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們兒,是我,老陶。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內容方向是,強化自己的思維繫統。
《窮查理寶典》一書中說:我們以爲自己有一個理性的決策,其實99%的決策是由既定的直覺思維決定的。
佛蘭克爾說:大多數人以爲在思考,事實上只是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偏見。
看了上面的話,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者是見聞?
我是有的
比如我們常常能看到像老陶一樣的中登對國際局勢、戰爭事態侃侃而談。引經據典,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但你要真仔細想會發現漏洞百出。
你可能也聽過一些軍事博主講的內容,和野生軍事家講的內容完全不同,且比較經得起推敲。
這是爲什麼呢?
是因爲,他們兩種人,一種是憑着感覺張嘴就來,沒有資料收集,純靠自己感覺。這種行爲我們一般稱之爲——吹牛波一
而博主是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再結合自己的推理和過往的事態發展經驗。所以看起來更有邏輯,更經得起推敲。
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了我們今天的主題,《卡尼曼雙系統》
那這個卡尼曼雙系統是啥意思呢,對我們提升有什麼幫助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卡尼曼雙系統的含義是什麼。
這個卡尼曼雙系統把我們人類的思維分爲兩種,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快思考):快速、直覺、自動化、無意識,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做出判斷
優勢:處理任務迅速、高效、能耗低(類似於計算機內存)
劣勢:容易出現認知偏差、路徑依賴、錯誤判斷
系統2(慢思考):緩慢、理性、有意識、需要集中注意力,進行邏輯分析和深思熟慮
優勢:能解決複雜的問題,相對更容易解決系統1的認知偏差和錯誤判斷(類似於計算機CPU)
劣勢:能耗高,大腦懶惰不會直接進入系統2、容易受系統1主觀意識影響
再舉例說一下:
系統1就好似汽車的自動駕駛,而系統2是我們人工駕駛。
這麼說是不是系統1比系統2好呢?
漏!漏!漏!大漏特漏!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你又進入二極管思維了。
自動駕駛好不好?確實省力,但他不夠安全,大多數場景或許沒問題,但是複雜場景還是需要自己來駕駛。
人工駕駛確實安全,但是長時間專注更容易疲勞,所以也需要自動駕駛的輔助。
系統1和系統2是相輔相成的。
理論說完了,咱們講點實際的應用和案例。
雙系統怎麼互補?應該如何做?
之前我們在將概念的時候,把系統1和系統2比作內存和CPU
我們的系統1(內存)當前狀態不是滿的,而且理論上我們系統1的存儲量是很大的。
但是什麼數據才能,或者說才值得存進系統1中呢?正確的,有效的。
那這個時候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有效的呢?這就需要系統2(CPU)來進行計算了
舉個栗子!
你學駕駛證,學完之後,剛剛開車,你在用系統1開車還是用系統2開車?
如果你沒在駕照下來之前就無證駕駛很久的話。那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系統2,你要考慮很多,打沒打燈?走的線路對不對?這時候是不是要減速等等,這都是系統2才運作。
當你開了10年車之後,或者你看那些開了十幾年車的老司機,他們還會在駕駛的時候思考這些問題嗎?
很明顯,他們不會。
那這個例子已經說明了我們該如何做,就是將系統2思考出來的東西,通過不斷地練習,內化到系統1的(內存)中,讓正確的東西成爲下意識的選擇和只是儲備。這就是我們學習這個雙系統的目的。
那這個時候,用系統1思考的喝油們可能要問了!
那我問你!我什麼事兒都要用系統2來思考一遍或者是幾遍之後才能內化到系統1嗎,那我有的時候着急怎麼辦?
那你思考一下就會知道,這個是要看你現在的情況和緊急程度
比如按時間維度分類
當前事項不緊急,那我有充足的時間去用系統2思考,並且給出一個你當前能給的最優解。
如果事項緊急,你只能用系統1給出的答案,那你就用幾秒鐘緩一下,簡單用系統2過一遍,儘可能減少漏洞,或者給自己留好後路,方便後期用系統2思考修補。
這就是我從小時候嘴快口不擇言說話難聽,到現在“情商”高一些的轉折點。
就是在系統1脫口而出之前,用系統2稍微攔一下,這麼說合不合適。這種事兒說時遲那時快,我用文字形容了好幾行,現實中也就一兩秒就夠了。
所以,我們通過系統2不斷地思考和磨練,不斷地將磨練好的內容放進系統1。且不斷地對系統1的數據進行更新和迭代。那麼我們就會明顯獲得成長。
我更新這麼久,總有悲觀的喝油在下面評論,你寫這些東西是給聰明人的,不是給普通人的。
那麼今天這個雙系統,你如果用好了,你就很明顯能感覺出來,就算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間也有差距,你看,這個普通人理論很明顯就是系統1直接脫口而出的。如果你用系統2去思考一下,你一定會發現。同樣是普通人,總有人過得更好,有人過得不好。
別隻是被系統1掌控生活,努力用盡方法讓自己過得更好吧~
我是老陶,希望你切順利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