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8日,是恰逢《名偵探柯南》動畫系列放送30週年,各類週年企劃預熱自不必說,連今年的第28部劇場版口碑居然也還不錯。此時也正逢漫畫作者青山剛昌出道40週年,WIT社對其早年作品《YAIBA》(真・武士傳 劍勇傳說)進行了動畫版重置。
除了大名鼎鼎的《柯南》,青山早年間的作品有《魔術快鬥》,和88年開始連載的《YAIBA》,後者動畫於93年上映。應該說柯南的畫風便是由這兩作鋪墊,工藤新一的形象可以說是由“怪盜基德”和“沖田總司”這兩個角色的融合,而小蘭也有“中森青子”和“峯莎也加”的影子。
當然了,你可以說青山比較懶罷了,幾部成名作品主角臉型都很相近,而柯南和《YAIBA》主角“鐵劍”也是同一個配音演員,主打一個省事。
對於《YAIBA》,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早年間國內地方電視臺的引進並重播不止一遍,情節明快,記憶點明確,片頭片尾曲都很好聽。當時在祖父母家時看的津津有味,而老人們對主角“鐵劍”的評價是:“上躥下跳,不能學他”。至於我爲什麼對本作記憶猶新,主要也是當時電視臺對《龍珠》只引進了第一部,想看《龍珠Z》的機會少之又少,本作正好可以作爲《龍珠》代餐,畢竟裏面都有“寶珠”和“龍神”的元素,可見青山早年模仿的痕跡還是很重的。
《YAIBA》在網絡時代並未被完全遺忘,例如在2024年柯南劇場版,聯動了本作“沖田總司”和“鬼丸猛”。一開始這些角色出現時還沒察覺,後來看到解讀文章纔想起來。看來青山老賊想打造的不是柯南宇宙,而是“青山宇宙”,當然也有可能只是短暫聯動,畢竟一面是偵探題材,另一個則充滿魔幻和神話傳說(當然也可以解釋爲什麼柯南里正反派都這麼厲害)。
再者《YAIBA》的譯名更是這些在網絡論壇爭論的熱門話題,就像《魔神英雄傳》和《神龍鬥士》其實一部動畫一樣,只是不同電視臺在做翻譯時有自己的取向罷了。
也因爲不同電視臺引進的關係,導致了該作品譯名五花八門,儘管它還不是譯名最複雜的那個,但也足夠在小學生羣體中間引發混亂了。在此我列舉一下本作在國內熟知的譯名並逐一點名:
《劍勇傳說》:93版正式譯名,也比較符合以鐵劍作爲主角的冒險故事,可以說中規中矩。可問題就在於,國內電視臺引進的時候並沒有,而是自顧自起了很多名字。
《九龍珠》:國內比較常見的譯名,國內明顯是爲了蹭《龍珠》的IP,而且七顆寶珠合成龍神珠,有珠子又有龍,加上風雷兩顆珠子,九龍珠沒毛病。
只是翻譯明顯只看了動畫,漫畫後期還有“天成珠”等新珠出現,不侷限於九顆了。而且風神珠和雷神珠跟龍神是沒關係的,它們有自己的神仙賜予力量。再說後面七顆寶珠不是合成龍神珠麼,那龍神珠自己算不算一顆?只能說這個譯名乍看沒問題,細究起來問題頗多。
《風雷劍傳奇》:故事開端是以風神和雷神之間的爭鬥引發的,如此翻譯也還行。但好笑的是雷神珠長期不在主角手裏,而是在反派手中。後期乃至和反派鬼丸猛決鬥時,鬼丸猛還將雷神珠裝在自己劍上攻擊主角,足足上演了一把NTR情節。而後期主角輸出是以發火球爲主,沒有雷珠什麼事了。雷珠長期缺位也導致這個譯名無法撐起整個故事結構。
《反斗劍神》,TVB港譯,起初有點不明所以。但粵語裏的“反斗”是調皮搗蛋的意思,原意是指小孩有多動症。看本作前幾集,YAIBA表現出從他父親那裏學來各種葷笑話,偷看女主洗澡,做各種下流動作,明顯帶有8090年代三俗色彩。這些橋段在蠟筆小新,龍珠早期裏也很常見。加上YAIBA不安分的特徵,現在看來這麼起名倒也比較貼近主角性格。
《城市風雲兒》:臺譯,這個就完全不知所云了。一開始的情節確實是城市,但後面森林,海洋,火山,地窟,迷宮,宮殿,主角一行人走遍世界各地,乃至於後期還有月球的戲碼,只能說這是最差的一個譯名。
在前網絡時代,因信息差導致的譯名不同比比皆是,這種文化差異現象在如今信息暢通的年代已不多見,所以這些幾十年前的文化趣事也值得被反覆品味。
回到這次的重置版,目前看評價應該也就是30歲以上的觀衆評價較爲正面,而年輕觀衆對於本番前面一些低俗橋段不買賬。對比舊版,新版故事更加緊湊,刪掉一些無關緊要的劇情,將一些小頭目送人頭的橋段進行了合併,估計是想將未講完的漫畫部分一併製作完成。
在刨除掉年代限制而加入的三俗橋段後,我們會發現本作還是一個熱血王道的少年武士成長的故事,後期一些橋段也頗爲感人。裏面關於劍術的點子也很豐富,例如開頭的“旋風劍”,估計很多人小時候就嘗試模仿過,至於是否傷到自己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我並未看完漫畫後半部的故事,只是在網上零散的看到主角“鐵劍”最終成長爲一個真正的武士,從一個小搗蛋鬼變成了真正的男子漢,和女主角有了HAPPY ENDING。那此時你可能也知道我想表達什麼,青山老賊趁你還能畫,趕緊給《柯南》一個完美的結局吧,要不然我們這一代人也真的要老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