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摩托----拳風與引擎在柏油路上刻下的狂花
一部暴力與速度的作品
筆者前言:很喜歡的遊戲畫風,但是小時候看人物立繪好懸沒嚇死
導語:
在《暴力摩托》那像素飛馳的賽道之外,它所掀起的現實波瀾早已超越遊戲屏幕的邊界——這部誕生於世紀末的競速格鬥經典,以荒誕的拳腳與引擎轟鳴,在文化肌理中刻下不可複製的印記。它讓“摩托格鬥”成爲獨立的遊戲語言,將鍵盤化作數千萬玩家的速度圖騰:網吧裏少年們分工協作,一人控車、一人揮拳,簡陋的屏幕映照出最熾熱的社交狂歡,而中國盜版光碟的泛濫,意外地將它澆築成一代人青春的集體胎記。
當遊戲中的虛擬機車撕開現實帷幕,川崎GPZ900R的金屬光澤在《壯志凌雲》的銀幕上與戰鬥機競逐,阿湯哥的皮夾克與雷朋墨鏡風靡全球,更讓“暴力摩托”式的狂野美學滲入大衆文化骨髓;而在東京街頭,烏瑪·瑟曼跨上黃色川崎ZZR250的疾馳身影,又將遊戲的叛逆基因注入《殺死比爾》的暴力美學史詩,證明兩輪鋼鐵不僅是載具,更是反叛精神的象徵。
荒誕的是,它竟成爲“路怒症”的社會學註腳——醫學界將攻擊性駕駛歸爲“陣髮型暴怒障礙”,而遊戲中誇張的公路衝突,成了公衆討論駕駛心理的黑色寓言;當廣東高速摩托騎手砸碎後視鏡的新聞被冠以“現實版暴力摩托”,遊戲的反面教材功能意外轉化爲安全駕駛的警世鐘。
連聲浪也凝結爲文化符號:遊戲背景樂中爆裂的金屬吉他節奏,催生出“暴力摩托音樂”這一亞文化分支。國內樂隊HDBROTHERS將引擎轟鳴譜寫成曲,摩利99用音符復刻輪胎摩擦的焦灼,這些旋律從此成爲騎行集會的地下聖歌,在現實世界的風馳電掣中續寫虛擬的激情。
《暴力摩托》的終極勳章在於它將像素公路的癲狂轉化爲一代人的文化基因——從激發國產遊戲的破局雄心,到成爲路怒症討論的戲謔圖騰,再到鍛造機車音樂的聽覺信仰,它的遺產早已超越娛樂產品的邊界,化作一場關於反抗速度與集體記憶的社會實驗證明
真正的暴力,是永不熄滅的創造之火。
創作背景
“鐵拳破枷鎖”
《暴力摩托》的創作靈感源於創始人蘭迪·布雷恩和丹·蓋斯樂對現實世界中摩托車競速文化與叛逆精神的觀察。布雷恩注意到,在真實的摩托車比賽,尤其是激烈的位置爭奪中,車手之間經常發生推擠甚至肢體衝突,這並非純粹的競速,而是夾雜着原始的對抗性。同時,美國戰後興起的“機車文化”,特別是那些被稱爲“OnePercenters”的、帶有幫派色彩、追求自由與反叛的飛車黨羣體,他們獨特的形象(皮衣、紋身、鉚釘、重型機車)和行事風格,爲遊戲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與氛圍素材。布雷恩和蓋斯樂認爲當時的競速遊戲過於嚴肅和追求模擬真實駕駛,缺乏這種充滿對抗、混亂和街頭狂野的“真實”激情。他們萌生了一個核心想法:打破傳統競速遊戲的框架,將這種“速度與衝突”並存的感覺,以誇張、娛樂化的方式融入遊戲中,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爽快的“競速格鬥”體驗。
在EA內部着手開發時,布雷恩負責遊戲概念和整體設計,蓋斯樂則主導編程實現。最大的技術挑戰在於如何將高速行駛中的格鬥操作變得流暢且有效。蓋斯樂和他的團隊需要解決複雜的物理碰撞和動作判定問題,確保玩家在疾馳時揮拳、踢腿或使用棍棒、鎖鏈等武器攻擊對手的動作既直觀又有打擊感,同時還要處理角色被擊落摩托等效果。爲了強化遊戲的戲劇張力和獨特的亞文化氛圍,他們決定引入真人演員拍攝的過場動畫。這些演員身着誇張的皮衣,佩戴大量鉚釘、眼釘、耳釘等飾品,在簡陋的綠幕前表演酒吧鬥毆、賽前互相挑釁放狠話等場景,這些素材被數字化後剪輯進遊戲,形成了《暴力摩托》標誌性的、略帶粗糙卻充滿個性的視覺風格。在遊戲控制方面,開發團隊爲PC鍵盤(最初遊戲登陸世嘉MD平臺,PC版爲重製)精心設計了操作方案,需要合理分配方向控制、油門、剎車以及多種攻擊動作(拳、腳、武器),力求在當時相對簡陋的硬件條件下提供足夠爽快且玩家能夠掌控的操作感。
遊戲中的角色設計也深受靈感來源影響。角色如煙燻妝的“賽琳娜”(外號“瘋狗”,擅長領跑)、暴戾的“傑斐遜”(擅長拳頭攻擊)以及外表憨厚實則下狠手用鐵棒的“莊臣”等,其誇張的造型和個性設定,都是對現實飛車黨形象和當時流行文化中叛逆偶像的一種虛擬映射和提煉。開發團隊在反覆測試和調整中,不斷打磨遊戲的節奏,確保競速的緊張刺激感和格鬥的爽快發泄感達到平衡,並加入了警察追捕、沿途拾取武器等元素來豐富玩法內容和策略性。整個團隊以一種目標明確但又不失實驗甚至“玩鬧”心態的狀態工作,敢於嘗試各種看似荒誕的想法,最終在克服了技術限制並統一了設計方向後,於1991年在世嘉MD平臺推出了初代《Road Rash》,其獨特的“速度+暴力”玩法瞬間吸引了玩家注意。後來在1996年,EA將初代遊戲進行了畫面和內容上的重製與增強(加入了上述真人過場等),推出了唯一的PC版本,正是這個版本通過盜版光盤在中國等地的廣泛傳播,成爲了無數玩家記憶中的經典。
遊戲玩法
玩家需操控角色駕駛摩托在公路上競速,同時用拳頭、踢腿或搶奪的武器(棍棒、鐵鏈)攻擊對手搶奪名次,躲避警車追捕,利用油門、剎車及平衡操作應對複雜地形,在荒誕刺激的公路混戰中率先衝線。
(寫的一股機械味,整點通俗易懂的)
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按着↑鍵加速往前衝,遇到對手靠近時按拳頭(insert)或踢腿(enter)揍他搶位置,看見地上有棍子鐵鏈趕緊開過去撿,武器打人更疼,警察追就狂按N加速跑。
遊戲版本
各遊戲版本
時至今日的評分
Gameshop評分:6.3
大衆評分:7.9
暴力摩托評分
雖評分差強人意,但千萬人心中,自有轟鳴不息的時光路標。
人物介紹
邁克
發車排位:1
武器:空手
評價:各方面比較均衡的一個選手。打人並不是最強,空手不如傑斐遜,棍子不如莊臣。但抗打能力比較可觀,且車技不錯。此人一般比較喜歡和玩家打架。
塞利娜
武器:空手
發車排位:3
評價:瘋狗塞利娜擁有暴強的車技,很少因碰障礙而減速,在車手中可以無爭議地排到第一。但是攻擊能力稍弱,而且最致命的弱點就是很不抗打。儘管如此,塞利娜很愛打羣架,也是一個不可輕視的選手。
莊臣
武器:棍子
發車排位:4
評價:儘管武器不同,但莊臣和傑斐遜不相上下。莊臣的棍子連傑斐遜都要有所顧忌,威懾力極強。可莊臣車技在前幾位選手中是最差的,以至於時常爆出冷門。儘管如此,“打架王”的稱號少有人撼動。
戴維
武器:鞭子
發車排位:5
評價:各方面都成績平平,唯一能值得一提的是戴維是最不喜歡打架的車手,所以要和戴維打架還是蠻不容易的。
姆克迪
武器:空手
發車排位:6
評價:此人攻擊能力差,但喜歡打羣架。抗打能力還不錯。
湯姆
發車排位:7
評價:此人城市和城鎮道路開車技術不錯,經常能衝進第一軍團(前4位)。而在其它三張地圖中乏善可陳,成績很不穩定。由於是鞭子的緣故,導致攻擊能力一般。屬於比較“文明”的選手。
露西婭
評價:露西婭開車技術不錯;打架不行但鬥志旺盛。另外,平常見的飛得最高的就是露西婭。
有趣的bug
當玩家駕駛摩托車被警察的警棍擊中並因此失控,同時恰好撞到賽道邊緣特定的岩石或障礙物時,遊戲角色和摩托車有時會短暫地完全隱形幾秒鐘,只留下輪胎揚起的塵土在原地,期間其他車輛會直接從“透明”的玩家身上穿過去,警察也會失去目標。
玩家在拾取武器(如鐵棒或鏈條)的瞬間,以極快的手速按下攻擊鍵並立即丟棄武器,角色手中會變得空無一物,但系統卻錯誤地保留了武器的攻擊判定,使得玩家能徒手打出武器的傷害效果,讓不明所以的對手突然被打飛。
在加州海岸這條賽道上,存在一個特定的地圖邊界漏洞,如果玩家高速衝向海邊某個護欄缺口,摩托車不會掉進海里消失,而是會錯誤地行駛在海平面之上,像在水面滑行一樣繼續前進,直到遊戲系統強制將玩家拉回賽道範圍。
在狹窄的山路賽道,如果玩家緊貼山壁行駛,追擊的警車有時會錯誤地“穿”過山體模型,突然從玩家前方的巖壁中鑽出來進行攔截,讓玩家措手不及。
舊金山賽道的便利店場景是另一個BUG多發地,如果玩家或警車在激烈追逐中撞進路邊便利店的模型,車輛和角色可能會卡在貨架之間無法動彈,人物模型會與商品模型重疊,玩家仍然能在倒塌的貨架中進行攻擊,同時便利店老闆的抱怨語音“滾出我的店!”會不斷循環播放。
在極少數情況下,當玩家被對手攻擊擊飛落地的瞬間,玩家自己那輛無人控制的摩托車可能會因爲物理引擎計算錯誤,以詭異的軌跡飛起並砸回玩家自己身上,導致屏幕上出現“你被自己幹掉了”的提示。
結語
當遊戲評分吝嗇地躺着一個黑色數字時,少年們汗溼的手指正狠狠砸向油膩的鍵盤,在ASD鍵上烙下青春的凹痕——彩虹盜版光盤旋轉着,將鉚釘皮衣的痞影與“下次碾碎你”的嘶吼潑濺在昏暗的網吧牆面;有人把對手連人帶車踹下山崖,爆發的鬨笑震落了顯示器上的菸灰,而窗外真實的城市正被規訓成溫順的格子。多年後,那些評分欄早已風化在服務器深處,可總有人會在某個引擎轟鳴的黃昏,摸到腰間一串生鏽的鑰匙——那上面掛着的,不是獎盃,是半片從盜版光盤上掰下的彩虹,它尖銳的裂口仍能割開時光的封蠟,讓一條用拳頭與油門闖出的、塵土飛揚的虛擬公路,在記憶裏轟然復活:原來有些粗糙的狂歡,早已在千萬顆心裏築成了不滅的收費站。
向每一個試圖用數字丈量靈魂的時代。徵收着滾燙的共鳴。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