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暗藏多少西遊原著出處?一文揭祕!

《黑神話:悟空》中最還原原著的地方,應該就是物品的文本描述了,絕大部分都是摘自《西遊記》原著中的詞句。

本期整理歸納了《黑神話·悟空》中與原著有出處的法寶、武器、披掛套裝單獨披掛

一、法寶

1、避火罩

其餘管他,盡他燒去,快些,快些!

出自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悟空找廣目天王借避火罩

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該借水救他,如何要闢火罩?”行者道:“你那裏曉得就裏。借水救之,卻燒不起來,倒相應了他;只是藉此罩,護住了唐僧無傷,其餘管他,盡他燒去。快些!快些!此時恐已無及。莫誤了我下邊幹事!”那天王笑道:“這猴子還是這等起不善之心,只顧了自家,就不管別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調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將罩兒遞與行者。

2、定風珠

我受了如來法令,在此鎮壓黃風怪。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靈吉菩薩的自述

菩薩道:“我受了如來法令,在此鎮押黃風怪。如來賜了我一顆定風丹,一柄飛龍寶杖。當時被我拿住,饒了他的性命,放他去隱性歸山,不許傷生造孽,不知他今日欲害令師,有違教令,我之罪也。”

3、繡花針

我這寶貝,非鋼,非鐵,非金,乃我小兒日眼裏煉成的。

出自第七十三回《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毗藍婆菩薩說的話

毗藍道:“也罷也罷,我本當不去,奈蒙大聖下臨,不可滅了求經之善,我和你去來。”行者稱謝了,道:“我忒無知,擅自催促,但不知曾帶甚麼兵器。”菩薩道:“我有個繡花針兒,能破那廝。”行者忍不住道:“老姆誤了我,早知是繡花針,不須勞你,就問老孫要一擔也是有的。”毗藍道:“你那繡花針,無非是鋼鐵金針,用不得。我這寶貝,非鋼,非鐵,非金,乃我小兒日眼裏煉成的。

4、芭蕉扇

這寶貝變化無窮,那怕他八萬裏火焰,可一扇而消也。

出自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鐵扇公主酒後吐真言

大聖就趁腳兒蹺問他一句道:“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羅剎酒陶真性,無忌憚,就說出方法道:“大王,與你別了二載,你想是晝夜貪歡,被那玉面公主弄傷了神思,怎麼自家的寶貝事情,也都忘了?只將左手大指頭捻着那柄兒上第七縷紅絲,念一聲哃噓呵吸嘻吹呼,即長一丈二尺長短。這寶貝變化無窮!那怕他八萬裏火焰,可一扇而消也。

二、武器

注:鱗棍·亢金文本描述出自《封神演義》

1、如意金箍棒

那塊鐵,挽着些兒就死,磕着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兒筋傷!

出自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東海龍王對定海神珍鐵的描述

敖欽道:“大哥,有甚緊事,擂鼓撞鐘?”老龍道:“賢弟!不好說!有一個花果山甚麼天生聖人,早間來認我做鄰居,後來要求一件兵器,獻鋼叉嫌小,奉畫戟嫌輕。將一塊天河定底神珍鐵,自己拿出手,丟了些解數。如今坐在宮中,又要索甚麼披掛。我處無有,故響鐘鳴鼓,請賢弟來。你們可有甚麼披掛,送他一副,打發出門去罷了。”敖欽聞言,大怒道:“我兄弟們,點起兵,拿他不是!”老龍道:“莫說拿!那塊鐵,挽着些兒就死,磕着些兒就亡,挨挨皮兒破,擦擦兒筋傷!

2、飛龍寶杖

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靈吉菩薩出手制服黃風怪

戰不數合,那怪吊回頭,望巽地上才待要張口呼風,只見那半空裏,靈吉菩薩將飛龍寶杖丟將下來,不知唸了些甚麼咒語,卻是一條八爪金龍,撥喇的輪開兩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頭,兩三捽,捽在山石崖邊,現了本相,卻是一個黃毛貂鼠。

3、天龍棍

收來安放丹爐內,煉得金烏一樣紅。朗朗輝輝嬌豔,任教出入乘龍。

出自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若干種性本來同,海納無窮。千思萬慮終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滿,圓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別走西東,緊鎖牢䪊(牢籠)。收來安放丹爐內,煉得金烏一樣紅。朗朗輝輝嬌豔,任教出入乘龍。

4、混鐵棍

兩條響棍振天關,不見輸贏皆榜寸。

出自第六十回《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孫悟空和牛魔王對戰

這牛王那容分說,掣混鐵棍劈頭就打。這大聖持金箍棒,隨手相迎。兩個這場好鬥:金箍棒,混鐵棍,變臉不以朋友論。那個說:“正怪你這猢猻害子情!”這個說:“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個說:“你無知怎敢上我門?”這個說:“我有因特地來相問。”一個要求扇子保唐僧,一個不借芭蕉忒鄙吝。語去言來失舊情,舉家無義皆生忿。牛王棍起賽蛟龍,大聖棒迎神鬼遁。初時爭鬥在山前,後來齊駕祥雲進。半空之內顯神通,五彩光中施妙運。兩條棍響振天關,不見輸贏皆傍寸。

5、昆棍·通天

會家不忙,忙家不會。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悟空和黃風怪交手時的描述

大聖公然不懼。那怪果打一下來,他把腰躬一躬,足長了三尺,有一丈長短,慌得那妖把鋼叉按住,喝道:“孫行者,你怎麼把這護身的變化法兒,拿來我門前使喚!莫弄虛頭!走上來,我與你見見手段!”行者笑道:“兒子啊!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手兒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那怪那容分說,拈轉鋼叉,望行者當胸就刺。這大聖正是會家不忙,忙家不會,理開鐵棒,使一個烏龍掠地勢,撥開鋼叉,又照頭便打。

6、三尖兩刃槍

從來未識淺和深,今日方知輕與重。

出自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二郎神大戰孫悟空

昭惠二郎神,齊天孫大聖,這個心高欺敵美猴王,那個面生壓伏真樑棟。兩個乍相逢,各人皆賭興。從來未識淺和深,今日方知輕與重。鐵棒賽飛龍,神鋒如舞鳳。左擋右攻,前迎後映。這陣上梅山六弟助威風,那陣上馬流四將傳軍令。搖旗擂鼓各齊心,吶喊篩鑼都助興。兩個鋼刀有見機,一來一往無絲縫。金箍棒是海中珍,變化飛騰能取勝。若還身慢命該休,但要差池爲蹭蹬。

7、業火杖

切莫饒他,斷然燒個皮焦肉爛才罷!

出自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沙僧道:“師兄放心前去,我等俱理會得了。”行者跳過澗,到了門首,叫聲“開門!”那些小妖又去報道:“孫行者又來了。”紅孩仰面笑道:“那猴子想是火中不曾燒了他,故此又來。這一來切莫饒他,斷然燒個皮焦肉爛才罷!”急縱身,挺着長槍,教:“小的們,推出火車子來!”他出門前對行者道:“你又來怎的?”行者道:“還我師父來。”那怪道:“你這猴頭,忒不通變。那唐僧與你做得師父,也與我做得按酒,你還思量要他哩,莫想莫想!”

8、昆棍·百眼

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

出自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魏徵與李世民下棋時,原文出自《棋經:合戰篇》

正合《爛柯經》雲: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寧輸一子,不失一先。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有先而後,有後而先。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而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彼衆我寡,先謀其生;我衆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詩》雲:‘惴惴小心,如臨於谷。’此之謂也。”

9、狼牙棒

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行。

出自第八十二回《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猴哥教八戒人情世故

行者道:“你叫他做甚麼的?”八戒道:“我叫他做妖怪。”行者笑道:“打得還少。”八戒道:“謝你照顧!頭都打腫了,還說少哩!”行者道:“‘溫柔天下去得,剛強寸步難移’。他們是此地之怪,我們是遠來之僧,你一身都是手,也要略溫存。你就去叫他做妖怪,他不打你,打我?人將禮樂爲先。”

10、昆棍·蛛仙

情慾原因總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

出自第七十四回《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爲變化能》

情慾原因總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門修煉紛紛士,斷欲忘情即是禪。須着意,要心堅,一塵不染月當天。行功進步休教錯,行滿功完大覺仙。

11獸棍·金睛

走了馬腳,識破風汛,蹊匾秤鉈了。

出自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小白龍現真身救唐僧

小龍王在半空裏,只見銀安殿內,燈燭輝煌。原來那八個滿堂紅上,點着八根蠟燭。低下雲頭,仔細看處,那妖魔獨自個在上面,逼法的飲酒喫人肉哩。小龍笑道:“這廝不濟!走了馬腳,識破風訊,蹊匾秤鉈了。喫人可是個長進的!卻不知我師父下落何如,倒遇着這個潑怪。且等我去戲他一戲,若得手,拿住妖精再救師父不遲。”

12、鱗棍·蟠龍

扢扠 (gē zhā)一聲刀過處,龍頭因此落虛空。

出自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魏徵夢斬涇河龍王

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着一個血淋淋的龍頭,擲在帝前,啓奏道:“陛下,海淺河枯曾有見,這般異事卻無聞。”太宗與魏徵起身道:“此物何來?”叔寶、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唐王驚問魏徵:“此是何說?”魏徵轉身叩頭道:“是臣才一夢斬的。”唐王聞言,大驚道:“賢卿盹睡之時,又不曾見動身動手,又無刀劍,如何卻斬此龍?”魏徵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夢離陛下。身在君前對殘局,閤眼朦朧;夢離陛下乘瑞雲,出神抖擻。那條龍,在剮龍臺上,被天兵將綁縛其中。是臣道:‘你犯天條,合當死罪。我奉天命,斬汝殘生。’龍聞哀苦,臣抖精神。龍聞哀苦,伏爪收鱗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進步舉霜鋒。扢扠 一聲刀過處,龍頭因此落虛空。

13、鱗棍·雙蛇

蛇無頭兒不行,鳥無翅兒不飛。

出自第七十七回《羣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獅駝嶺三妖王被收服後衆小妖四散而逃

行者卻按落雲頭,直入城裏。那城裏一個小妖兒也沒有了,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他見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14、幾丁棍

撲面漫漫黑,翛翛神鬼驚。

出自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盤絲洞小妖鋪天蓋地的蟲子

那些怪見呆子兇猛,一個個現了本象,飛將起去,叫聲“變!”須臾間,一個變十個,十個變百個,百個變千個,千個變萬個,個個都變成無窮之數。只見:滿天飛抹蠟,遍地舞蜻蜓。蜜螞追頭額,蜍蜂扎眼睛。班毛前後咬,牛蜢上下叮。撲面漫漫黑,翛翛神鬼驚。

15、獸棍·貂鼠

好風!真個厲害:乾坤險不乍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黃風怪使出神風時的描寫

那老妖與大聖鬥經三十回合,不分勝敗。這行者要見功績,使一個身外身的手段:把毫毛揪下一把,用口嚼得粉碎,望上一噴,叫聲“變!”變有百十個行者,都是一樣打扮,各執一根鐵棒,把那怪圍在空中。那怪害怕,也使一般本事:急回頭,望着巽地上把口張了三張,嘑的一口氣,吹將出去,忽然間,一陣黃風,從空颳起。好風!真個利害:
冷冷颼颼天地變,無影無形黃沙旋。......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難取匣中劍。天王不見手心塔,魯班吊了金頭鑽。雷音寶闕倒三層,趙州石橋崩兩斷。一輪紅日蕩無光,滿天星斗皆昏亂。南山鳥往北山飛,東湖水向西湖漫。雌雄拆對不相呼,子母分離難叫喚。龍王遍海找夜叉,雷公到處尋閃電。十代閻王覓判官,地府牛頭追馬面。這風吹到普陀山,捲起觀音經一卷。白蓮花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盤古至今曾見風,不似這風來不善。唿喇喇,乾坤險不炸崩開,萬里江山都是顫!

16、楮白槍

剖開肚皮,拿出臟腑,洗淨脾胃,方好上西天見佛祖。

出自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悟空和鹿力大仙比試剖腹剜心

鹿力起身道:“我師兄已是命到祿絕了,如何是隻黃虎!這都是那和尚憊懶,使的掩樣法兒,將我師兄變作畜類!我今定不饒他,定要與他賭那剖腹剜心!”國王聽說,方纔定性回神,又叫:“那和尚,二國師還要與你賭哩。”行者道:“小和尚久不喫煙火食,前日西來,忽遇齋公家勸飯,多喫了幾個饃饃,這幾日腹中作痛,想是生蟲,正欲借陛下之刀,剖開肚皮,拿出臟腑,洗淨脾胃,方好上西天見佛祖。

17、獸棍·熊羆

但行處百獸心慌,若坐下羣魔膽戰。

出自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對青獅精的描寫

不多時,行入二層門裏看時,呀!這裏卻比外面不同:清奇幽雅,秀麗寬平;左右有瑤草仙花,前後有喬松翠竹。又行七八里遠近,纔到三層門。閃着身偷着眼看處,那上面高坐三個老妖,十分獰惡。中間的那個生得:鑿牙鋸齒,圓頭方面。聲吼若雷,眼光如電。仰鼻朝天,赤眉飄焰。但行處,百獸心慌;若坐下,羣魔膽戰。這一個是獸中王,青毛獅子怪。

18、出雲棍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那怪道:“你硬着頭,喫吾一柄。”大聖公然不懼。那怪果打一下來,他把腰躬一躬,足長了三尺,有一丈長短,慌得那妖把鋼叉按住,喝道:“孫行者,你怎麼把這護身的變化法兒,拿來我門前使喚!莫弄虛頭!走上來,我與你見見手段!”行者笑道:“兒子啊!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手兒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

19、柳木棍

棍雖榔槺,即不能打死,也能打一個跌

分別出自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悟空嫌棄自己的武器,引出後來去龍宮借寶

美猴王正喜間,忽對衆說道:“汝等弓弩熟諳,兵器精通,奈我這口刀着實榔槺,不遂我意,奈何?

和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觀音打算拿楊柳淨瓶砸悟空

菩薩開口對老君道:“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老君道:“菩薩將甚兵器?怎麼助他?”菩薩道:“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個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老君道:“你這瓶是個磁器,準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頭,或撞着他的鐵棒,卻不打碎了?你且莫動手,等我老君助他一功。”

20、銅雲棒

棍雖對棍鐵各異,兵縱交兵人不同。

出自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木吒和悟空交手的片段

好太子,雙手輪着鐵棍,束一束繡衣,跳出轅門,高叫:“那個是齊天大聖?”......木叉道:“我蒙師父差來打探軍情,見你這般猖獗,特來擒你!”大聖道:“你敢說那等大話!且休走!喫老孫這一棒!”木叉全然不懼,使鐵棒劈手相迎。他兩個立那半山中,轅門外,這場好鬥:
棍雖對棍鐵各異,兵縱交兵人不同。一個是太乙散仙呼大聖,一個是觀音徒弟正元龍。渾鐵棍乃千錘打,六丁六甲運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鎮海神珍法力洪。兩個相逢真對手,往來解數實無窮,這個的陣手棍,萬千兇,繞腰貫索疾如風;那個的夾槍棒,不放空,左遮右擋怎相容?

三、披掛套裝

注:厭火套文本描述出自《阿含典籍·南傳相應部·有偈篇·夜叉相應》,龍鱗套文本描述出自《三命通會:氣象篇》,百戲套文本描述出自《增廣賢文》

1、凡品大聖套

頓教跳出輪迴網,致使齊天大聖成。

出自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通臂猿猴提議猴王出海學長生不老

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迴網,致使齊天大聖成。衆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

2、神珍大聖套

好!好!好!

最早出自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菩提祖師賜猴王姓名“孫悟空”時的情景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傍,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3、大力牛魔套

那魔王公然不懼。

出自第六十一回《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大聖和牛魔王賭鬥時的描寫

他兩個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賭鬥,驚得那過往虛空一切神衆與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來圍困魔王。那魔王公然不懼,你看他東一頭,西一頭,直挺挺光耀耀的兩隻鐵角,往來牴觸;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條硬尾,左右敲搖。

4、玄鐵套

不知化銅的道人歸何處,鑄銅匠作那邊存。

出自第八十回《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唐僧走進一間破落古剎時的感慨

惟螢火之飛燈,只蛙聲而代漏。長老忽然吊下淚來,真個是:殿宇凋零倒塌,廊房寂寞傾頹。斷磚破瓦十餘堆,盡是些歪梁折柱。前後盡生青草,塵埋朽爛香廚。鐘樓崩壞鼓無皮,琉璃香燈破損。佛祖金身沒色,羅漢倒臥東西。觀音淋壞盡成泥,楊柳淨瓶墜地。日內並無僧入,夜間盡宿狐狸,只聽風響吼如雷,都是虎豹藏身之處。四下牆垣皆倒,亦無門扇關居。有詩爲證,詩曰:多年古剎沒人修,狼狽凋零倒更休。猛風吹裂伽藍面,大雨澆殘佛象頭。金剛跌損隨淋灑,土地無房夜不收。更有兩般堪嘆處,銅鐘着地沒懸樓。三藏硬着膽,走進二層門,見那鐘鼓樓俱倒了,止有一口銅鐘,札在地下。上半截如雪之白,下半截如靛之青,原來是日久年深,上邊被雨淋白,下邊是土氣上的銅青。三藏用手摸着鍾,高叫道:“鍾啊!你也曾懸掛高樓吼,也曾鳴遠彩梁聲。也曾雞啼就報曉,也曾天晚送黃昏。不知化銅的道人歸何處,鑄銅匠作那邊存。想他二命歸陰府,他無蹤跡你無聲。

5、不淨套

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出自第一百回《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八戒被封經壇使者時對如來發的牢騷

八戒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6、羽士套

哥呵,只說經好取,西方路上,蟲兒也欺負人哩!

出自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八戒面對鋪天蓋地的蟲子時向猴哥求救

那些怪見呆子兇猛,一個個現了本象,飛將起去,叫聲“變!”須臾間,一個變十個,十個變百個,百個變千個,千個變萬個,個個都變成無窮之數。只見:滿天飛抹蠟,遍地舞蜻蜓。蜜螞追頭額,蜍蜂扎眼睛。班毛前後咬,牛蜢上下叮。撲面漫漫黑,翛翛神鬼驚。八戒慌了道:“哥呵,只說經好取,西方路上,蟲兒也欺負人哩!”行者道:“兄弟,不要怕,快上前打!”八戒道:“撲頭撲臉,渾身上下,都叮有十數層厚,卻怎麼打?”行者道:“沒事!沒事!我自有手段!”

7、金身套

既在佛下會,都是有緣人。

出自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唐僧被烏雞國皇家寺院方丈羞辱後悟空進去替師傅出氣

欲待要哭,又恐那寺裏的老和尚笑他,但暗暗扯衣揩淚,忍氣吞聲,急走出去,見了三個徒弟。那行者見師父面上含怒,向前問:“師父,寺裏和尚打你來?”唐僧道:“不曾打。”八戒說:“一定打來,不是,怎麼還有些哭包聲?”那行者道:“罵你來?”唐僧道:“也不曾罵。”行者道:“既不曾打,又不曾罵,你這般苦惱怎麼?好道是思鄉哩?”唐僧道:“徒弟,他這裏不方便。”行者笑道:“這裏想是道士?”唐僧怒道:“觀裏纔有道士,寺裏只是和尚。”行者道:“你不濟事,但是和尚,即與我們一般。常言道,既在佛會下,都是有緣人。你且坐,等我進去看看。

8、赭黃套

盔上纓飄山雉尾,羅袍罩甲淡鵝黃。勒甲絛盤龍耀彩,護心鏡繞眼輝煌。

出自第二十一回《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對黃風怪的描寫

那大聖停立門外,見那妖走將出來,着實驍勇。看他怎生打扮,但見:
金盔晃日,金甲凝光。盔上纓飄山雉尾,羅袍罩甲淡鵝黃。勒甲絛盤龍耀彩,護心鏡繞眼輝煌。鹿皮靴,槐花染色;錦圍裙,柳葉絨妝。手持三股鋼叉利,不亞當年顯聖郎。

9、藏風套

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

出自第二十回《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八戒在黃風嶺勸悟空躲風時說的話

八戒上前,一把扯住行者道:“師兄,十分風大!我們且躲一躲兒乾淨。”行者笑道:“兄弟不濟!風大時就躲,倘或親面撞見妖精,怎的是好?”八戒道:“哥啊,你不曾聞得‘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哩!我們躲一躲,也不虧人。”行者道:“且莫言語,等我把這風抓一把來聞一聞看。”八戒笑道:“師兄又扯空頭謊了,風又好抓得過來聞!就是抓得來,便也鑽了去了。”行者道:“兄弟,你不知道老孫有個‘抓風’之法。”

10、昆蚑套

那魔是幾年之魔,怪是幾年之怪?

出自第三十二回《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悟空向日值功曹假扮的樵夫尋問山間妖魔

那樵子正在坡前伐朽柴,忽逢長老自東來。停柯住斧出林外,趨步將身上石崖,對長老厲聲高叫道:“那西進的長老!暫停片時。我有一言奉告:此山有一夥毒魔狠怪,專喫你東來西去的人哩。”長老聞言,魂飛魄散,戰兢兢坐不穩雕鞍,急回頭,忙呼徒弟道:“你聽那樵夫報道此山有毒魔狠怪,誰敢去細問他一問?”行者道:“師父放心,等老孫去問他一個端的。”
好行者,拽開步,徑上山來,對樵子叫聲“大哥”,道個問訊。樵夫答禮道:“長老啊,你們有何緣故來此?”行者道:“不瞞大哥說,我們是東土差來西天取經的,那馬上是我的師父,他有些膽小。適蒙見教,說有甚麼毒魔狠怪,故此我來奉問一聲:那魔是幾年之魔,怪是幾年之怪?還是個把勢,還是個雛兒?煩大哥老實說說,我好着山神土地遞解他起身。”

11、烏金套

碗子鐵盔火漆光,烏金鎧甲亮輝煌。皁羅袍罩風兜袖,黑綠絲絛穗長。

出自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對黑熊精的描寫

小妖急急跑到裏面,報道:“大王!‘佛衣會’做不成了!門外有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來討袈裟哩!”那黑漢被行者在芳草坡前趕將來,卻纔關了門,坐還未穩。又聽得那話,心中暗想道:“這廝不知是那裏來的,這般無禮,他敢嚷上我的門來!”教:“取披掛。”隨結束了,綽一杆黑纓槍,走出門來。這行者閃在門外,執着鐵棒,睜睛觀看,只見那怪果生得兇險:
碗子鐵盔火漆光,烏金鎧甲亮輝煌。皁羅袍罩風兜袖,黑綠絲絛軃(duǒ)穗長。手執黑纓槍一杆,足踏烏皮靴一雙。眼幌金睛如掣電,正是山中黑風王。

12、錦鱗套

我認得你,你不是秀士。

出自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袁守誠揭穿涇河龍王的真實身份

守誠猶公然不懼分毫,仰面朝天冷笑道:“我不怕!我不怕!我無死罪,只怕你倒有個死罪哩!別人好瞞,只是難瞞我也。我認得你,你不是秀士,乃是涇河龍王。你違了玉帝敕旨,改了時辰,克了點數,犯了天條。你在那剮龍臺上,恐難免一刀,你還在此罵我?”龍王見說,心驚膽戰,毛骨悚然,急丟了門板,整衣伏禮,向先生跪下道:“先生休怪。前言戲之耳,豈知弄假成真,果然違犯天條,奈何?望先生救我一救!不然,我死也不放你。”

13、青銅套

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

出自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如來辭別玉帝后來到五行山所說

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衆各酩酊,只見個巡視靈官來報道:“那大聖伸出頭來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取出一張帖子,上有六個金字:“唵、嘛、呢、叭、咪、吽 ”。遞與阿儺,叫貼在那山頂上。這尊者即領帖子,拿出天門,到那五行山頂上,緊緊的貼在一塊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縫,可運用呼吸之氣,手兒爬出,可以搖掙搖掙。阿儺回報道:“已將帖子貼了。”如來即辭了玉帝衆神,與二尊者出天門之外,又發一個慈悲心,念動真言咒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但他飢時,與他鐵丸子喫;渴時,與他溶化的銅汁飲。待他災愆滿日,自有人救他。

14、行者套

這箍兒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

出自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唐僧哄騙悟空帶上緊箍咒

行者去解開包袱,在那包裹中間見有幾個粗麪燒餅,拿出來遞與師父。又見那光豔豔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行者道:“這衣帽是東土帶來的?”三藏就順口兒答應道:“是我小時穿戴的。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行者道:“好師父,把與我穿戴了罷。”三藏道:“只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行者遂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體裁的一般,把帽兒戴上。

15、虎皮套

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

出自第四十二回《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悟空去找觀音降伏紅孩兒時和觀音鬥嘴開的玩笑

菩薩坐定道:“悟空,我這瓶中甘露水漿,比那龍王的私雨不同,能滅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與你拿了去,你卻拿不動;待要着善財龍女與你同去,你卻又不是好心,專一隻會騙人。你見我這龍女貌美,淨瓶又是個寶物,你假若騙了去,卻那有工夫又來尋你?你須是留些甚麼東西作當。”
行者道:“可憐!菩薩這等多心,我弟子自秉沙門,一向不幹那樣事了。你教我留些當頭,卻將何物?我身上這件綿布直裰,還是你老人家賜的。這條虎皮裙子,能值幾個銅錢?這根鐵棒,早晚卻要護身。但只是頭上這個箍兒,是個金的,卻又被你弄了個方法兒長在我頭上,取不下來。你今要當頭,情願將此爲當,你念個松箍兒咒,將此除去罷,不然,將何物爲當?”
菩薩道:“你好自在啊!我也不要你的衣服、鐵棒、金箍,只將你那腦後救命的毫毛拔一根與我作當罷。”行者道:“這毫毛,也是你老人家與我的。但恐拔下一根,就拆破羣了,又不能救我性命。”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捨。”行者笑道:“菩薩,你卻也多疑。正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千萬救我師父一難罷!”

四、單獨披掛

注:陰陽法衣文本描述出自《荀子·禮論》,白臉子文本描述出自《增廣賢文》

1、長鬚頭面

蜢蟲兒說話,被人看見,露出馬腳來不好。

出自第九十七回《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悟空假裝浪蕩遊神

行者又飛出來看時,東方早已發白。及飛到地靈縣,又見那合縣官卻都在堂上,他思道:“蜢蟲兒說話,被人看見,露出馬腳來不好。”他就半空中,改了個大法身,從空裏伸下一隻腳來,把個縣堂躧滿,口中叫道:“衆官聽着:吾乃玉帝差來的浪蕩遊神。說你這府監裏屈打了取經的佛子,驚動三界諸神不安,教吾傳說,趁早放他;若有差池,教我再來一腳,先踢死閤府縣官,後躧死四境居民,把城池都踏爲灰燼!”

2、閉眼禪

他把這錦繡嬌容如糞土,金珠美貌若灰塵。

出自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唐僧面對蠍子精色誘坐懷不亂

好和尚,真是那: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他把這錦繡嬌容如糞土,金珠美貌若灰塵。一生只愛參禪,半步不離佛地。那裏會惜玉憐香,只曉得修真養性。

3、地靈傘蓋

靈根!靈根!我已弄了他個斷根。

出自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孫悟空找人救治人蔘果樹

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喫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麼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行者道:“靈根!靈根!我已弄了他個斷根哩!”

4、鱉寶頭骨

有佛有經,無方無寶。

出自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衆皆遭大厄難》唐僧執意要進小雷音寺參拜

三藏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個佛祖在內。經上言三千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觀音在南海,普賢在峨眉,文殊在五臺。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場。古人云,有佛有經,無方無寶,我們可進去來。”

5、長嘴臉

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見男兒醜?

出自第五十四回《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八戒自薦留在女兒國爲婿

八戒在旁掬着碓挺嘴叫道:“太師,你去上覆國王:我師父乃久修得道的羅漢,決不愛你託國之富,也不愛你傾國之容,快些兒倒換關文,打發他往西去,留我在此招贅,如何?”太師聞說,膽戰心驚,不敢回話。驛丞道:“你雖是個男身,但只形容醜陋,不中我王之意。”八戒笑道:“你甚不通變,常言道,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見男兒醜?”

6、山珍蓑衣

無掛礙,無厲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出自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吳承恩借樵夫之口所作《天仙子》

樵子道:“你水秀還不如我的山青,也有《天仙子》一首:
茆舍數椽山下蓋,松竹梅蘭真可愛。穿林越嶺覓乾柴,沒人怪,從我賣,或少或多憑世界。將錢沽酒隨心快,瓦鉢磁甌殊自在。酕醄醉了臥松陰,無掛礙,無利害,不管人間興與敗。”

7、金剛護臂

左邊的拳頭骨突如生鐵,右邊的手掌崚嶒賽赤銅。

出自第三十六回《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烏雞國的皇家寺院

那長老卻丟了錫杖,解下斗篷,整衣合掌,徑入山門,只見兩邊紅漆欄杆裏面,高坐着一對金剛,裝塑的威儀惡醜:一個鐵面鋼須似活容,一個燥眉圜眼若玲瓏。左邊的拳頭骨突如生鐵,右邊的手掌崚嶒賽赤銅。金甲連環光燦爛,明盔繡帶映飄風。西方真個多供佛,石鼎中間香火紅。

8、下毒手

一打三分低。

出自第七十三回《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那道士聞此言,卻就惱恨,遂變了聲色道:“這和尚原來這等無禮!這等憊懶!你們都放心,等我擺佈他!”衆女子謝道:“師兄如若動手,等我們都來相幫打他。”道士道:“不用打!不用打!常言道,一打三分低,你們都跟我來。”

9、南海念珠

常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

出自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李世民發佈的榜文

太宗既放宮女,出死囚已畢,又出御製榜文,遍傳天下。榜曰:
“乾坤浩大,日月照鑑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使心用術,果報只在今生;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後世。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爲人;萬種強徒,怎似隨緣節儉。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意欲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