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是快樂?是成就感?還是美好的回憶,一起玩耍的朋友.......
而對於一位父親來說,遊戲成了她女兒重新開始生活的希望。
就在前幾天,有一位來自日本的網友,在推特上講述了關於她女兒因爲Switch走出“自閉”的故事。
在這名網友的講述中,故事是這樣的:
“我的女兒因爲精神問題一直缺課,新學期也沒有去上學。”
“前些天打開Switch時發現女兒的朋友把名字改成了:xxx(我女兒的名字)你還好吧”
上千萬的觀看量
“我的女兒就把名稱改成了“謝謝,我很好”作爲回應。”
“然後她們兩個人的名字就變成
“我想再玩一次”,“是的,我們玩吧”,“什麼時候開學?”用這種方式進行溝通。
“這就是我的女兒重新在昨天開始去上學的原因。”
顯然,從這位網友的講述當中,不難發現他的女兒精神狀態並不穩定,至少有點“自閉”傾向。
結果在機緣巧合之下,遊戲中認識的好友反而成了她走出封閉的一把鑰匙。
這個平凡中帶點小溫馨的故事感動了大量的網友,迅速在日推引發了強烈反響。
有年輕一點的網友留言,看到她們這樣內斂卻又飽含感情的交流,不由自主的哭了。
順帶還銳評了自己老爸
同樣有輟學經歷的網友覺得,如果沒有Switch上的那位朋友的話,這位家長的女兒沒那麼容易走出來。
這個故事還炸出來不少潛水的老玩家,懷念起當年自己在3ds上類似的行爲。
前來留言的的網友太多,讓原博主還不得已關掉了評論功能。
這些信息讓雞米仔感動之餘,莫名的有一種傷感。
不知道雞友們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就是有一些在互聯網上認識的好友,永遠也找不回聯繫了。
可能在失聯前的一天還約定好第二天如何如何的,轉過頭等你下一次上線,已經是數年之後了。
雞米仔的戰網就有很多朋友聯繫不上了
因爲Switch自帶的“閤家歡”屬性,相關的感人小故事其實一直不少。
比如前些年就有過一個流傳甚廣的,一位父親送給兒子一臺NS的故事。
在2017年的時候,同樣是一位日本網友發帖稱,自己的兒子用硬紙板做了一臺Switch。
做這個的原因是家裏面經濟條件非常拮据,兒子又很懂事,通過這種方式來畫餅充飢一下。
他們一家是任天堂的超級粉絲,屬於是會在家庭會議的記錄下面畫上馬里奧和碧琪公主的程度:
這位網友
最終攢錢買了一臺Switch,然後趁兒子洗澡時把紙做機器換成了真的。
看得出,小孩哥在機器拿到手的時候是非常高興的。
話說回來,老任本身給人的感覺也挺有人情味的。
有玩家將壞掉的NS送回去維修更換,結果卻忘記了將機身上貼着的貼紙取下。
老任的做法是,不僅把機器修好了,還將機身上貼紙貼心的分別單獨取下一併寄了回來:
在遊戲圈子裏,不少玩家都曾經聽到過類似於“老任天下第一”之類的說法。
這話狂不狂姑且不說,但必須承認,老任在玩家認同和文化打造這兩塊真是沒得說。
1989年,一名叫做
Cabel的13歲小孩給任天堂寫了一封信。
在信中,
Cabel表達了老任粉絲的身份,還問了不少問題,並希望能到任天堂在美國的分部參觀。
儘管參觀因爲各種原因最後未能成行,但老任詳細的回覆了Cabel提出的諸多問題,並向他表達了歉意。
這封信深刻的影響了
Cabel,用他的話來說,他第一次感覺被認真對待了。
30多年後,13歲的Cabel沒能成行的參觀之旅終於是成了。
此時人近中年的他已經是遊戲行業老兵,負責了
《大鵝模擬器》等遊戲在Switch上的發行。
《大鵝模擬器》 這遊戲當時在國內還小火了一下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遊戲爲我們帶來了什麼?
無論是難忘的回憶還是因遊戲結緣的人,遊戲帶給我們的,終歸是一種面對生活的勇氣。
只要還記得玩遊戲時的那一分觸動,
我想每一個玩家都是“至死是少年”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