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計劃,(背部訓練是最複雜最難的,新手光是找發力感就得找好久)
熱身
有氧15min+活動肩關節、斜方肌拉伸+小重量高位下拉
正式訓練
硬拉:4 組,每組 6 - 8 次
坐姿器械划船或槓鈴划船:4 組,每組 8 - 10 次
高位下拉:4 組,每組 8 - 12 次 ,(大臂內收,主攻大圓肌)
羅馬椅挺身:4 組,每組 10 - 12 次。調整羅馬椅高度,使髖關節與椅子邊緣對齊,雙手抱頭或置於胸前,身體緩慢下落再向上挺起,感受下背部發力。
替換動作:
引體向上(輔助器械或彈力帶輔助):4 組,每組力竭
臥姿器械划船(海豹划船):4 組,每組 8 - 10 次(比站立的槓鈴划船對腰部友好很多,而且更難借力)
面拉:4 組,每組 12 - 16 次(四分化推薦加入,強化肩後束)
注意:雖然看起來動作不多,但是背部肌肉功能更加複雜,所以背部訓練動作更難標準化,一點點輕微的改變就能讓訓練動作的針對部位改變,下面細講
引體(寬握,窄握,正握,反握)槓鈴划船不同的俯身角度都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訓練刺激
五花八門的把手
拉伸放鬆:吊槓2-3組 30s或者泡沫軸滾動5min
強化背闊肌:選擇 T 把划船、窄距引體向上、槓鈴划船劃至下腹,搭配反握或對握。
強化上背與斜方肌:寬握引體向上、槓鈴划船劃至胸口,保持挺胸姿態
背部訓練主打重量和容量,新手前期先把動作打磨好,買個手機支架拍自己的訓練動作,多對照糾正,動作模式建立了就猛猛練就行了,背練寬練厚了整個人精氣神也提起來了
解剖結構
背部三大肌肉的核心功能
1. 斜方肌
上部:上提肩胛骨(如聳肩動作)
下部:下降肩胛骨(如沉肩動作)
整體:後縮肩胛骨(將肩胛骨向脊柱中線靠攏)
2. 大圓肌
肩伸(手臂向後伸展)、肩內收(手臂向身體中線靠攏)、肩內旋(手臂向內旋轉)
3. 背闊肌
肩伸、肩內收、肩內旋(與大圓肌功能重疊,但覆蓋範圍更廣)
不同握法的影響
一圖流
窄距(≤肩寬):
肩後伸更多→三角肌後束髮力增加
肩胛骨下旋更多→肩胛提肌參與度提升
超窄距:大圓肌發力程度顯著增加
寬距(> 肩寬):
肩內收更多→岡下肌、小圓肌及胸大肌參與度提升
肩胛骨內收更多→斜方肌中部發力比例增加
另外一定要重視豎脊肌和下背肌的訓練,可以有效預防傷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