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低估小米?固守舊認知的全產業鏈廠商,都必將被淘汰

     2025年2月7日,小米集團股價高開高走,市值突破萬億人民幣。

     2011年,小米1以1999元的價格橫空出世,這一價格僅爲當時同等配置國際品牌三星等產品的40%-50%,直接擊穿了行業的價格底線。而且,雷軍首創的互聯網直銷模式,砍掉了層層分銷的渠道成本,讓消費者得以用近乎成本的價格,享受到頂級配置的旗艦手機。在那個年代,佔據中國手機市場主流的三星、中華酷聯等廠商,還在奉行機海戰術,試圖用繁雜的產品線覆蓋所有價位,小米卻反其道而行之,全年只推出小米1一款機型,憑藉“爲發燒而生”的理念,將極致性價比刻入了品牌基因。

     從小米1開始,小米手機就成了性價比的代名詞,每款小米手機都會在購買前開放預約,而基本每款手機都會在很短時間內甚至幾分鐘內被搶光——像不像YU7發佈的那晚,3分鐘20萬輛,這不是賣車,像是賣手機。

     從那時起,小米便憑藉性價比的利刃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開闢出一條血路,更別提後面進軍家電產業、生活消費產品領域等等。現在小米開始進軍車市,有人說車市和互聯網市場不同,可是結果呢——不重視互聯網的力量的企業都會被淘汰,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對於國內全產業鏈上的企業來說,小米進軍哪個領域,哪個領域就會最後只剩下小米。你不信小米會幹過你,你就等着寄。

     以當前的視角來看,不管有人說小米缺乏核心技術,還是小米營銷太厲害,但終歸你賣不過小米,還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對於我國所有的產業來說,小米的速度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快,市場從不相信固有印象,只認實力和吸引客戶的能力,如果他們不能跟隨小米的腳步,終將被淘汰。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