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廣無廣無廣,純爲愛發電 。求個關注謝謝大家!
(全文手打近2500字,求個點贊👍和電池🔋這個對我真的很重要(看在可愛fufu的面子上))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是購買引導;不買立省100%
當你在購物平臺瀏覽遊戲手柄時,各類商品頁總會充斥着"ALPS電競級搖桿""微動開關""六軸體感陀螺儀"等專業術語,而你想看看評測視頻,但裏也充斥着所謂的"回報率曲線""死區補償算法"等參數對比。
但咱們作爲普通玩家,你真正需要思考的是:
週末和朋友打《雙影奇鏡》(筆者已通關QAQ)該買雙裝套餐還是單手柄?玩《黑神話悟空》是否需要背鍵宏功能?Switch玩家怎麼選購型號?手機搓《原神》到底該選手機拉伸式手柄還是傳統布手柄?
就像45元價位的蓋世小雞就能滿足休閒玩家的基礎需求,而800元精英手柄更適合電競發燒友。
先明確自己常玩的遊戲類型(格鬥/射擊/體感)、使用場景(客廳/桌面/掌機)、設備兼容性(PC/PS/Xbox/手機),再根據預算選擇參數配置。遠比研究霍爾電磁搖桿的工作原理更重要。
主機玩家🎮
省流:主機玩家買手柄,官方 or 授權是底線。
如果你是 PS5、Xbox Series X/S 或 Switch 玩家,選擇手柄時絕不能隨意購買第三方產品。需要看是否有主機授權。
🔵 PlayStation 玩家:認準 DualSense或者DualShock 4或者考慮官方授權
DualSense
DualSense是PS5玩家用到的最好手柄了,可以享受到PS5的諸多新特性。
兼容替代方案:PS4 的 DualShock 4
DualShock 4
但如果你在PS5上使用DualShock 4將體會不到PS5的諸多新特性,所以還是看看DualSense。
再替代方案:官方授權第三方
這裏不做購買建議
某蛇的三方授權款
價格還蠻貴的。如果你是個別品牌的死忠粉可以去購買看看。
🟢Xbox 玩家:官方 or 授權
Xbox 主機只認官方/授權手柄(部分雷蛇/8BitDo 授權款)
無授權無法配對
授權款基本上無 Xbox 無線協議
推薦型號:
Xbox 標準手柄——性價比
Xbox 標準手柄
Xbox 精英手柄 2 代
精英手柄 2 代
部分授權款:蓋世小雞
僅支持XBOX有線
八位堂
僅支持XBOX有線
授權款不做購買推薦,授權無法無線連接確實硬傷
🔴 Switch 玩家:Joy-Con Or Pro 手柄亦或者是授權款?
Joy-Con(原裝 380元/對):適合體感遊戲,但使用久後漂移問題可能會出現
而且Joy-Con手柄,整體手感有點反人類,很小小,操作起來完全施展不開
Switch Pro 手柄(400 元左右):HD 震動+長續航
Switch Pro 手柄
第三方授權手柄(如 POWERA、Hori)價格300左右:部分支持喚醒和 NFC,但 無 HD 震動(這一點很重要吧,大家玩switch基本上喜歡HD震動)
powera的授權款:雖然沒有HD震動但也強調精心優化震動。主要是有授權而不是部分品牌的強行兼容。
powera的授權款
大家好像發現PowerA已經在授權方面出現兩次了,這是一家專注於電子遊戲外設的品牌,爲任天堂Switch、Xbox和PlayStation等主流遊戲平臺提供授權配件。這個牌子我還是比較放心推薦的。
還能再便宜(幾十塊錢不等)
一些第三方無授權手柄也可以支持switch,但可能遊玩效果就更差一些了。(可能是switch的通訊協議比較簡單,所以無授權也能連接強行兼容)
御三家手柄貴,但值得
平替”手柄看似省錢,實則犧牲核心體驗(震動、喚醒、兼容性)
二手原裝手柄(200~300 元)更靠譜
總結:主機玩家買手柄,官方 or 授權是底線,別讓廉價第三方毀了你的遊戲體驗!
PC玩家
圖源來自互聯網
作爲PC玩家,你在選擇手柄時擁有比主機玩家更靈活的選擇:
Xbox手柄憑藉“御三家+Windows親兒子”的雙重身份,天然佔據絕對優勢。
如果你擁有PS5的DualSense或Switch Pro手柄,Steam和win驅動能讓它們在PC上也可用:
國產手柄的“Xbox模式”讓手柄市場開枝散葉:大家在PC上使用國產手柄基本上會出現Xbox360手柄的字樣:Xbox360協議的兼容讓咱們有了更多的選擇。
大部分國產手柄也都是以Xbox手柄爲基礎進行設計。
在這裏你可以需要根據自己的使用場景做更多選擇了。
(本來這裏已經寫了一大段介紹搖桿的介紹)後來想還是算了。一句話總結一下。
FPS 選碳膜,長壽命選霍爾,未來可以盯緊 TMR!
如果你主要玩獨立遊戲,追求搖桿的長壽命而非極致精度,霍爾搖桿的無接觸設計會是理想選擇;但如果你是FPS硬核玩家,需要更精準的微操和快速響應,那傳統碳膜搖桿或新興TMR技術會更適合你的需求。
稍微推薦幾款我認爲不錯的在PC上使用的手柄
(不做購買引導,僅個人推薦,無廣告):
墨將彩虹2 PRO:FPS就看這款(240元)
這款基本上是FPS電競手柄(碳膜搖桿),而且價格合適。支持宏編程、六軸體感、可換搖桿帽,適合追求精準操控又不想花大錢的玩家。
飛智黑武士4Pro(290元左右)
比較全能,搖桿手感可調。然後個人使用感覺不錯。價格合適。(如果還想更貴的可以看看他家八爪魚4)
蓋世小雞啓明星2(懂得懂得:40元拿下)
蓋世小雞
推薦這款主要是便宜。其餘都不用管,基本上是低價位最合適的。
但也有品控問題。但架不住他便宜。
(稍微推薦這三款,畢竟我真的用了上述三款在PC上。後續如果有更多我自己感覺不錯的手柄也會及時推薦給大家。但絕對不做未使用就推薦)大家可以點個關注哦!
關於手柄手感
關於手柄手感這件事,本質上是個極其主觀的體驗。即便市面上99%的玩家都推崇某款手柄,你也完全可能成爲那個"不對味"的1%。
導電膠按鍵
導電膠按鍵(按壓柔和但反饋較軟),微動按鍵(機械感強,觸發快但可能偏硬)大家區別很大。但即便同類型按鍵,不同手柄在按壓力度、鍵程深度、回彈反饋上的細微差別,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使用體驗。
這些差異光看參數是體會不到的,必須實際上手才能感知。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自己去嘗試體驗。
但最終問題還是迴歸到:你願意爲“完美”和“手感”多花多少錢?
就像40元價位就能滿足休閒玩家的基礎需求,而800元精英手柄也有他的受衆。在價位區間選擇你信賴的品牌,然後去嘗試一下!
首次購買可優先考慮300元檔位,兼顧品質和功能
除主機必要外,PC的高端手柄的溢價主要體現在"個性化"而非"必要性",按需選擇
切記:貴≠適合,先明確自己的核心需求再下單
PC的開放性讓你可以自由選擇手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找到真正趁手的那款。這或許是最靠譜的"手感選購指南"了。
無廣無廣無廣,純爲愛發電 。求個關注謝謝大家!
(全文手打近2500字,求個點贊👍和電池🔋這個對我真的很重要(看在可愛fufu的面子上))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