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裏真的有很多天才,可他們常常說自己是廢柴

最近刷朋友圈,又看到室友發了條"我真是個廢柴"的動態。我笑了。這個"廢柴"昨天剛熬夜把代碼bug修完,上週末還義務幫老家的小學弟寫簡歷。他嘴上說自己菜,手上活兒卻從沒停過

突然想起這二十多年來,我身邊總遇到些"奇奇怪怪"的人

 

我有個朋友,屬於那種"佛系青年"的典型代表。整天樂呵呵的,戴着眼鏡,胖乎乎的臉上整天掛着微笑,問起來你也不知道他在樂什麼,就算老闆臨時通知加班,他也能笑着說"沒事沒事,反正回家也是刷手機"。

你以爲他真的無所謂?

前段時間他媽住院,這傢伙默默請了年假,天天醫院家裏兩頭跑,照顧得比專業護工還細心。出院後還自學了一堆養生知識,變身"媽媽專屬營養師"。

他從沒在朋友圈曬過這些事。問起來只是撓撓頭:"哪有什麼,應該的嘛。"

 

還有個哥們,典型的"沉默是金"類型。平時話不多,但每次出現必是大事

記得第一年合租時,原來的熱水器壞了,維修師傅說要換整套設備,貴得離譜。這哥們啥也沒說,默默在網上研究了一晚上,從某東次日達買了相關的配件,第二天提着工具箱開幹,半小時後,熱水器滿血復活

"咋弄的?"我們問

"就是個小零件鬆了,網上看教程擰緊就行。"他雲淡風輕地收拾工具

類似的事太多了。電腦藍屏找他,路由器網關找他,連租房被坑都找他。這人就像個隱形的"技術支持",永遠在關鍵時刻出現。

 

最有意思的是另一個朋友。

這人絕對是"體驗派"人生的代表。上學時翹課打遊戲,上班後摸魚刷劇,看起來就是個標準的"擺爛青年"。

但你知道嗎?他玩的那些3A遊戲,通關率接近100%。不是隨便玩玩,是真的研究攻略、分析機制、甚至自己寫mod(畢竟xx是第一生產力)。

前兩天他跟我說:"哎,我這人就是個廢柴,除了玩遊戲啥也不會。"

我差點笑出聲

就這個"廢柴",自己搗鼓好了自己幹活的腳本,天天下午一點多喊我們幾個社畜打遊戲水羣。你過來,我保證不拿你身上的哈夫幣

他還是覺得自己很菜:"這有啥,就是把遊戲那套搬過來而已。"

 

說實話,我朋友圈裏的人都挺"普通"的。

沒人是什麼富二代,也沒人是學霸天才。大家都是普通家庭出來的普通年輕人,該焦慮的時候焦慮,該迷茫的時候迷茫

但仔細想想,他們做的很多事,真的是"一萬個人裏都不一定有1、2個能做到的"。

有人能在高壓工作下還保持樂觀,有人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有人能把興趣愛好鑽研到極致,有人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節奏。這些不都是"天才"纔有的特質嗎?

 

現在都說大環境差,找工作難,考研難,上岸更難。朋友圈裏到處都是"我太菜了"、"我不行"、"我廢了"的哀嚎。但喝油們,你們真的看清楚自己了嗎?

 

那個說自己廢柴的,可能剛剛幫室友修好了電腦。那個說自己不行的,可能正在爲了家人默默承擔壓力。那個說自己菜的,可能在某個領域已經超越了99%的人

我們總是習慣性地貶低自己,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強。殊不知,在別人眼裏,你可能就是那個"奇奇怪怪"的天才


前段時間看到一句熱評:"普通人的自信來源於無知,聰明人的痛苦來源於清醒。" 我覺得說反了。

真正的天才,恰恰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找到自己閃光點的人。每個人都是限定版天才

你可能不會寫代碼,但你能把一道家常菜做到讓人念念不忘。你可能不會畫畫,但你能用三言兩語化解朋友之間的矛盾。你可能不會唱歌,但你能在深夜給焦慮的人一個溫暖的回覆。

這些不都是天賦嗎?所以下次再想發"我好菜"的朋友圈時,不如想想:今天你又做了什麼別人做不到的事?

相信我,答案會讓你驚喜的。

圖源黑盒

---

親愛的喝油,見字如面,許久未更新,願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春祺夏安,秋綏冬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