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分:95後大齡玩家,性別女,除了卡牌、FPS和華麗格鬥三不沾之外基本什麼都喫,但因爲是個怪人所以更偏愛怪遊戲,有一點操作、一點文學積累和一點外語能力。
百分制評分結構,內含大量銳評,如有冒犯,純屬我本人素質極差且性格歹毒,感謝。
壞消息:本期沒能請到90分以上嘉賓
好消息:但請到了很多不及格的
長文預警❗
75-90分:整體優秀|值回票價|但有不可忽視的硬傷
1.《烏鴉之國》 發售於24年5月 ¥76 史低¥45.6
什麼叫復古,這就叫復古,將古典美學與現代理念相結合,舊飯新炒,讓人在享受時代進步的好處時,也能因嚐到懷念的味道而流下感動的淚水,而不是跟某些遊戲似的原封不動把左手大煙槍右手小鳥籠的遺老遺少給端上桌,那不叫復古,那叫復辟。
老生化愛好者可以無腦衝,本來該得90分,可惜戰鬥系統太拉,在斜45度視角下應用生化4的射擊機制到底是什麼腦回路,根本搞不懂啊。
2.《犯罪現場清潔工》 發售於24年8月 ¥76 史低¥57
這個體量和這個價格,說實話沒啥性價比,但架不住確實好玩,將敘事、犯罪現場復原和賽博做家務相結合的點子還挺天才的,可玩性一下子就提升了幾個檔次。
而且製作組天才的地方還不止這一個,只要關卡夠少,就可以在玩家察覺到屍體和現場其實並沒多少花樣之前結束掉,但這樣遊戲時間又太短了怎麼辦?很簡單,接水點和拋屍點放遠些,讓玩家把時間花在走路上不就行了?
3.《創造都市島物語》 發售於23年11月 ¥38 史低¥25.08
永遠罐頭,永遠換湯不換藥,一套系統走天下,手遊PC兩開花,社會沒有參天樹,我叫開羅你記住。
看得出來開哥是很想在這一作整點有誠意的了,於是你可以在這裏看到堪稱像素界大鏢客的堆料。巨量建築,巨量小人,巨量細節,充分貫徹用玩家的肝來代替鵝肝的決心,那料是不分青紅皁白就硬往你嘴裏填啊。結果填了半天沒動靜,低頭一看,嚯,玩家因爲操作量太大犯了腱鞘炎。已經卸載遊戲了。
4.《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 發售於22年3月 ¥198 史低¥79.2
小島秀夫已經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中不能自拔了。請自己喜歡的演員,在流程中放自己喜歡的歌,塞一大堆自己喜歡的遊戲和電影彩蛋,想想都爽完了,下輩子我也要當遊戲製作人。
言歸正傳,我其實相當佩服能白金的人(得意地指向自己),不是真正的賽博苦行僧絕對做不到這種事。
因爲這遊戲真的毛病一大堆。
交互囉嗦得要死,隨便乾點什麼都得先在鍵盤上打一套軍體拳,按鍵多到我經常錯覺自己在玩魔獸世界,能簡化成一步的操作要分成五步,系統整合度低得可怕,和三上真司之間大概差了一百個宮崎英高。
動畫也是囉嗦得要死,進出休息室要播三段片,洗個澡也要播三段片,幹什麼都要播片,雙擊跳過唯一的用處就是把你鼠標點冒煙——還沒算又多又長的劇情片,這個忽略不計,畢竟不愛看劇情的人開局第一個十分鐘估計就被勸退了。
除了這倆之外還有很多,包括且不限於搞笑一樣的物理引擎、對多數人來說都很乏味的玩法、過多的負反饋和沒什麼意義的戰鬥系統等,一句話總結,像咱奶做的遊戲。
那爲什麼我還是給了這個分呢?
原因無他,小島這個高功能文青實在是該死地會表達。千辛萬苦翻過山看見遠方影影綽綽的港口節點城,絕境中眼前突然出現前人留下來的繩子或安全屋,看着瑪瑪對空無一物的懷抱流下眼淚……無數個時刻,我不得不承認自己中了小島的奸計,並把情不自禁在朋友圈寫下“渺小的人類因團結而偉大”,作爲自己通過了這場服從性測試的證明。
60-75分:班級的平均分|不好不壞的普通人|看不看都沒什麼影響的節目
1.《黑暗偵探》 發售於17年7月 ¥58 史低¥12.76
“detective”這個詞,既指福爾摩斯那類的“私家偵探”,也指美國便衣警察的專屬職銜“警探”,這倆雖然乾的都是破案的活,但完全不是一碼事。而主角麥昆很明顯在警察局就職且有正式執法權,所以標題應該是“黑暗警探”而不是“黑暗偵探”,翻譯爲後者屬於嚴重的語義混淆。
連標題都能錯,漢化質量有多爛可見一斑。
因此,雖然這遊戲其實是個挺有意思的美式小品,很多梗都能讓你會心一笑,還有像素麥麩王的buff加成,但還是隻推薦有一定英語閱讀能力的玩家入手。
本來分可以往上再提一提,但有個逢省略號必卡頓五秒的奇葩bug,所以遺憾滑檔。
2.《黑暗偵探:黑暗中的摸索》 發售於21年4月 ¥58 史低¥26.1
像素麥麩王二連擊,或許是嚐到了前作的甜頭,續作已經從擦邊球麥麩進化成了恐同人士需要避雷的真·男同戀愛喜劇,讓人懷疑到黑暗偵探3他們就會手拉手走進結婚殿堂——如果還會有黑暗偵探3的話。
只可惜麥麩程度上漲了,遊戲質量卻下降了。
誠意是有的,流程肉眼可見地超級加倍,但謎題比前作還抽象,整個遊玩過程又臭又長又摸不着頭腦。漢化更糟糕,或許是因爲文案變得更難,如果說上一代的中文版還能湊合看下去,這一代已經到了連讀通順都費勁的地步,不可謂不過分。
總體來說,能玩,但也只是勉勉強強能玩,60分,多1分都是我腐女屬性大爆發小頭控制大頭了好吧。
3.《觀察者》 發售於23年2月 ¥43.99 史低¥15.39
簡單(特指玩法)的找不同或者說找異常遊戲,驚悚程度中等。內容就是經典恐怖小遊戲大亂燉,包括且不限於《玩具熊的五夜後宮》、《後室》和《瘦長鬼影》。這種類型本身很好做也不容易出錯,益智遊戲嘛,向來都是喜歡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瘋狂睡覺,左右也就這麼回事。
但話又說回來,大方向雖然沒問題,細節就有點粗糙了。引導欠缺加上難度略高,讓剛開始沒摸到竅門的我比開水裏的蝦還紅溫,另外每次成功找茬時的雪花屏動畫也過於長,看久了覺得腦子都麻麻的。
45-60分:巧克力味的屎|有擅長科目的差生|是其受衆的話也有可能覺得好玩
1.《重返藍鯨島》 發售於20年3月 ¥22 史低¥8.8
披着懸疑推理皮的死宅文學。
我一直覺得死宅文學和郭敬明文學差不多,前者極盡YY之能事撫平寂寞阿宅缺愛傷痛,後者堆砌浮文巧語撥動懵懂少女脆弱心絃,同樣浮誇,同樣邏輯稀碎,同樣只爲討好特定羣體而存在。更大的共通點在於,如果你是個有一定社會閱歷和知識儲備、且沒法做到不帶腦子看作品的純路人,閱讀它們都會讓你渾身上下跟螞蟻爬一樣難受得要死。
簡單總結:前期懸疑驚悚,中期警匪大戰,後期生化危機,作者的思路像被打死的蛇般渾身骨折,反派像漫威淘汰下來的廢案,整個作品像限定網絡播放的小成本b級片,而主角就是在作者精心打造的這個莫名其妙伊甸園裏裸奔的爽文大男主。喜歡這個調調的話可以買,否則跑就完事了。
2.《軒轅劍三:雲和山的彼端》 發售於99年12月 ¥49 史低¥24.5
和隔壁仙劍三坐一桌的玩意,爛得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包裝上寫着“厚重歷史”和“宏大史詩”,結果滿懷期待拆開後發現是名爲“夾帶私貨”、“媚上欺下”和“男魅魔公費旅遊”的三坨答辯。
非常明顯影射現實中某兩地關係的石國章節我忍了,畢竟我沒有實證;生硬尷尬的感情戲、偶像劇風格的臺詞和下半身癱瘓的劇情我也忍了,畢竟時代侷限性還是要理解一下;但當情節推進到慧彥批判王大善人時,我終於忍無可忍爆了粗口。
一個商人修橋鋪路救濟窮人是僞善,行賄是動搖國本該下地獄的大罪,但造成國家風雨飄搖的真正元兇卻端坐在九五之上,安然接受主角的效忠和保護,這是何等可笑、何等令人不齒的道德觀點,如此奴顏媚骨,怎有顏面理直氣壯地說教玩家?一味吹噓橫貫東西的所謂背景,又何曾對途中任何國家有人文上的深度挖掘?不過是走馬觀花,談何“格局”,談何“宏大”?
另外喫相上跟仙劍三也是如出一轍,移植bug和錯別字滿天飛,數值改得亂七八糟,還美其名曰“重置版”,臉皮真的是厚到家了。
3.《莫斯學院》 發售於25年4月 ¥8 史低¥5.6
短篇視覺小說,乍一看挺唬人的。
於是我認真拜讀了英文版,尋思不對啊,怎麼看不大明白呢,難道是翻譯的問題?研究了一下,感覺作者母語可能是日語,又認真拜讀了日語版。
然後發現確實就是個學生習作水平的簡單老套故事,包裝成毒電波的龜派氣功波。
費了這麼大勁就讀了個這,人果然是越努力越不幸啊。
4.《被虐的諾艾爾》 發售於18年5月 ¥50 史低¥30
高情商:量大管飽
低情商:又臭又長
高情商:慢熱,低開高走
低情商:劇情拖沓,前期寫得一坨,後期勉強彌補了點
高情商:脫胎換骨重新上架
低情商:狠狠背刺冤種老玩家
首先,我個人不能認可所謂“堅持看到後面就好了”這類洗地話術,後面寫得好所以稀爛的開頭就變成合理且可以忍受的了,這是什麼道理?週一陽了周天康復了所以本週身體狀況是健康?何況後面寫得也不怎麼樣。
其次,用王道熱血來當幼稚和不講道理的遮羞布我更不能認可,只提女主成長大,不提開篇像傻子;前期村頭械鬥,後期縣城厚黑;反派鋪墊了整整十五章的巨大陰謀,結果是個漏洞百出一戳即破的肥皂泡泡;感天動地姐妹情建立在發癲、自以爲是和情感綁架上,簡直莫名其妙。動不動吻得死去活來的電視劇叫工業糖精,那突然喊出一大段口號就開始燃的應該叫工業白磷。最後以主角團全員被朝廷招安洗心革面,過上了與自己初心毫不相關的正能量人生做結,不是,你春晚啊?
最後,原本一個本體加八個dlc,前前後後順着買的話總價要一百多,現在出了個重置整合版直接價格打骨折,對老客戶沒有任何補償就算了還刪除原存檔,可謂震撼人心的逆天操作。再結合原文結局中女主說的“謝謝你陪我一直走到現在”,真成最好笑的地獄笑話了。
5.《來自深淵的編年史》 發售於25年5月 ¥18 史低¥16.2
多分支型克系恐怖視覺小說,但既不恐怖也不小說,更像是刊在雜誌上的心理測試。選項多如牛毛,字數卻少得可憐,而且沒有分支跳轉系統,費勁吧啦點半天發現只有20個字是上週目沒看過的,付出了很多回報卻僅僅一丁點兒,這是什麼,人生嗎?
而且這遊戲的優化非常神仙,我去年才換的中等馬跑這個像素小遊戲呼哧帶喘的差點沒跑死,究竟怎麼做到的,無法理解。
6.《薇妮巴一家》 發售於23年7月 ¥58 史低¥23.2
一個4399品質的小遊戲賣五十八,純屬想錢想瘋了,還好買的cdk,不然我打完之後真的會悔到半夜用鞋帶把自己吊死。
其實這遊戲應該出現在過年七天樂上,小品標題我都想好了,就叫《身在異國心不改》。不得不說亞洲人真是被神祕的文化鏈條互相連接着,哪怕貌似天差地別的印度,很多腦回路跟我們也是驚人地雷同。自我感動的媽,焦慮迷茫的爸,叛逆小子他不回家,國產abc是香蕉人,印產abc大概就是巧樂茲,歸化戲碼實在太不正能量,所以女主再難也得留在加拿大用香料把鄰里鄉親都醃入味,巧樂茲大兒也一定會出走半生然後突然覺醒回家包咖喱,什麼,你問男主在哪?男主老早就死啦!
45分以下:史|有這錢不如買塊叉燒|有這時間不如去送外賣
1.《紙鬼故事:開第三眼》 發售於24年9月 ¥66 史低¥16.5
不錯的紙芝居南洋風情觀光片,爲什麼說觀光片,因爲除了觀光之外啥也不是。
沒孩子的不要玩,否則你會因擔心自己以後生出女主這種又笨又蔫兒壞的小孩而恐育。
有孩子的也不要玩,否則你會擔心自己孩子是否也一聲不吭地把家庭所有不幸都推鍋到了你頭上,並且打算一有能力就把你踢進鬼門關或者讓你拎包滾出這個家。不管你曾經如何在半夜打着手電去鬼屋尋找她,如何拼命工作爲她提供好的環境,如何對她老年癡呆的母親不離不棄,脾氣再壞也沒打過她一下,只要你態度不好剛愎自用,你就是罪該萬死,只能祈禱她願意高抬貴手放你一馬。
劇情中還塞了一對男同,但他們和主線基本沒關係,也看不出安排他們出現的必要性在哪,所以這是在?
最後,小遊戲非常無聊,流程引導很差,潛行視角無敵彆扭,33塊玩這個遊戲真是我上輩子殺豬修來的福報了。
2.《媽媽驛站》 發售於25年6月 ¥12 史低¥10.8
又是被國產遊戲騙錢的一天。
甚至都不能叫遊戲,因爲根本沒法正常玩和運行,應該叫“售價12元的惡性bug套裝”。
我不知道這東西上架之前有沒有測試過,沒有的話是壞,有的話是蠢,發現了bug但沒管的話是又蠢又壞。我要是拿個這出來賣給別人,我不光是遊戲製作失敗,連人格我都喪失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