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哈基米在偷聽你說話

貓科動物或許能夠理解人類語言。

關於實驗的詳情

最近,31隻日本哈基米參與了一項實驗。動物行爲學家Saho Takagi招募的這些貓咪,其中23只哈基米來自東京附近的貓咖,剩餘的8只來自朋友的家,總共有20只公貓和11只母貓,年齡大多在4歲左右。

Takagi在每隻哈基米的日常生活環境中進行實驗。在每隻哈基米熟悉的房間裏,她輕輕將貓放在自己的腿上,觀察它們的注意力走向。此時,屏幕上播放着Takagi精心製作的視頻,視頻中,一輪帶着眉毛的紅色笑臉太陽緩緩出現和消失,伴隨着貓主人清晰地說出一個詞“keraru”。

“Keraru”在日語中並無意義,但Takagi認爲實驗結果表明貓在一定程度上能理解人類的語言。當看到太陽時,貓會關注視頻3到5秒。研究人員多次重複太陽與“keraru”的配對以加深哈基米的記憶。但當主人後來在播放“keraru”時,屏幕上的形象變成了一隻藍色獨角獸撞破建築物時,Takagi發現貓盯着屏幕的時間比平時更長,似乎對“keraru”與形象的突變感到驚訝。她推測貓已經將“keraru”與太陽的形象聯繫起來。

該研究借鑑了類似於14個月大嬰兒的認知實驗。這些嬰兒能將詞語與物體建立關聯,當這種關聯在實驗中被打破時,他們的注意力也會增加。哈基米的表現與嬰兒的反應有些相似。

研究還顯示哈基米能區分自己的名字與發音相似的名詞。

關於哈基米能聽懂人講話的原因

在日本Azabu大學研究動物認知的行爲科學家Takagi確信,家養哈基米在適應人類生活方面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能力。她的研究結果已在《科學報告》上發表。研究還顯示,當視頻中的詞語由哈基米的主人講述時,哈基米對畫面和聲音不符的組合更爲關注。

“貓可能在與人類共同生活的過程中學會了將物體或圖像與口頭詞語建立聯繫,”Takagi說道。“在人類與動物中,人類有一種特別豐富的口頭溝通能力,尤其是通過語言進行象徵性溝通。長期接觸這一物種,或許更擅長這種象徵性溝通的貓更容易受到青睞。”

她的假設之一是,馴化在推動哈基米這種行爲的進化中起到了作用。類似的發現也存在於寵物狗身上,平均來說,狗能理解89個口頭詞語,但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爲人們普遍認爲狗是爲了回應人類指令而被馴化的。而哈基米則顯得更神祕,因爲它們的馴化似乎並沒有給人類帶來太多實質性好處,除了喜歡喫蛇和老鼠。

這一新發現建立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表明哈基米擅長解讀人類的溝通方式。Takagi的研究表明,貓能分辨自己的名字和發音相似的名詞。其他研究團隊則發現貓會跟隨人類的指向,在面對新事物時會從熟悉的人身上尋找情緒暗示,並能辨別主人何時生氣或高興。

關於未來相關研究的展望

“我認爲貓適應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方式非常獨特,”奧克蘭大學比較認知心理學教授Jennifer Vonk說道,她未參與此項研究。但她對科學家們用來研究馴化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進化變化的方式不太認同。在Vonk看來,這些推斷太過依賴於人類中心的視角,可能並不能準確反映貓的真實內在思維。“即使我們能讓貓按照我們的測試方式表現,它們可能在使用完全不同的思維過程,”Vonk說道,“我們並不一定擅長解讀它們的真實心理活動。”

或許更好的測試方法是將家貓與野貓進行對比研究。Vonk認爲,最嚴格的實驗是將公貓與母貓分開撫養,一部分與人類接觸,另一部分不接觸人類生活環境。但這樣研究有道德倫理方面的問題。

這並不意味着Vonk懷疑貓的智力。“我認爲貓和大多數動物在讀懂我們方面比我們讀懂它們要強得多,”她說道,“我猜測它們更擅長理解我們的語言、情感語調和姿勢,而我們對它們的行爲則不那麼敏感。”

或許是哈基米馴化了人類,而不是人類馴化了哈基米?

來源:綜合相關研究文獻、生活見聞等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