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玩家發起的“停止扼殺遊戲”(Stop Killing Games)運動突破百萬簽名,呼籲歐盟立法強制遊戲公司提供停服後的離線訪問方案,確保玩家“永久擁有”付費遊戲。然而,該倡議遭獨立開發者Pirate Software(Jason Thor Hall)強烈反對,稱其“危害產業”,尤其對中小工作室的技術和成本負擔過重。
《我的世界》創始人Markus Persson罕見發聲,以“裙帶寶寶”(Nepo Baby)暗諷Pirate Software——後者父親爲暴雪元老、《魔獸世界》初創成員,被質疑借家族資源獲利。Persson進一步拋出核心觀點:“若購買遊戲不算擁有,盜版便不算偷竊”,直指行業將“遊戲所有權”異化爲“使用權許可”的現狀。他主張廢除中心化服務器模式,迴歸玩家自建服務器的傳統,以保障玩家對遊戲的永久控制權。育碧《飆酷車神》、EA《聖歌》等遊戲停服後徹底無法訪問,玩家無法退款且虛擬資產蒸發,凸顯“服務型遊戲”的致命缺陷。廠商稱維持服務器年耗資超200萬美元(如《全境封鎖2》),而改造離線模式需重構80%雲端依賴代碼(如《命運2》)。
儘管歐盟請願達標,但歐洲遊戲出版商協會以“技術不可行”“安全風險”抵制,運動支持者Accursed Farms(Scott)駁斥稱,廠商完全可通過開發初期設計規避問題。早在2012年,Persson便回應無力購買正版的玩家:“儘管盜版,等有錢時再補票,但記得心懷愧疚。”這一態度塑造了《我的世界》玩家對盜版的包容文化,認爲盜版是“試玩渠道”而非道德污點。其最新言論進一步將盜版爭議與數字所有權缺失捆綁,迫使行業反思商業模式。
隨着Persson的站隊,“停止扼殺遊戲”運動再獲關注度,但立法之路仍漫長。技術層面已有探索:育碧測試區塊鏈存證遊戲資產,微軟推“經典遊戲雲博物館”,《矮人要塞》開源代碼供社區維護。這場衝突本質是數字時代虛擬財產權的定義之戰,而Persson的激進立場,正成爲撬動行業變革的支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