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0X3D+5080之ITX方案
前陣子和朋友討論關於銳龍9 9950X3D+RTX 5080的裝機方案,整了一臺24L緊湊MATX主機,不過他說鋼炮確實是鋼炮,但體積仍不夠迷你,研究一番發現還能有新方案縮小一半到12L。主要思路其實還是從能壓制9950X3D的240水冷開始,這顆U的最低散熱標準就是基本如此,然後再尋找合適的ITX機箱,核心條件有兩個:支持240水冷,兼容足夠長和厚的高端顯卡。
對於顯卡而言,12L體積之下RTX 5080差不多就是極限了,硬要塞RTX 5090D較短的公版卡才比較合適,而主板選擇就很多了,B650I、X670I、B850I和X870I均可,只是對於9950X3D來說,若是長時間高負載運行,配置高規格供電,均攤負載會更穩定釋放最大性能並延長硬件使用壽命,因此更推薦X670I和X870I。
配置單及參考價
CPU:AMD銳龍 9 9950X3D盒裝 5099元
主板:技嘉X870I AORUS PRO ICE冰雕 2299元
散熱器:利民Frozen Edge 240 WHITE冰封幻刃 319元
顯卡:影馳GeForce 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 11499元
內存:宏碁掠奪者凌霜DDR5 6000C30 16GB*2星光銀 789元
固態:宏碁掠奪者GM7 2TB 839元
機箱:閃鱗S450白色+PCIe 4.0顯卡延長線 549元
電源:利民TR-SGFX850-W 599元
總價:21992元
整機展示和細節
整機作業完成圖如上——由閃鱗S450機箱作爲基體,上方有便攜把手,下方拉絲面板區域是其I/O組合:Type-C 10Gbps、USB 3.0 5Gbps和POWER電源鍵,側板是大面積MESH散熱孔,對應是顯卡倉那一面。
反面也是MESH散熱孔設計,對應是電源和主板分區,因爲散熱孔面積足夠大以及通透,選擇ARGB硬件亦可展示不一樣的燈光風格,不過本次硬核組的是幾乎無光的方案。
整機內部,可見空間利用率幾乎達到100%,水冷管稍微和電源出風口有少許衝突,不過並不影響蓋上側板,電源線材不需要特意去理,放置的空間是完全足夠的,如果是SFX-L規格電源,由於寬度會增加右側放置線材的區域會變小,建議可以使用定製長度的線材。
安裝的主板是技嘉X870I AORUS PRO ICE冰雕,是目前唯一的純白X870I,對於追求極致迷你體積的白色控玩家有福了。240水冷是來自利民的Frozen Edge 240 WHITE冰封幻刃,冷頭採用全金屬CNC精雕工藝和箱內硬件風格契合。
內存是宏碁掠奪者凌霜DDR5 6000C30 16GB*2星光銀,正好它是採用銀色的鋁合金散熱馬甲打造,而且還是無RGB燈光設計,和冷頭、主板鏡面LOGO絕搭。目前DDR5價格稍漲,等後面行情下來了,這套主機仍可直接升級24GBX2、32GBX2甚至48GBX2更大容量的凌霜內存。
電源是來自利民的TR-SGFX850-W金牌全模組,如今的SFX大功率電源價格已經不是前幾年上千的普遍行情了,六百元不到就可以拿下這款支持ATX 3.1、80PLUS金牌認證、全日系電容、支持5年質保的性價比SFX電源。
打開顯卡倉一面,能看到裝完RTX 5080之後,箱內還有剩餘空間,閃鱗S450能兼容≤337mm長、3.2槽厚以及≤152mm寬度的旗艦顯卡,這就意味極限情況下大多數RTX 5080都不用“鋸機箱”。
顯卡來自影馳的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白金版採用契合度滿分的純白設計,一改以往純金屬風格,三圍尺寸爲316.5*139*56mm,長度相對友好,厚度也沒到3槽。
在機箱底部還能塞兩個2.5英寸SATA SSD,當然其中一個並沒有使用螺絲固定,已經是極力榨乾箱內空間了,或者也可安裝9CM規格的薄扇,不過可能會和線材有衝突。
核心配件介紹
本次搭配銳龍9 9950X3D主板是技嘉X870I AORUS PRO ICE冰雕,X870I目前可選只有御兩家,而技嘉這款還是採用完全純白設計就更罕見了。包裝設計採用經典素描大雕頭作爲主視角,右側還特別標註註冊可享4年質保。
主板配件一覽,提供了簡易紙質說明、AORUS信仰貼紙、快易拆Wi-Fi天線、2*白色SATA數據線、2*風扇插座延長線、2*主板延長螺絲、M.2螺絲、AORUS金屬貼和2*導熱墊,配件豐富度和人性化考量還是很到位的。
技嘉X870I冰雕外觀,和最新冰雕家族一樣,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純白主題設計,從主體的散熱裝甲和PCB,再到卡扣、插槽以及各種插座都用白色覆蓋到位。在細節處理方面,在它的散熱裝甲上亦有AORUS LOGO、AORUS圖案和相關標語裝飾。
技嘉X870I冰雕覆蓋了更大面積的供電散熱裝甲,坐擁8(CPU VCORE)+2(SOC)+1(輔助)相供電,並且CPU供電MOS規格達到了110A,而SOC和輔助供電分別爲80A和30A,供電接口是單8pin已經能滿足9950X3D滿載需求。
主板搭配兩根DDR5內存插槽,標稱最高支持DDR5 8400MHz,單一插槽兼容64GB最大128GB,主板採用內存抗干擾遮罩、菊鏈式佈線還有10層服務器級PCB這些優化內存性能的針對性設計,對於追求高頻、大容量內存玩家相當友好。
主板上方配置,從左到右分別是CPU_FAN、12V 4PIN、5V 3PIN、CPU_OPT、SYS FAN以及簡易DEBUG燈,其中CPU_OPT和SYS_FAN插座需要使用延長線纔可使用,方便玩家在狹窄空間接線。
下方區域,主板配備一組全長顯卡插槽,支持PCIe 5.0X16速率,插槽經過特別的優化設計——橡膠內襯條和鋅合金,並且配置快易拆按鈕,拆卸顯卡更便利和快捷。值得一提的是,因爲PCB空間佈局有限,AUDIO插座上移和裝甲合併在一起了。
技嘉X870I冰雕正面配備PCIe 5.0X4 M.2插槽,並覆蓋一體式M.2散熱裝甲,支持快易拆。另外可見裝甲厚度並不小,結構是雙層包夾,並且配備一枚小風扇加強散熱效果,對於發熱量不小的GEN 5固態有顯著降溫效果。
內存插槽旁邊是一些常見插座和接口,支持前置USB-C 10Gbps擴展。PCB右下角位置需要用到配件中的長螺絲,因爲需要通過蓋板隱藏好顯卡的快易拆結構。
背面還有一個PCIe 4.0X4 M.2插槽,由於背面結構的關係,建議可以使用厚度更薄的SSD散熱片。
主板I/O配置一覽,提供了2*USB 2.0、HDMI 2.1、Q-FLASH PLUS按鈕、2*USB 3.2 GEN 1、1*USB 3.2 GEN 2 Type-C、1*USB 4 Type-C、2*USB 3.2 GEN 2、由ALC 4080高端音頻芯片的接口以及支持快易拆的Wi-Fi天線端。I/O擋板上還有一個小細節——小面積排列的散熱通風孔,對於供電區域更有作用。
影馳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包裝加入全新的樣式設計,左側是金屬大師LOGO,和右側的霜環風扇融合,下方則是NVIDIA經典綠色主題。值得一提的是,該款顯卡是享有3年質保,並支持個人送保。
顯卡附贈兩個實用的配件,一條3*8pin to 12-2X6轉接線和一個可拆卸、可調節的金屬顯卡支撐架,尤其是後者可緩解顯卡對主板長期的壓力。
全新的金屬大師系列分爲了白金版和黑金版兩個配色,比起上一代的金屬大師可以更好適配主流的黑白裝機方案,尤其是白金版這次屬於完全純白+無光的特別設計,小衆玩家的最愛。
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延續了家族特色的金屬散熱器設計,整個上蓋由鋁合金打造,中框也是合金壓鑄設計,背後是全金屬背板,有一些鏡面金屬裝飾條加以點綴,其純白、真實的金屬質感在無光的設計中無疑更爲凸顯。
顯卡配備三枚霜環90mm風扇,支持智能啓停技術,全新的環形導流風罩結構,可大大提升散熱效率,所以能看到風扇尺寸相比上一代(102mm)反而是變小了,得以優化整卡的尺寸。
側面大部分區域是裸露鰭片的,配備符合ATX 3.1標準的12V-2x6供電接口,完美契合其12層PCB和12+4+3相高規格供電。顯卡的金屬背板是全覆蓋設計,表面有METALTOP LOGO,尾部還有典型的貫穿式風道設計。
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整卡含擋板長度只有316.5mm,可散熱結構實屬豪華——不但採用5*8mm+2*6mm鍍鎳熱管組合,而且還覆蓋了效果更佳的均熱板。
視頻輸出接口是DP 2.1b*3+HDMI 2.1b*1的組合,屬於RTX 50系顯卡的典型組合,能滿足高階視頻輸出需求。另外可見顯卡擋板是明顯小於3槽,相比大多數RTX 5080兼容性會好一些。
對於9950X3D來說,其實大可不必一定要用360 AIO水冷,主流240水冷的散熱性能已經可以壓制,這次就選擇了來自利民的Frozen Edge 240 WHITE冰封幻刃,從包裝渲染圖的模樣也能看出來,它的定位是屬於入門級的,不過仍提供了五年超長質保和漏液包賠政策。
FE240冰封幻刃採用了第四代泵體架構,配合TL-B12W高端冷排扇,可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細節方面,水冷出廠已經預裝了風扇,並且附贈3個導水管卡扣,裝過的人都應該知道——導水管卡扣在狹窄的ITX機箱空間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裝機的顯卡、內存和主板或多或少都採用了金屬風格,FE240冰封幻刃的冷頭也不意外,它採用了全金屬CNC精雕處理凸顯質感,還有環繞式ARGB光圈點綴點綴,手動關閉燈效後,絕對是無光硬件愛好者的優選水冷。
利民TR-SGFX850-W,屬於標準SFX尺寸電源,內置了一枚92MM FDB軸承的均衡扇,支持智能溫控可隨負載智能調整轉速,當處於30%以下時風扇將自動停轉。
TR-SGFX850-W屬於ATX 3.1規格,能承受2X整機和3X顯卡瞬時峯值功耗,+12V輸出可達到849.6W,電源也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配備耐溫105℃全日系電容,用料不俗之餘也提供合理的五年質保售後。
全模組接口設計,具有分區標識,包括三組CPU/PCIE通用接口、兩組24pin主板供電接口、三組SATA/PATA接口以及一個原生PCIe 5.1 12V-2X6接口,唯一可惜接口還是黑色設計。
配件方面,TR-SGFX850-W作爲性價比款SFX電源,仍提供了全套PVC壓紋工藝的模組線,模組線包括1*24pin供電、2*8(4+4)pin CPU供電、2*6+2pin PCIe供電、1* 12V-2X6 16pin PCIe供電、2*SATA以及1*PATA這些類型,除此之外還附帶了ATX電源轉接板,未來更換大機箱時也可做到兼容安裝。
性能測試
上機第一件事自然是刷最新BIOS,X870I冰雕已經支持到F4版本(配備了AGESA 1.2.0.3a),完事直接進入BIOS調試。對於主流玩家而言,除了打開XMP/EXPO開關以外,最重要就是開啓技嘉D5黑科技技術——XMP/EXPO高頻寬功能,它可以在XMP/EXPO基礎頻率之上,進一步優化內存小參,達到一鍵極致壓榨內存性能的效果。
X870I冰雕的顯卡插槽是支持PCIe 5.0,不過這次顯卡延長線仍然屬於PCIe 4.0類型,所以務必需要在BIOS內把顯卡插槽模式切換至PCIe 4.0將其同步,不然在Windows界面會遇到鼠標間歇跟隨卡頓的異常問題。
進入系統直接烤機驗證一下這款主機各方面的散熱性能,首先是9950X3D開啓PBO ENABLE狀態,進行30分鐘CINBENCH R23多核項目,可見CPU頻率全程穩定5.06GHz左右,散熱器風扇和水泵已滿轉,CPU二極管最高溫度來到了94℃,此時CPU功耗爲241W,符合AMD PBO策略。
不過關鍵還得看長時間多核項目的成績,可見9950X3D經過30分鐘循環後,多核分數仍達到44178 pts,和單輪測試差距小於1%,單核則是2259 pts屬於正常水平,足以說明X870I冰雕、FE240水冷位於閃鱗S450機箱內,亦可以最大程度發揮9950X3D滿載性能。
如果實在介意臨近95℃溫度牆的表現,只要用一手PBO 2常規調試方法就能大大改善,在設置負壓20數值之後(CPU體質一般,體質好可以直接30)
再經過10分鐘R23多核循環項目,此時9950X3D頻率提升至5.12GHz,CPU功耗降至204W,最重要是CPU二極管最高溫度大幅降至81℃,不得感慨一下,銳龍9000真是強得離譜!
至於跑分相較於PBO提升有限,ITX玩家大多數都不會在意,這頓操作主要是爲了降溫。
開啓技嘉的XMP/EXPO高頻寬功能後,可見DDR5 6000C30的條子優化了大量的小參,比如tRFC 480、tRFC2 480、tRFCsb 390、tREFI 46800,調教沒有平常手動超頻激進,但是可以優先保證穩定性——通過TestMem 5@1usmus V3烤機配置。
AIDA64內存和緩存測試,EXPO超頻疊加高頻寬技術後,讀取、寫入和複製性能得以大幅度提升,內存延遲也從79.1 ns降到了72 ns,內存性能改善可觀,下面的項目測試就直接開啓PBO 2和EXPO高頻寬吧。
X870I冰雕的PCIe 5.0 M.2插槽,搭配最近才上新海康存儲C5000 2TB測試了一下,CrystalDiskMark連續讀取速度爲14854.46 MB/s,連續寫入速度爲12906.02 MB/s,4K隨機讀取速度爲2237K IOPS,4K隨機寫入速度爲1763K IOPS,完美髮揮性能之餘SSD最高溫度也只有46涉事度。
另外一個生產力項目Corona 10,經過PBO 2和EXPO高頻寬調教之後,9950X3D跑分達到了16626584,提升相比默認再次提升一些,如果想大幅度提升可針對多核方面下手,內存收益相對沒那麼大。
顯卡散熱方面,直接通過3DMARK Speed Way壓力測試驗證,經過20輪光柵和光追混合負載項目後,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通過率達到了98.8%,最佳和最差循環分數差距僅有1.1%可忽略不計。
GPU核心最高溫度爲69.2℃,顯存最高溫度爲78℃,顯卡功耗穩定360W,散熱那是相當優秀了,這可是在25℃室溫、封閉ITX機箱環境下的表現,唯一就是風扇轉速達到2000RPM略高一些。
3DMARK Time Spy Extreme顯卡分數達到了16251,CPU分數則是14424,分數來看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性能要稍好於公版。
UL Procyon視頻編輯基準,這套主機得分爲64368,關聯的是CPU和GPU引擎加速聯合性能,具體展開來看,在沒啓用GPU引擎加速情況下,1080P視頻時間爲16.5 s,聯合CPU和GPU引擎時間縮短至14.4 s,差距不太明顯。更有效的是4K視頻,導出時間從43.7 s大幅度縮短至33.8 s。
UL AI Image Genaration Benchmark—Stable Diffusion XL(FP16),屬於典型的文生圖AIGC項目,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OC得分4275,輸出分辨率1024X1024,利用TensorRT加速,圖像生成速度可穩定8.7 s/image左右。
4K《微軟模擬飛行2024》預設超級畫質+DLSS質量+幀生成,平均幀率爲117fps,1% LOW幀爲87fps
4K《刺客信條:影》預設極高畫質+四處散射/鏡面反射光追+DLSS質量+4X多幀生成,平均幀率爲178fps,1% LOW幀爲145fps
4K《最後的生還者2:重製版》預設非常高畫質+DLSS質量+幀生成,平均幀率爲127fps,1% LOW幀爲100fps
4K《絕地求生》自定義材質、可視距離和抗鋸齒三超高,平均幀率爲359fps,1% LOW幀爲251fps
最後也用這臺9950X3D+5080迷你ITX主機測試了一下四款遊戲,還有兩款3A遊戲還是剛剛上新的,可見9950X3D的調度沒有任何問題,在遊戲場景下優先級都是在3D V-Cache的CCD 0核心中,搭配RTX 5080幀率表現更是暢玩4K各類遊戲大作。
結語
這就是本次這套僅12L體積、純白無光的ITX迷你裝機方案了,它的核心硬件採用了銳龍9 9950X3D,搭配技嘉X870I AORUS PRO ICE冰雕和影馳RTX 5080金屬大師白金版,在生產力、AI應用和遊戲各領域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在實測環節,240水冷證明了它也可以完美髮揮9950X3D的滿載性能,如果你對於高端主機的體積有要求,不妨可以試着參考本文這套裝機方案。本文到此結束,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