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五一放假回家,打了個網約車去機場。車子來了,是個綠牌,我像往常一樣上了車。
沒有暈過車的我,從未如此狼狽。從癱在後排刷着手機到心如死灰地吹着風閉目養神,這一個半小時的折磨,箇中痛苦,難以言喻。
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的感受,於是一下車我就開始查找相關資料,下面簡單回答一下大家肯定也想問的問題:
新能源車爲什麼容易讓人頭暈?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暈車到底是個啥。
暈動病(Motion Sickness,MS),又稱爲運動病、暈車病、暈船病。暈動病的發病原因較爲複雜,主要由於前庭、視覺和本身感受系統的信息發生衝突而引起,常見於乘船、車、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時。
所以暈車其實是因爲你的前庭平衡出現了問題。
前庭位於耳內,是我們身體的感知運動的器官,或者說是人體的“加速度傳感器”。
人體大腦主要依靠前庭、視覺和本身感受系統來感受和控制平衡,但它們分別傳遞給大腦的運動信息可能不一致。
眼睛和前庭傳輸的信息如果發生矛盾,一個認爲你在靜止狀態,另一個則認爲你在加速或減速狀態,那你對於運動的心理預期和實際感受可能因此出現偏差。
此時大腦接收到了相互衝突的信息,給乾冒煙了,前庭平衡就被打破,人就容易暈了。如果這個過程發生在坐車的時候,那就是“暈車”。
這就能解釋,爲什麼坐車時盯着手機比看窗外更容易暈。
看窗外時,眼睛能夠獲取到車輛運動的視覺信息,這些畫面與身體感受到的運動信息是匹配的。但如果一直低頭看手機,視覺上是靜止的,而前庭卻感受到車在加速或減速,就容易誘發暈車。
類似地,司機一般不會暈車,也是因爲他們對車輛的運動狀態有更強的感知和預期,畢竟剎車油門就在腳下。
而乘客完全被動,車一頓一晃,他們往往猝不及防,身體來不及調整,自然更容易不適。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除開敏感人羣,大多數時候暈車只出現在一些極端場景,比如蜿蜒的山路或頻繁啓停的擁堵路段。這類場景下加速度變化頻繁劇烈,容易導致前庭平衡被頻繁打破和放大。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新能源車爲什麼容易讓人頭暈?
相比燃油車,電車動力更強,響應更快,所以更容易暈車。電車由於採用電機驅動,踩下電門踏板就能立刻輸出扭矩,車輛迅速加速或減速。對乘客來說,這種“說走就走,說停就停”的狀態,缺乏緩衝和心理準備。
新能源車的動能回收系統也可能成爲誘發暈車的罪魁禍首。動能回收說白了,就是在剎車或鬆開油門時,電機會開始反向發電,把車子的動能轉化爲電能儲存回來。聽上去節能環保,但這一過程並不像傳統燃油車那樣平滑自然,會帶來一種拖拽感。
電車的靜音特性也有一部分責任。傳統燃油車行駛時,會有一定的發動機噪音和路噪,這些聲音其實給我們提供了速度感的提示。而電車太過安靜,車速快起來你都意識不到,就會造成身體感受到加速度了,而大腦卻沒有接收到相應的提示,造成感知錯位。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暈車問題呢?當然有,下面是一些簡單有效的小技巧:
1、儘量坐前排或靠窗的位置
正如前面提到的,看窗外是緩解暈車的有效方式之一。坐在前排位置視野開闊,能更好地感知車輛的運動節奏。坐在靠窗的後排,也比中間位置要好很多,可以讓眼睛獲取更多運動參考信息。
2、閉眼聽音樂,保持良好心態
焦慮或緊張的心理狀態會放大身體的不適感。乘車的時候閉眼可以減少視覺和前庭的感知衝突,預防暈車。適當聽音樂轉移注意力,對於預防暈車也有幫助。
3、保持空氣流通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打開靠近自己的窗戶進行通風,適當的空氣流動可以緩解身體的不適。窗外的風也能幫助你感知車的運動狀態。
4、必要時使用藥物或暈車貼
如果你本身屬於特別容易暈車的體質,可以在出發前半小時服用暈車藥,或者貼暈車貼。這些方式雖然不能根治暈車,但在關鍵時候確實能有效緩解症狀。
最後,希望大家出行都順順利利,平安健康,不被暈車困擾!
如果文章內容出現錯漏,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寫作不易,求電求贊求評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