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聽”音樂——通勤路上、工作間隙、運動時……但很多時候,音樂只是背景噪音,我們被動地接收着它帶來的情緒,尤其當播放列表裏塞滿了相似的流行旋律時。久而久之,耳朵似乎也變得有點“麻木”了?
你有沒有想過,音樂其實是一種豐富的語言?它有它的詞彙(音符、節奏)、語法(和聲、曲式)和情感表達方式。學習基礎樂理,不是要變成學霸,而是讓你真正的開始欣賞音樂,感受音樂裏你不曾注意過的精妙設計。
接下來是疊甲環節:本人也不專業,大學是計科,樂理就是聽歌很多自學了一下。如果你真的想要學習樂理,請報考音樂專業或是找老師來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歡迎指出文章錯誤。
說回正題,唱名和音名是學習音樂一切基礎的基礎,因此這一章就先認識唱名和音名,更多的就以後再說。因爲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篇幅會長一點。
一、唱名
1.認識唱名
我認爲這個大家小學音樂課肯定就學過了,不過還是講一講,算是復健不會講那麼細。
小學時候我們學到的01234567就是唱名。這裏先不說0,等到後面講如何看簡譜再說0。用筆來寫記錄在簡譜上的是1 2 3 4 5 6 7這幾個數字,如果要說出來或是唱出來,則讀作do re mi fa sol la si,對應關係如下所示:
1/do,2/re,3/mi,4/fa,5/sol,6/la,7/si
認識完了再說說如何記住。這個只能死記硬背沒辦法。我記住它們的方法是用隨機數隨機生成一串1至7,長度長一點比較好,再對着生成的隨機數挨個念出來,多念幾天差不多看到的瞬間就知道什麼怎麼讀了。
2.唱名的來歷
可以跳過,不是科班不考的話也用不到,當然我更希望大家當歷史小故事來看。
在很久以前,人類創造了最初的音樂。對於音樂和音樂理論的記載則是在公元前1800年或更早之前開始,那時候出現了最早的樂譜,只記錄了樂器如何演奏而沒有記錄音的長短和高低,我們稱之爲文字譜。隨着時間的推移樂譜當然是繼續發展了,到了中世紀(10世紀左右)人們開始唱聖詠,發現文字譜完全不夠用,於是有人開始在樂譜上用各種符號(點和斜線)來表達旋律大致的走向,這個時候形成了音符的雛形,這種樂譜被稱爲紐姆譜/符號譜。紐姆譜真正完善也是到了後來,只加點和斜線等不夠一致,於是又有人加上了水平線,從一開始的單線到四線,最後形成了完整的四線的紐姆譜,這是我們五線譜的前身。
這個時候要說一個重要人物,他叫圭多·達雷佐(來自達雷佐的圭多),是一位僧侶。正如前面所說,人們會唱聖詠——正是僧侶圭多將紐姆譜加到四線並大範圍傳播。他還從自己的一首聖詠《給約翰洗禮者的頌歌》中前六句的第一個詞的第一個音節提取出來,用作唱名的讀音,如下圖:
至於唱名爲什麼叫唱名這點已經沒人知道了,是約定成俗的東西。此後音樂繼續發展。到了17世紀初,有學者覺得ut不夠響亮,將其替換爲do,並增加了si這個唱名,至此唱名成形。到了17世紀末,法國音樂家蘇埃蒂開始用1234567來表示7個唱名,簡譜在此時誕生了。後來簡譜又被盧梭(是的他什麼都會)等人改進,被大家廣泛接受。
二、音名
1.認識音名
在看簡譜時,你會發現簡譜一般左上角/右上角會寫1=C之類的,這裏的C就是音名。既然都有等於了,說明唱名和音名是可以連接起來的。音名有七個,寫作CDEFGAB,在1=C的情況下,唱名和音名對應關係如下:
1/C,2/D,3/E,4/F,5/G,6/A,7/B
以上對應關係僅限於1=C。唱名和音名不是完全對應的,1可以=C,也可以不=C。1可以=任何一個,相應的對應關係會產生變化。
這麼看可能還很迷糊,不過別慌。認識音名自然少不了鋼琴鍵盤,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鋼琴鍵盤(下面字拿系統自帶畫圖畫的湊合看吧)。這裏說點題外話,你可能會說你不想學鋼琴所以不想看,其實不影響。不論你學哪個樂器,樂理這部分可以說是一通百通,會了樂理全部樂器只需要學如何使用就可以了。
上圖是鋼琴的一個組,一個組有7個白鍵和5個黑鍵,鋼琴就是由很多這樣的組組合而成。至於鋼琴上的組之後再講。鋼琴每一個這樣的組,第一個白鍵都叫C,第二個白鍵都叫D,以此類推。與唱名不同,音名的位置在琴鍵上永遠不會變化。
再說回到1=C,唱名和音名對應關係的變化是這樣的,1=什麼,1就從哪裏開始。1=C的時候你彈1234567是把CDEFGAB都按一遍;1=D的時候,如下圖:
可以看到,1=D時,因爲是從D開始,C按到了下一個組。以及你可能會問,爲什麼有的音到黑鍵上了?馬上講黑鍵。現在你需要理解的是唱名和音名的對應關係。另外爲了方便之後的教學,鋼琴上CDEFGAB的位置需要記住。
2.認識升降符號
在瞭解黑鍵之前,我們需要認識一下升降符號。#表示升,叫做升記號;♭表示降,叫做降記號。如果你看不到降記號,請切換字體到微軟雅黑。#表示原本的音升高到相鄰的音,♭表示原本的音降低到相鄰的音。在鋼琴中,左低右高,你可以理解成在鋼琴中#往右♭往左(僅限鋼琴)。
說回黑鍵,黑鍵與白鍵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黑鍵與白鍵一樣也表示一個音。下面看看黑鍵的叫法:
#C,讀作升C。♭D,讀作降D。敏銳的你應該已經發現了,#C和♭D是同一個音。對於這種不同的表示方法實際上是同一個音的情況,稱爲等音,類似漢語的多音字。你應該也可以根據我寫的這四個音推斷出其他三個黑鍵都叫什麼了。等音並不是沒有意義的,一個音它具體叫什麼取決於調性(之後再講)。並不是黑鍵纔有等音,白鍵也有,請看下面。
3.認識重升重降符號
看標題也能看出,重升就是重複升,重降就是重複降。重升號寫作𝄪,重降號寫作𝄫。這裏的符號太小了簡單來說,重升就是一個叉;重降就是2個降記號。
在說重升和重降之前,我們需要了解一個重要概念——半音和全音。上面已經說過了類似的升記號是升高到相鄰的音,那麼這個相鄰的音,它叫什麼呢?沒錯這就是我們半音概念需要用到的地方。但是注意,半音是一個距離單位,不是說你的黑鍵是一半音的意思。半音是一個距離單位!例如C到#C,它們就是一個半音的距離。一般都會去掉“一個”和“的距離”的說法,直接說半音。全音類似,上面說了白鍵和黑鍵是平等的地位,不同的是半音在琴鍵上其實指間隔一個音,全音指間隔兩個音(學過樂理的可能會問我怎麼不講音程,我放後面了)。#C到C是一個半音的距離,C到D是一個全音的距離,#C到#D是一個全音的距離,E到F是一個半音的距離,E到#F是一個全音的距離,請自行觀察琴鍵學習更多。
好的那麼說完了半音和全音,再說回到重升重降號。前面已經說過的升記號和降記號分別表示升/降半音;現在要說的重升和重降分別表示升/降全音。(符號太小了這裏不用符號)例如重升C指的就是D,重升#C則是#D。這裏注意大家從琴鍵仍然可以看出,EF和BC(下一組的C)只間隔一個半音,它們是直接相鄰的。所以重升E是#F,重降F是#D。
黑鍵和白鍵的地位是平等的,黑鍵可以用升降表示白鍵自然也可以。例如D你可以把它叫重升C,也可以叫重降E;#D可以叫♭E,也可以叫重降F。你可能想問爲什麼#D不能叫重升#C,這麼叫的話雖然大家都能看懂但是實在是沒有意義,於是沒有這種叫法了。
三、總結
7個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對應數字1 2 3 4 5 6 7)。7個音名: C D E F G A B (鋼琴白鍵固定位置)。
1=什麼,Do就從哪個音開始。唱名是移動的,音名是死的。
半音相鄰,全音隔一個。#升半音, ♭降半音。𝄪升全音,𝄫降全音。
下章預計5天內更新。另外我會時不時推薦自己聽的音樂(從人類下限到古典什麼都有),歡迎關注。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