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是我,老陶。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内容方向是,强化自己的思维系统。
《穷查理宝典》一书中说:我们以为自己有一个理性的决策,其实99%的决策是由既定的直觉思维决定的。
佛兰克尔说:大多数人以为在思考,事实上只是重新整理一遍自己的偏见。
看了上面的话,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者是见闻?
我是有的
比如我们常常能看到像老陶一样的中登对国际局势、战争事态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你要真仔细想会发现漏洞百出。
你可能也听过一些军事博主讲的内容,和野生军事家讲的内容完全不同,且比较经得起推敲。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他们两种人,一种是凭着感觉张嘴就来,没有资料收集,纯靠自己感觉。这种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吹牛波一
而博主是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推理和过往的事态发展经验。所以看起来更有逻辑,更经得起推敲。
这个时候就显现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卡尼曼双系统》
那这个卡尼曼双系统是啥意思呢,对我们提升有什么帮助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卡尼曼双系统的含义是什么。
这个卡尼曼双系统把我们人类的思维分为两种,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快速、直觉、自动化、无意识,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做出判断
优势:处理任务迅速、高效、能耗低(类似于计算机内存)
劣势:容易出现认知偏差、路径依赖、错误判断
系统2(慢思考):缓慢、理性、有意识、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逻辑分析和深思熟虑
优势:能解决复杂的问题,相对更容易解决系统1的认知偏差和错误判断(类似于计算机CPU)
劣势:能耗高,大脑懒惰不会直接进入系统2、容易受系统1主观意识影响
再举例说一下:
系统1就好似汽车的自动驾驶,而系统2是我们人工驾驶。
这么说是不是系统1比系统2好呢?
漏!漏!漏!大漏特漏!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你又进入二极管思维了。
自动驾驶好不好?确实省力,但他不够安全,大多数场景或许没问题,但是复杂场景还是需要自己来驾驶。
人工驾驶确实安全,但是长时间专注更容易疲劳,所以也需要自动驾驶的辅助。
系统1和系统2是相辅相成的。
理论说完了,咱们讲点实际的应用和案例。
双系统怎么互补?应该如何做?
之前我们在将概念的时候,把系统1和系统2比作内存和CPU
我们的系统1(内存)当前状态不是满的,而且理论上我们系统1的存储量是很大的。
但是什么数据才能,或者说才值得存进系统1中呢?正确的,有效的。
那这个时候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有效的呢?这就需要系统2(CPU)来进行计算了
举个栗子!
你学驾驶证,学完之后,刚刚开车,你在用系统1开车还是用系统2开车?
如果你没在驾照下来之前就无证驾驶很久的话。那答案是唯一的,那就是系统2,你要考虑很多,打没打灯?走的线路对不对?这时候是不是要减速等等,这都是系统2才运作。
当你开了10年车之后,或者你看那些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他们还会在驾驶的时候思考这些问题吗?
很明显,他们不会。
那这个例子已经说明了我们该如何做,就是将系统2思考出来的东西,通过不断地练习,内化到系统1的(内存)中,让正确的东西成为下意识的选择和只是储备。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个双系统的目的。
那这个时候,用系统1思考的喝油们可能要问了!
那我问你!我什么事儿都要用系统2来思考一遍或者是几遍之后才能内化到系统1吗,那我有的时候着急怎么办?
那你思考一下就会知道,这个是要看你现在的情况和紧急程度
比如按时间维度分类
当前事项不紧急,那我有充足的时间去用系统2思考,并且给出一个你当前能给的最优解。
如果事项紧急,你只能用系统1给出的答案,那你就用几秒钟缓一下,简单用系统2过一遍,尽可能减少漏洞,或者给自己留好后路,方便后期用系统2思考修补。
这就是我从小时候嘴快口不择言说话难听,到现在“情商”高一些的转折点。
就是在系统1脱口而出之前,用系统2稍微拦一下,这么说合不合适。这种事儿说时迟那时快,我用文字形容了好几行,现实中也就一两秒就够了。
所以,我们通过系统2不断地思考和磨练,不断地将磨练好的内容放进系统1。且不断地对系统1的数据进行更新和迭代。那么我们就会明显获得成长。
我更新这么久,总有悲观的喝油在下面评论,你写这些东西是给聪明人的,不是给普通人的。
那么今天这个双系统,你如果用好了,你就很明显能感觉出来,就算是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也有差距,你看,这个普通人理论很明显就是系统1直接脱口而出的。如果你用系统2去思考一下,你一定会发现。同样是普通人,总有人过得更好,有人过得不好。
别只是被系统1掌控生活,努力用尽方法让自己过得更好吧~
我是老陶,希望你切顺利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