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歐洲玩家發起的“Stop Killing Games”(停止扼殺遊戲)請願活動引發全球關注。該活動在歐盟公民倡議(ECI)平臺累計獲得105萬份簽名,遠超歐盟官方回應的最低門檻(100萬份),目前歐盟已啓動審覈流程。
玩家抗議育碧、EA等大廠隨意關閉遊戲服務器,導致已購遊戲無法運行。典型案例包括育碧關閉《飆酷車神》服務器後,即使玩家持有實體光盤也無法啓動遊戲,並因訴訟中宣稱“玩家購買的僅是訪問許可而非永久所有權”引發衆怒。EA宣佈2026年關閉《聖歌》服務器,百萬玩家購買的虛擬資產將“作廢”。遊戲公司以“服務器維護成本過高”爲由,強調依賴在線服務的遊戲無法永久運營。育碧在訴訟中辯稱,產品包裝已標註服務期限條款。歐盟公民倡議規定,若簽名達標,歐盟委員會需啓動立法討論。
當前有效簽名遠超20%的法定下限(僅需20萬有效簽名即可推動立法),儘管存在重複簽名問題,但官方將通過過濾機制確保有效數據納入統計。可能強制要求遊戲公司提供離線模式或私服接口,確保玩家在停服後仍能運行遊戲。參考案例:日本手遊《虛僞愛麗絲》停服後由玩家自建服務器維持運營。若立法通過,育碧等廠商需調整服務策略,老遊戲服務器維護需持續投入熱存儲(成本遠高於冷存儲),且需定期備份驗證數據。廠商或開放私服權限,允許玩家通過AWS、谷歌雲等平臺自建服務器,但需解決版權與安全風險。
這場運動不僅關乎遊戲存續,更觸及數字時代消費者對虛擬財產的“永久使用權”邊界。歐盟若成功立法,或推動全球遊戲行業重新定義玩家與廠商的權利契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