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瀏覽過 Reddit、或是國內各平臺的 PC 硬件板塊,你很可能看到過很多遊戲玩家對 CPU 瓶頸的過度執着。有些人甚至表現得好像將高端 GPU 如 RTX 5090 與任何低於 9950X3D 或 9800X3D 的 CPU 搭配都是一種罪過。
但這真的有道理嗎?但我認爲,CPU 瓶頸往往被誇大了。
我並不是說老舊的處理器在某些情況下不能拖累你的顯卡性能,但在大多數實際使用場景中,情況並沒有網上說得那麼糟糕。
由於這些網絡討論,你經常會看到遊戲玩家和 PC 愛好者過早地升級 CPU,追逐那些在實際遊戲中幾乎無法帶來顯著差異的理論性能提升。所以,讓我們撥開迷霧,討論一下爲什麼普通遊戲玩家不應該過於擔心 CPU 瓶頸。
一、大多數遊戲玩家並不是受CPU限制
在 CPU 成爲問題之前,他們需要升級 GPU
根據 Steam 硬件調查,超過 50%的玩家仍然在 1080p 分辨率下游戲,而只有大約20%的玩家已經升級到 1440p。當然,在較低分辨率下 CPU 性能更爲重要——但許多人忽視的是,大多數 1080p 玩家本身就沒有使用高端顯卡。這就是爲什麼 RTX 3060 和 4060 等顯卡位居使用排行榜前列。你不需要高端的遊戲 CPU,比如 7800X3D 或 9800X3D 來避免這些設置中的瓶頸——7600X 就足夠了。
另一方面,擁有中端或高端 GPU 的玩家往往會玩更高分辨率的遊戲,比如 1440p 或 4K。分辨率越高,GPU 就越成爲限制因素。例如,如果你主要在 4K 分辨率下玩最新的 AAA 遊戲大作,你就不需要急着升級到最新的 X3D 芯片——即使你擁有 RTX 5090。即使在 1440p 分辨率下,像 7800X3D 這樣的老 CPU 也不會拖慢你今天能買到的最快 Nvidia 顯卡。
當然,在競技類遊戲中,更快的 CPU 能有所幫助,因爲幀率會超過 200 FPS,但這屬於小衆使用場景。
二、卡頓並不總是與CPU有關
在這些情況下,RAM 或存儲更有可能是瓶頸
玩家們經常很快就把卡頓或不穩定的幀時間歸咎於 CPU,但這並不總是真正的問題。許多感知到的 CPU 瓶頸實際上是不足或緩慢的 RAM 的症狀,甚至甚至是存儲性能差。例如,在我把 5900X 換成 5800X3D 後,我遇到了卡頓,後來才意識到還沒在 BIOS 中啓用 XMP/EXPO 配置文件。同樣地,如果你有一臺配備了 DDR4 RAM 的 Intel i9-14900K,你在玩高幀率的競技遊戲時很可能會遇到微小的卡頓。
即使你的 CPU 是中端的,升級到更快的內存也能提高你的幀率。如果你還在使用機械硬盤玩遊戲,就不要責怪你的 CPU 了。至少你應該使用 SATA SSD,如果你是玩大型遊戲那就必須得上 NVMe SSD 了。
三、基準測試往往誇大了 CPU 的限制
輕微的 CPU 瓶頸不會毀掉你的遊戲體驗
你可能曾在網上看到過 FPS 基準測試,其中高端 GPU 與市面上最快的 CPU 搭配。當你用稍舊一點的 CPU 運行相同的測試時,幀率會低於預期,讓你考慮升級 CPU。但那些基準測試很少展示的是,在真實遊戲場景中,這些 CPU 提升有多大意義,尤其是在 1440p 或 4K 等高分辨率下,GPU 纔是真正的瓶頸。
例如,假設你的 CPU 略微限制了你的 GPU,導致性能從其全部潛力下降了 10%。實際上,這可能意味着你只能獲得 144 FPS 而不是 160 FPS,但如果你的顯示器刷新率是 144Hz,並且你無法從高於這個刷新率的任何一幀中獲益,那這真的有什麼區別呢?
在《無畏契約》、《Apex》和《堡壘之夜》等這種競技遊戲的體驗中,穩定的幀率和更低的輸入延遲遠比追求微不足道的 FPS 提升更重要。
結語、關注提升遊戲體驗的升級
因此不要過度糾結於被放大的 CPU 瓶頸,而應專注於真正影響遊戲體驗的組件。優先考慮升級如更快的內存套件或更高端的 GPU,如果幀率對你來說確實重要的話。
除非你在玩的遊戲中 GPU 使用率始終低於 80%,否則真的沒有必要急着購買新的 CPU。
雖然遊戲玩家對 CPU 性能的執着並非完全不合理,但現實是,CPU 瓶頸在真實遊戲中的影響遠不如在合成基準測試中那麼大。
因此,將上一代的高端 CPU 與最新的旗艦 GPU 搭配使用是完全可以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