉良吉影的早人,比如想組一輩子樂隊的高松燈,再比如,唱着陽光彩虹小白馬的Mii版大老師和歌頌大東北的Mii版雨姐。

Mii版初音未來獻唱《モニタリング》

總而言之,這樣一款十二年前的老遊戲裏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玩法,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成爲了當代網友們炙手可熱的“賽博舞臺”。

圖源B站up主:momo被佔了

連接人與人

雖然,從本質上來說,《朋友聚會》系列算是單機遊戲,然而,你卻能在這部作品裏體驗到“人聲鼎沸”般的社交感。

這得益於任天堂堪稱超前的理念,他們早在Mii系統誕生的2007年,就試圖通過異步通信來打造玩家們在遊戲中的高強度社交系統。

玩家們在遊戲中用Mii還原自己的家人朋友,接收網友們捏出的Mii,再與他們經歷各種奇妙的故事,成爲了那個即時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最好的“線上社交”。

《朋友聚會》也不是這一理念下誕生的孤品,像是操控Mii小人蔘與運動的體育模擬遊戲《Wii sports》,RPG冒險遊戲《迷託邦》,都是基於Mii系統的產物。

你可以如同在《朋友聚會》中一樣,與自己親戚朋友的Mii一起在這些任天堂專門打造的遊樂場裏遊玩,甚至當年3DS還有一個擦肩功能,當你與攜帶3DS的人擦肩而過,就能將他們的Mii角色加入你的遊戲中......

總的來說,在那個互聯網不如今天發達的年代,在那個即時通訊還未普及的年代,任天堂似乎想要藉助Mii這一系統將所有玩家通過遊戲聯繫在一起,讓玩家和玩家通過延時的互聯網連接形成一個富有活力的社區。

甚至他們已經接近成功了,2012年推出的Miiverse這個用戶玩家社區,基本可以看作是那個年代的“米遊社”或是“森空島”。

然而,衆所周知,任天堂在Wii U上的大失敗讓這個跟隨了Wii主機整個生命週期的系統逐漸顯露出了其跟不上時代的弊端,在即時通訊爆炸發展的那段時間,有關Mii的一切,在還未傳入中國的千家萬戶之前,就淹沒在了日新月異的網絡環境中。

隨着2017年任天堂新時代主機Switch閃亮登場,隨着Miiverse在同年徹底關閉,有關這些抽象又可愛的小人們的故事,似乎徹底迎來了終結。

與曾經的3DS和Wii主機不同,NS開機時不再要求你強制創建一個Mii才能進入系統,簡潔的頭像系統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這個複雜的“虛擬形象”,大部分玩家甚至壓根就不知道有Mii這麼個東西,隨便選個橙色小烏賊作爲頭像就開始了自己的NS之旅。

甚至其標誌性的“潦草卻又傳神”的捏臉系統,也被NS上大名鼎鼎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搶去了風頭。

乃至今年3月份的直面會上《朋友聚會》新作《Tomodachi Life 朋友收集 夢想生活》正式公佈,也沒有掀起什麼太大的波瀾。

以如今的眼光來看,它沒有成功讓現代的玩家們因爲一個小小的mii走出家門,它也沒有成爲一個所有任天堂玩家都活躍其中的龐大社區。

所以,其連接人與人的終極目標,失敗了嗎?

如果從任天堂的角度來看,是的,他們開始逐漸捨棄這一系統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從玩家的視角來看卻恰恰相反,遊戲本身沒做到的事,讓二創做到了。

圖源B站Up主:Ahalftame

現如今,隨着Mii唱歌小視頻的意外爆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這個領域。

他們或是與抽象音調頌唱出的心裏話產生了共鳴,或是想要看自己嗑的cp在這個小小的島上演繹自己所期盼的劇情,亦或是單純覺得這些抽象的小人很可愛。

總之,越來越多人用各種方式加入了這場創作,那些Mii社區沒能形成的圈子,那些遊戲本身沒有打開的共同話題,被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玩法推到了當今互聯網的風口浪尖,甚至還有人在小紅書上詢問,該怎麼在2025年玩到這款十年前的老遊戲。

不論如何,如今《朋友聚會》的再次爆火,或許正是它誕生之初,那連接人與人的初衷跨越十年結出的碩果,亦或者,是創造力拉滿的網友玩家們賦予了這個半隻腳踏入棺材的遊戲以新生。

雖然殊途,但是同歸。

只是其中承載的,不再是任天堂的社區策略,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遊戲,而是百萬網友們那抽象卻又無處宣泄的靈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