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刀及其來歷

  鳴鴻刀

  時期:上古時期

  關聯人物:黃帝

  軒轅劍鑄成時爐中餘料自凝成刀,黃帝恐其反噬欲毀之,刀化赤雀飛走《洞冥記》載。漢武帝時重現,賜予東方朔,刀長三尺,光如流火《西京雜記》記。

 

  苗刀之祖

  時期:上古時期

  持有者:蚩尤

  刀長一尺二寸,曲刃帶血槽,飾波浪紋,考古出土蚩尤部落玉刀形制吻合。涿鹿之戰中敗於軒轅劍,被奉爲苗族兵器起源《苗族古歌》傳頌。

  

  龍牙、虎翼、犬神

  時期:夏朝末期

  上古三大邪器,以惡毒之物鑄成,藏於夏桀太廟。商湯攻夏時,三刀化妖風傷敵,被軒轅劍擊碎。

  

  昆吾刀

  時期:西周

  關聯人物:周穆王

  傳爲西戎獻周穆王,以昆吾山赤銅所鑄《列子·湯問》稱“切玉如泥”。刀長尺許,刃有芒光,後世多仿製爲玉工刻刀。

  

  庖丁解牛刀

  時期:春秋時期

  人物:庖丁

  短刃薄鋒,《莊子·養生主》稱“刀刃若新發於硎”,以無厚入有間遊刃有餘。象徵“道技合一”的至高境界。

  

  漏影刀

  時期:春秋時期

  鑄造者:兵器大師空靈子

  見於《初學記·武部·刀》,刀光所及萬物皆毀,唯影子可避,隱喻其速之疾與鋒芒之利。

  

  寒月刃

  時期:戰國末年

  鑄造者:趙國徐夫人

  形如新月,淬劇毒,可斷秦王佩劍“干將莫邪”。荊軻攜之刺秦,失敗後下落成謎。

  

  泰山寶環

  時期:東漢

  關聯人物:漢章帝劉炟

  環首刀制式,刀環鑲泰山玉,賜予鎮守泰山之將,《典論》記。象徵帝王封禪權威,出土東漢環首刀可見類似玉環裝飾。

  

  七星寶刀

  時期:東漢末年

  關聯人物:王允、曹操

  短刀形制,刀身鑲七色寶石,鋒芒極利《三國演義》稱“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曹操借刀刺董卓失敗後詐稱“獻刀”,後流轉於董卓、王允、李傕之手,終歸曹操藏於銅雀臺。

 

  青龍偃月刀

  時期:東漢末年

  使用者:關羽

  重騎兵長刀,刀勢磅礴,《三才圖會》稱“刀類第一”。因關羽“武聖”地位神化,成爲忠義象徵,後世演變爲鎮宅辟邪之物。

  

  龍鱗刀

  時期:三國時期

  持有者:魏文帝曹丕

  以百鍊鋼鍛七枚刀片疊合,紋如龍鱗曹丕《典論》自述“煉似龍文,名龍鱗”。淬毒後賜予心腹死士,專行暗殺《古今刀劍錄》載“淬以清漳,厲以礛諸”。

 

  阮師刀

  時期:三國時期

  鑄造者:魏國匠師阮師

  淬火工藝極致,刀身青黑,可斷三十層札甲,《藝文類聚·軍器部》載。阮師鑄刀法祕傳,後因“殺氣過盛”自毀刀譜,《蒲元傳》記。

 

  神術

  時期:十六國(前秦)

  持有者:苻堅

  甘露四年鑄刀,耗五千工匠,銘“神術”,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載。傳刀內聚神仙術法,隨苻堅兵敗淝水後失蹤。

 

  大夏龍雀

  時期:十六國時期

  鑄造者:夏國國王赫連勃勃

  以百鍊鋼鍛造,刀環飾龍雀紋,刀背刻篆文:“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象徵王權威儀,曾隨赫連勃勃征戰,後爲北魏將領安頡所獲,疑隨葬於洛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