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不同顯示器面板的優缺點

    我們看屏幕,其實是在看無數個微小的、會變色發光的小燈泡。而這些不同的面板技術,就是實現這些“小燈泡”發光和變色的不同方法。它們之間的區別,像是顯示技術的變戲法。這裏我們分三個陣營來講。

1.液晶陣營:TN、VA、IPS

首先重點要明白,這三位都屬於液晶(LCD)面板。它們自己不發光,像是一層窗戶,後面需要一個“大光燈”(LED背光)照着。這三者的區別,就在於這層“窗戶”的開關方式,也就是液晶分子的排列和偏轉方式不同,從而決定了光線如何通過。

TN - 電競玩家的速度之選

如果你是一位追求極致反應速度的FPS遊戲玩家,那你一定聽說過TN屏。

它的技術原理是液晶分子像麻花一樣扭轉排列。當電壓施加時,它們會迅速地“站直”,讓光線通過。這個過程非常快,所以TN面板的最大優點就是響應時間極短,通常可以達到1ms甚至更低。

在對比度方面,TN面板通常表現最弱,靜態對比度大約在600:1到1200:1之間。色域覆蓋也相對較窄,通常只能覆蓋100%的sRGB色域,色彩還原能力不如IPS和VA。

可視角度方面更是TN面板的“硬傷”,水平和垂直可視角度分別只有170°和160°,從偏離中心角度觀看時,圖像的顏色、對比度和亮度會明顯失真,甚至出現“反色”現象。

對於TN面板,卓威的XL系列電競顯示器沒法避而不談,比如經典的XL2546K。這款顯示器就是爲了極限的競技反應而生,犧牲了部分色彩和可視角度,換來了職業選手最看重的動態清晰度,能幫你更清楚地看清高速移動中的敵人。

VA - 對比度的王

VA面板的液晶分子是垂直站立的,不通電時能整齊地遮擋住背光,因此對比度極高,黑色非常深邃。

VA面板的靜態對比度通常在2500:1到4000:1之間,部分高端型號甚至能達到6000:1以上,遠超IPS和TN面板。這使得它在顯示暗場畫面時,能夠呈現出更豐富的細節和更強的沉浸感。

在色域方面,VA面板通常能達到約90%的DCI-P3色域覆蓋,色彩表現優於TN,但可能不如高端IPS面板。

可視角度方面,VA面板介於TN和IPS之間,雖然通常也標稱178°的可視角度,但在較大角度下,亮度和色彩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衰減。

VA面板的缺點是響應速度通常不如TN和頂級IPS,可能會有輕微拖影,對於追求極致響應速度的競技遊戲玩家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看電影或玩暗色調遊戲時,沉浸感非常棒。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的Odyssey(奧德賽)系列曲面電競顯示器,比如Odyssey G7,它利用VA面板高對比度的特性,配合超大的曲率,爲玩家營造出強烈的包裹感和視覺衝擊力,尤其在展現深邃的宇宙或昏暗的場景時,優勢盡顯。

IPS - 色彩大師與主流之選

IPS是目前最主流的液晶技術,它的液晶分子在同一平面上“原地旋轉”來控制光線,使得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色彩都非常精準、穩定。這得益於其出色的可視角度,通常能達到178°的寬廣視角,這意味着無論從哪個方向觀看屏幕,色彩和對比度都不會出現明顯偏差。

IPS面板的色彩還原能力是其最大的優勢。它通常能覆蓋95%到120%的sRGB色域,甚至高端IPS面板可以達到95%到98%的DCI-P3色域,這使得它們能夠呈現出非常豐富和準確的色彩。

在色彩深度方面,主流IPS面板多爲8bit或10bit,能夠顯示1670萬到10.7億種顏色,對於專業設計和圖像處理來說,這提供了足夠的色彩精度。

然而,傳統的IPS面板在對比度方面略遜於VA面板,靜態對比度通常在700:1到1500:1之間。所以,IPS面板可能會存在發灰現象,即在暗場下觀看時,屏幕是深灰色,不是純黑。而且有些屏幕會出現輕微的不均勻的發光區域,這在全黑,亮度調高的時候尤爲明顯,簡稱漏光

早期的IPS面板響應時間也相對較慢,但隨着技術的進步,現在主流的FAST IPS面板已經能將響應時間降至1ms GtG,刷新率也能達到165Hz甚至更高,因此在兼顧色彩的同時,也滿足了高端遊戲的需求。

所以,IPS面板是全能而又性價比的首選。市場上IPS面板產品過多了,這裏不再舉例。

2.LED陣營:Mini LED

如果說的TN、VA、IPS都是舞臺上的演員,那LED就是給他們打光的“燈光師”。

LED - 標準光源

現在我們說的“LED顯示器”,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指LED背光的LCD顯示器。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獨立的面板技術,而是上述液晶面板的標準光源。

市面上幾乎所有非OLED、非Mini LED的顯示器和電視都採用這種技術。LED背光技術的優勢在於成本較低,能效比較高,而且普遍能提供不錯的亮度和色彩表現,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Mini LED - 精準控光的燈光矩陣

Mini LED可以看作是LED背光的究極進化版它將背光源換成了成千上萬顆極其微小的LED燈珠,實現了“分區控光”。

    這意味着屏幕背光被劃分爲數百甚至數千個獨立的調光區域,每個區域都能獨立控制亮度,甚至完全關閉。這極大地提升了LCD面板的對比度,使其能夠呈現出更深邃的黑色和更高的亮度。

與普通IPS面板相比,Mini LED技術帶來的是質的飛躍。雖然Mini LED通常仍然基於IPS或VA面板,但其背光技術的革新,使得它在對比度、亮度和HDR表現上遠超傳統IPS。

  • 對比度: 普通IPS面板的靜態對比度通常在1000:1左右,而Mini LED背光的IPS面板,由於分區控光的存在,其動態對比度可以輕鬆達到數十萬比一,甚至更高,從而實現接近OLED的純黑效果,顯著減少了IPS輝光現象。

  • 亮度: Mini LED顯示器可以實現更高的峯值亮度,許多型號的峯值亮度可以達到1000尼特甚至更高,例如三星的Neo QLED電視。而普通IPS面板的峯值亮度通常在300-500尼特左右。更高的亮度使得Mini LED在顯示HDR內容時,能夠呈現出更耀眼的高光和更豐富的細節。

  • HDR表現: Mini LED技術是實現真正HDR效果的關鍵。通過精準的分區控光,Mini LED能夠有效避免傳統LCD在顯示HDR內容時出現的泛光現象,使得亮部和暗部能夠更好地共存,從而提供更具衝擊力的視覺體驗。

在性價比方面,Mini LED顯示器通常比同尺寸和分辨率的OLED顯示器更具成本優勢,且沒有OLED的燒屏風險。

雖然Mini LED的IPS面板相比普通IPS面板價格更高,但考慮到其在畫質上的巨大提升,Mini LED無疑提供了更高的性價比,成爲了高端LCD顯示器市場的有力競爭者,爲追求極致畫質又對OLED有所顧慮的用戶提供了絕佳的選擇。

這項技術在高端電視和顯示器上越來越普遍,各個大廠都推出了自己的Mini LED顯示器,比如三星的Neo QLED系列電視。通過Mini LED和量子點技術的結合,它能在保持高亮度的同時,呈現出非常接近OLED的深邃黑色和驚人細節,這裏不再贅述更多。

3.自發光陣營:OLED

OLED和Mini LED則是完全不同的物種,它們不需要背後的“燈光師”,因爲每一個像素點自己就是一個能獨立發光、獨立熄滅的小燈珠。

OLED每個像素都能自發光,當需要顯示黑色時,像素可以直接“關燈”,實現完美的黑色。這意味着OLED面板具有“無限”的對比度,因爲黑場亮度爲零。

提到OLED電視,比如LG的C系列電視,如最新的C5。當然,OLED的“燒屏”隱患也是它“有機”身份帶來的代價,因爲有機發光材料的壽命有限,且長時間顯示靜態圖像可能會導致像素老化不均,需要在用戶日常使用中注意保養。

Micro LED - 未來的終極顯示

  Micro LED是顯示技術的“聖盃”,它像OLED一樣像素自發光,但使用的是極其穩定的無機材料,徹底解決了“燒屏”問題,同時亮度和壽命遠超OLED。每個像素點都是一個微米級的LED發光單元,這意味着它不僅擁有OLED的像素級控光能力和無限對比度,更兼具傳統LED的超高亮度和長壽命。

這項技術之所以如此昂貴,主要原因在於其極其複雜的製造工藝和極高的技術壁壘。

Micro LED的生產需要將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個微米級別的LED芯片精確地轉移到一塊基板上,並保證每一個芯片都能正常發光且位置精準無誤。這個巨量轉移技術是Micro LED實現商業化的最大挑戰之一,良品率極低,導致製造成本居高不下。同時,爲了驅動這些海量的微小LED,還需要開發全新的驅動電路和封裝技術,這些都進一步增加了研發和生產的投入。

目前最著名的代表就是三星的Micro LED系列巨幕電視。

它使它使用藍寶石無機永恆發光材料,使用巨量轉移技術將4100顆比髮絲還細的燈珠矩陣排列進面板,實現了超薄機身24.9mm,0.8mm邊框的超高屏佔比。

它代表了顯示技術的未來方向,但由於其驚人的製造成本和技術壁壘,距離進入普通家庭我們還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