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4成就戰報-帕泰“第三種選擇”

成就說明

又是一個至少打200年的極難成就

***教長期以來分裂爲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個大派別,互相之間對抗的持久性延續至今,從遜尼派奧斯曼帝國與什葉派薩法維波斯,一直到近現代遜尼派沙特阿拉伯與什葉派伊朗的對抗。儘管時至今日已經逐步呈現爲整體緩和,局部衝突,但兩派之間的衝突從持續時間和社會滲透深度來看,甚至高於***教與基督教。

不過***教還有第三個較小的派別伊巴德派,教義與遜尼派和什葉派存在差異。遊戲中初始設定的僅帕泰、姆札卜、阿曼三國信仰伊巴德派,突尼斯、阿爾及利亞也有少量信仰伊巴德派的省份。伊巴德派延續至今,現在阿曼85%的人口信仰伊巴德派,北非、東非也都有分佈。

相較於遜尼派的+10%騎兵比例以及什葉派的+5%陸軍士氣,伊巴德派+10%商品產出修正,與貿易優待的帕泰、阿曼比較契合,對姆札卜來說幾乎就是白板了。

學派選擇方面,伊巴德派可以同時選擇遜尼派和什葉派的七種學派,根據實際遊戲情況選擇戰鬥、外交、內政的buff。其餘***教的玩法機制則三派沒有差異。

紅圈標記處有信仰伊巴德派的省份

而達成成就,要求以三小國開局,將所有的遜尼派/什葉派省份轉爲伊巴德派(或者被其他信仰的國家佔領並傳教),結局時保持伊巴德派。簡而言之就是滅亡所有***教國家然後洗地,馬穆魯克、奧斯曼、波斯、帖木兒及其小弟,印度的德里、孟加拉、藍牛等蘇丹國,以及東南亞的馬來亞、文萊,非洲內陸馬裏、桑海,以及東非的基爾瓦等,都要全部消滅。

國家選擇

1 姆札卜

一般來說,北非小國姆札卜是完成第三種選擇成就的首選國家,因爲另一個成就“不太可能的候選人”也可以用姆札卜完成,很多玩家成立安達盧西亞後,繼續遊戲完成第三種選擇。

姆札卜開局艱難,唯一的優勢是傳統開門+10%陸軍士氣。但是打好早期,變身爲突尼斯或摩洛哥後,就能夠成爲北非強權;跨越直布羅陀海峽擊敗伊比利亞三國,成立安達盧西亞後,獲得強大的理念和任務樹後,極具統一***世界的潛力。

安達盧西亞理念

取代兩牙的生態位後,以伊比利亞和北非爲起點,向西佔據新大陸,向南征服整個非洲,向東依次擊敗馬穆魯克、奧斯曼、波斯、帖木兒,進入印度和東南亞。雖然潛力巨大,但是相比真正的殖民王者,能夠同時兼顧新舊大陸和歐洲事務的西班牙比,還是偏弱的。戰略資源分散,以及長期多線操作,難度和挑戰兼具。

另外姆札卜中前期的外交勢必要交好奧斯曼,大約最快也要1540年後才能騰出手來翻臉,但面對巔峯土雞,遠程投射力量難度不低。信仰也是一個問題,姆札卜面臨前期要不要改信的問題,那麼變回信仰的時機選擇也非常關鍵。

我之前打過一局姆札卜的成就,當時已經改信遜尼派,伊巴德派的省份也傳教了;初始的伊巴德派省份還剩下被帖木兒吞併的阿曼,但不知幾十年後打到那裏是否還會保持伊巴德派的信仰,這一局就沒有繼續。

姆札卜成就戰報

2 阿曼

阿曼也是完成成就的可選國之一。

阿曼的理念貿易方面非常強大,但擴張、軍事、外交完全不涉及,非常偏科,用來做一個需要大肆擴張成就並不太合適。

貼吧有個阿曼球的帖子,用阿曼統一地球后,逐個變身有貿易優待任務buff的國家,最後月收入3000萬+

所以阿曼打成就最合適的方式是開局擊敗死敵霍爾木茲略加發育後,就等帖木兒帝國混亂之際北上,或變身帖木兒,或變身莫臥兒,利用這兩國的強大實力向四個方向大肆擴張,進而達成成就。

不過1.37版本阿曼也更新了任務樹,能夠很好的體驗該國以海軍和貿易簡歷遠達東非的印度洋貿易帝國,不走任務樹有點可惜,而且我在之前的成就裏剛剛分別玩過帖木兒和莫臥兒分別打下半個地球,實在不想再玩一次這兩個國家。

納高爾成就戰報(變身莫臥兒)

嘗試開過一局阿曼,玩到1483年,打下了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但繼續向北被阿迦姆變身的波斯堵截,西面剛剛勉強戰勝了馬木,南邊埃塞俄比亞和也門的聯盟也不太打得過。雖然阿曼的貿易不錯,但是阿拉伯半島實在過於貧瘠,連種思潮都沒有一塊像樣的地,這局打的不太順暢,以後再來玩阿曼吧。

3 帕泰

最後我選擇帕泰來完成本次成就,帕泰雖然開局僅僅是一地小國,比姆札卜和阿曼省份數量更少,但卻有着有很多優勢,具備更佳的可玩性、更順暢的遊戲體驗。

  1. 帕泰雖然只有一地,但周邊的馬林迪、蒙巴薩都不是一合之敵,可以快速擴張。

  2. 北面的阿朱蘭、南面的基爾瓦,雖然體量比帕泰大不小,但是戰鬥力都不強,在盟友的協助下,可以快速向其擴張。

  3. 向南擊敗基爾瓦後,可以基本壟斷包含大量寶石、象牙省份的富饒的桑吉巴爾貿易區,並且有至少兩塊省份產黃金,加上帕泰的貿易屬性和初始任務獎勵,從沒缺過錢。

  4. 帕泰出產布料,和其北面的三個省份一樣都是農田地形,是非洲東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少有的適於種田的地形,僅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區域比之稍強。

  5. 帕泰開局是部落,可以逐步改革爲最“先進”的遊牧整體,遊牧的強大無需多言。

  6. 帕泰自身理念接近白板,任務樹也是斯瓦基裏國家通用,前期可以先變身爲也門,獲得更好一些的理念和任務樹,中期變身爲馬穆魯克(不能是遊牧政體)或者阿拉伯(遊牧或者神權或者君主)。

地皮優質

遊戲流程

遊戲的整體過程較爲順暢,因此我嘗試用遊戲結檔後回溯的時間線圖來輔助說明遊戲過程,部分糾結和失誤的點會展開說說。

1450,吞併南方的馬林迪,羞辱宿敵蒙巴薩並割讓一塊省份,並與盟友馬雷漢瓜分北方的強國阿朱蘭。

1457,奮戰5年,盟友穆塔帕割地求和後,吞併了南方大國基爾瓦的所有初始省份,獲取基爾瓦、索法拉兩塊出產黃金的省份,並收穫大量貿易收入。可惜基爾瓦還沒造完核黃金就枯竭了,後來把索法拉的生產逐步點到10,並造了全核。原本也打算徹底擊敗穆塔帕,獲得更多黃金和象牙省份,但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儘快把戰略力量投入到北方,於是與穆塔帕的聯盟一直保持到遊戲最後。

1469年,長條形的領地平叛真是走斷腿,完成領地消化後,帕泰向埃塞俄比亞動手,以鉗形姿態割地,北路與也門隔紅海接壤並觸達到馬穆魯克,南路將埃塞與咖法等黃金省份分隔開。此時盟友馬雷漢基本統一非洲之角,但擴張道路也被帕泰封閉,即將反目。帕泰也憑藉迅速擴張的體量,開始拉奧斯曼的關係。爲了擴充軍隊上限,並且降低平均自治度以快速改革,所有省份均假直轄,文化、宗教駁雜,且領地長條,平叛壓力大,路途又很遙遠。

1486年,帕泰攻入阿拉伯半島南側,與霍爾木茲接壤;並擊敗前盟友馬雷漢,佔據非洲之角大部。進入阿拉伯半島獲得亞洲的省份後,達成第二個歷史任務。

1488年,新徵服的省份造核完畢後,重建也門,所有省份分離主義消失,終於可以把所有兵力全部放在北線了。同時在首都帕泰種出文藝復興思潮,完成第三個時代任務,進入黃金時代。

1498年,拉奧斯曼帝國擊敗馬穆魯克,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南側,併成功附庸麥地那。不過附庸麥地那後奧斯曼的關係大減,需要經常維持。

1514年,進一步削弱埃塞爾比亞,擊敗了阿拉伯半島馬穆魯克之外的國家。在馬達加斯加,附庸一地小國馬哈法利,擊敗了島上的其他國家,將地都塞給了小弟並轉移貿易。桑吉巴爾貿易區達成壟斷,亞丁灣的貿易也幾乎壟斷。

1518年,第二次擊敗馬穆魯克,喫100分地,將其分割爲半島和北非兩部分。至此具備單獨擊敗馬木的實力,但掌握兩聖地後,奧斯曼的關係接近崩潰,仍然勉強維持。

1527年,附庸只剩三塊地的帖木兒,使用其宣稱在波斯擴張,另外用階級任務武力附庸了法爾斯,霍爾木茲貿易區的份額大增;此外與黃牛毗闍耶納迦羅結盟並拉滿關係,只花了700+就買下了卡利卡特,作爲向印度擴張的前哨。

1533年,拉巴赫曼尼擊敗黃牛,收穫科羅曼德貿易區大量份額。

1536年,獨自擊敗馬穆魯克,割讓大片省份並與突尼斯接壤,考慮消化能力沒有喫100分地,迫使其放出部分小國。並且獲取聖地耶路撒冷後,與奧斯曼的聯盟已經無法保持,轉而尋求與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及奧皇的盟約。

1542年,奧斯曼有法蘭西盟友,直接宣戰土雞感覺打不過;於是對白羊宣戰,同時打擊奧斯曼。擊敗白羊-土雞聯軍後,迫使奧斯曼賠款+斷盟法蘭西/白羊,割讓白羊大量省份,確保霍爾木茲的壟斷。同時擊敗信德,獲取古吉拉特貿易區的份額。

1557年,再喫白羊一大口。同時奧斯曼也向馬木宣戰,吞併了中東的不少土地。

1562年,馬穆魯克的半島省份全部丟失,尼羅河谷的精華地帶也全部被也門割讓,南部沙漠地區被之前放出的棟古拉佔領,已是風中殘燭,再有一戰就滅國了。

而與奧斯曼交戰的也門也到了關鍵的歷史時刻,政府改革到了第六級,是選擇改革爲君主制或者神權制,然後擊敗一戰就能吞併的馬穆魯克然後變身爲馬穆魯克,用更強的理念和全面的任務樹以及西化成爲埃及後更強的兵種達成成就;還是成爲遊牧,然後變身爲阿拉伯,重現當年的快速崛起?

考慮最近已經玩過馬穆魯克,並且之前做也門成就也變過馬木,於是本次遊戲選擇改革爲遊牧,並建立阿拉伯,從成就體驗來說,這也是更接近的扮演吧?

1570年,遊牧阿拉伯喫地再沒有顧及,哪怕只有一個行政理念,也從此不再缺點數,從奧斯曼、白羊獲取大量省份,加上法爾斯、帖木兒已經幾乎佔領整個波斯。

阿拉伯理念

遊牧政體

對於需要大量洗地的成就,阿拉伯理念維穩和洗地特別強,結合宗教理念、阿拉伯任務的獎勵,以及早早拿到的聖地獎勵,日常有6-7個傳教士,10+傳教力量,10+正信;並且阿拉伯-10分離主義,遊牧政體-5分離主義,遊牧理念再-5年,所以新打下來的省份只有5年分離主義。有時造核點的慢(因爲要先燒地),傳教士先上了,6-8個月洗完地再造核,直接就沒有叛亂。

其餘同時+騎兵比例、移動速度、人力和部隊上限、圍城速度等,都非常有利於大規模擴張。

從1562年變身爲阿拉伯開始,到1600年全部省份幾乎都已洗地完成,之後就是每次打下來的省份傳教而已。

1571年,印度的局面持續拓寬,黃牛隻剩下了馬爾代夫,古吉拉特貿易區的貿易點也基本壟斷。此時的盟友是奧地利、波蘭立陶宛,以及德里和孟加拉。前兩國保持了長久的盟約直到遊戲結束,但德里和孟加拉處理太晚,這兩國雖然境內基本都是印度教省份,但偶爾也會有隨機事件把某個省份轉爲遜尼派,這就帶來了25年的宗教熱情,大大拉長了成就達成時間。

1600年,遊牧阿拉伯迅猛擴張,在北非吞併了突尼斯,並擊敗葡萄牙奪取大量來自摩洛哥的省份;奧斯曼已經開始崩潰,佔領完整的安納托利亞和君士坦丁堡;基本統一南印度,巴赫曼尼也被奪去所有貿易中心;東南亞已經開始佈局,從馬來亞獲得了若干貿易中心。

15年後,吞併非洲大部分遜尼派國家,不過擴張太猛烈,陷入了全球包圍網。

東南亞也有大量***教國家,連菲律賓南部的蘇祿,也是遜尼派。

1657年,整個東南亞已經處理完畢,但是對德里下手太慢了。

1676年,發現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阿爾金也是遜尼派,揍了一遍西班牙,順手割讓了原來安達盧西亞帝國的省份。這一局新大陸的局面還挺少見的。此外葡萄牙也不太行,之後佔領葡萄牙本土後,他的小弟巴西獨立,葡萄牙成了巴西的聯統國。長期盟友奧皇則非常強勢,變身爲奧匈帝國後,打爛了法蘭西,最後把國土連成了一片。

1704年,要處理的國家只剩德里一個,其實早一些破停強喫就行了,不過實際遊戲中1650年後就打得很休閒,貿易也沒怎麼管,軍隊都懶得調動,直接西邊打完解散然後東邊招募。

1720年,喫完德里,可惜德里最後時刻還轉了一個印度教省份爲遜尼派,要1743年宗教熱情才結束。

終於,1744年1月,最後的遜尼派省份轉爲伊巴德派,全球再沒有一個省份一個國家信仰遜尼派或什葉派***教,成就達成~

308/373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