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NUC 15 Pro Plus測評:搭載Core Ultra 9 285H的性能霸主

自從華碩接手了intel的NUC業務以來,就開始了對這一系列產品的重新塑造,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擴展與升級。在推出了新一代的NUC 15 Pro之後,華碩又利用最新的ArrowLake-H打造出了銀色外觀的NUC 15 Pro Plus!這一系列的主機仍然使用Ultra 200H系列的CPU,但是定位更高一級,作爲NUC mini主機的旗艦登場。

如果說華碩已經有NUC 15 Pro這個mini主機產品了,那麼爲什麼需要Pro +版本?其實答案顯而易見,NUC 15 Pro作爲商用主機,更加註重長效運行與vPro這些企業用戶關注的功能,而性能釋放往往需要爲其做出讓步。雖然去年的NUC 14 Pro+性能釋放很無敵,可惜的是Ultra第一代的性能也是有目共睹的拉了。但是NUC 15 Pro+的出現就很好的彌補了遺憾,帶着最新的Arrow Lake-H登場,用最新的臺積電工藝、更新的CPU和GPU架構、升級的內存支持來救NUC啦!同時Nuc 15 Pro+有更高的顏值、更好的散熱來爲這臺產品作爲支撐,造就了這臺NUC系列中的真mini旗艦!而本次測評這臺搭載了ultra 9 285H,也是目前ArrowLake-H中的旗艦型號,所以旗艦x2 buff疊上之後,這臺NUC的性能究竟如何,能不能打敗銳龍AI 9 HX370?下面就來揭曉

開箱

NUC 15 Pro+的包裝使用了非常有高級感的白色+灰色主題,和機器本體的亮銀色對應,側面有機器的接口實體圖,延續了之前的設計

這一 Nuc 15 Pro+的包裝非常獨特,是從側面翻開的,首先打開這一面是保存本體的,另一面放的是配件盒子

主機的配件很豐富,包含電源適配器,固定螺絲,以及一個Nuc 15 Pro+專用的背掛支架,還有一些紙質材料用於保修和說明。電源的功率是150W,這和常規的NUC 15拉開了差距,也是爲了更好的支持極限功率釋放,Nuc 15 Pro+的瞬時功耗可以達到115W,持續功耗也有70-100W,是非常高性能的mini主機

下面來看看Nuc 15 Pro+的本體。機器的本體使用了銀白色金屬磨砂材質,磨砂非常細,和上一代的Pro+風格類似,大小也幾乎一樣,但是整體視覺上變爲了長方形,而且也變得看起來更扁了。這個金屬磨砂材質我覺得很熟悉,一看發現和上世紀老牌中畫幅廠商勃朗尼卡使用的是類似的,非常有範兒

機器的正面是非常規整的IO區,有一個TypeC兩個高速USB-A,以及開關按鈕。華碩的標誌放到了這一面,頂部是NUC的logo

而背面的IO更爲豐富,有RJ45的2.5G接口,兩個雷電4口,還有兩個HDMI和兩個USB-A,並且保留了商用主機的鎖孔設計,整面金屬做工非常好。而兩個側面都是散熱孔,這次Nuc 15 Pro+的散熱設計是雙面出風的,因此才能抗住上百瓦的壓力

機器的底部是白色金屬面,也有六邊形散熱孔,而這一次底部打開的方式改爲了單面鎖釦翻開,同時另一邊鉸鏈固定,這樣一來就方便很多

打開後蓋就能看到Nuc 15 Pro+的主板和散熱。這臺主機的主板是非常經典的NUC主板結構,但是散熱放到了主板兩側而不是正面,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極大的減少機器的縱向高度,同時大幅提高散熱的面積

主板背面的接口有兩個nvme,一個是2280 PCIE 5.0 X4的規格,一個是2242的PCIE 4.0 X4 mkey nvme。內存插槽是sodimm的,支持雙通道,而且Nuc 15 Pro+首次支持了CSODIMM 6400MHz的筆記本條,提升了機器的性能潛力

爲了這次測試我也專門搞到了6400MHz的內存,來自Apacer的16G x2 6400MHz CSODIMM內存,這是目前筆記本和mini主機上支持最高的頻率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CSODIMM的內存升級在何處,我簡單介紹一下。

一般的sodimm內存上是沒有時鐘驅動器(CKD) 的,這個組件在臺式機的CUDIMMs內存升級中被加入到了內存條上,因此我們才能看到臺式機內存一夜之 間坐上火箭飆升到9600MHz。而移動端內存加上CKD才能升級爲CSODIMM內存。也是目前唯一可以只需要1.1V電壓就能上到6400MHz的移動端內存,之前的6400MHz往往會因爲電壓高達1.35V而需要主動散熱才能穩定,而CSODIMM內存就能在低功耗下獲得高頻。CSODIMM內存也需要大量的技術積累和驗證,Apacer 且前這一套CSODIMM 6400MHz能在頻率上做出突破並且穩定實屬不易

安裝好內存,下面來看一下網卡,目前Nuc 15 Pro+也支持了WIFI7+藍牙5.4,用的是目前的比較新的BE201網卡,走在時代前列了

裝好內存和硬盤機器就準備就緒了,除了準系統,Nuc 15 Pro+也提供預裝內存硬盤的版本,過段時間或許就能喫到國補,性價比應該會高一些

機器的金屬工藝確實很好,所有邊角的處理都很硬朗,工藝非常精確,基本沒有公差,這也是我喜歡NUC的原因之一

測試

首先來看一下CPU和GPU的信息,Nuc 15 Pro+使用了目前ArrowLake-H的旗艦型號,也就是Ultra 9 285H,這個CPU使用了最新的TSMC N3B工藝,所以性能和功耗控制非常不錯。核顯也升級到了ARC 140T,這個核顯的規模非常大,而且intel也吸收了做獨立顯卡的經驗,所以對遊戲和其他應用的優化也是相當不錯

還有WIFI,剛纔提到了使用的是BE201,這張網卡已經支持了WIFI標準,可以適配最新的路由器了。同時最新的Ultra也有一個NPU加速器,這個核心可以用來加速深度學習相關的應用

首先是內存帶寬測試和烤機測試。內存方面,使用6400MHz的內存之後,內存帶寬已基本已經達到了桌面級CPU的水平,更高頻的內存可以直接影響顯卡,獲得更好的顯卡性能。烤雞測試結果則是非常不錯,一開始整機功耗可以達到100W,隨着時間變化逐漸來到長效boost的70W,而長期的穩定功耗受環境溫度影響(深圳畢竟全年夏天),也就是華碩的Dynamic PL1功能,可以隨環境和實際溫度動態調整最大功耗,最高可以到誇張的115W。而烤機溫度也基本在95℃浮動,幾乎不會出現過熱的情況,這一代Proplus的散熱實力可見一斑

下面是一些CPU的測試,Ultra9 285H不愧是Arrow lake-H的旗艦,所有的分數都是朝着桌面級水平比肩的。cinebenchR23可以得到20000以上的多核分數,單核成績也不差在2200左右,這可是筆記本和mini主機用的CPU,放在以前完全是不敢想的。如果對比一下A家的8845HS,Cinbench2024單核分數只有104,相比285H差了20%以上,比HX370的單核成績還要高,Intel翻身啦!

Specworkstation可以全面的反映一臺機器在科學計算上的應用能力,NUC15Pro在這個測試上至少可以獲得2x以上的評分,最高的金融服務可以達到4x的性能需求量,跑一些基礎的科學計算比如分子動力學和流體模擬能比較流暢

Procyon的視頻編碼測試中NUC15Pro得分達到10000以上,Pr是可以用顯卡加速的,所以得到了iGPU加速之後的視頻編碼非常快,對於編碼格式的支持也很好

至於核顯的遊戲能力可以參考3DMark的跑分,這個分數玩一些小型的競技遊戲還是沒問題的,比如lol之類的,對付大型遊戲可能就需要intel Xess了。如果對比一下AMD的780M核顯,Arc 140T核顯明顯是要強一些的。核顯也是能光追的,這也是升級到Arc核顯之後一個優勢,不過能用上這個的應該是RT相關的一些計算

下面是簡單的遊戲測試,Arc 140T這個核顯的實力還是很強勁的,吸收獨顯的開發經驗之後對於核顯的遊戲優化好了不少,不少3A遊戲也能跑上60幀以上,處於可玩的水平

同時Nuc 15 Pro+的接口也支持了5.0固態,2280固態位置就能使用pcie5.0x4的固態硬盤,使用希捷的firecuda540測試可以跑上符合標稱的速度,這個速度超過了pcie4.0的理論上限,是pcie5.0的優勢之一

下面是一些AI應用的測試,首先是理論性能測試的Procyon AI,使用圖形能力測試獲得跑分,可以看到Nuc 15 Pro+一共有三個支持AI的設備,其中CPU較慢,而NPU速度超過了CPU,算力最高的是GPU

使用模型測試一下大語言模型部署的能力,LM STUDIO測試Deepeek R1的7B蒸餾版本,使用GPU加速之後速度可以達到14.5tps,回答速度非常不錯了。而使用世界生成的Lama3.1 8B也有12tps的速度,也處於可用水平

總結

Nuc 15 Pro+具體相對於上代來說,CPU首發升級了Intel Core Ultra 2代CPU,比如我這臺的NUC15Pro+ U9,CPU是Intel Core Ultra 9 285H,換上了最新的TSMCN3B工藝,除了功耗性能雙優化之外,內存也首度支持了全新的CSODIMM 6400MHz,是目前移動平臺內存最高的。而儲存和IO方面,Nuc 15 Pro+支持PCIe 5.0 X4和一個PCIe 4.0 X4 SSD,同時還有兩個雷電4接口, 我覺得在迷你主機裏是相當強的序列了。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pro+的做工,這臺機器的外觀和金屬工藝都做得非常不錯,這一代還提升了造型的整體性,比上一代還好看。而且這臺機器的性能釋放也是非常完美的,70W長期功耗和115W的boost,並且散熱規模足夠,並不顯吵,如果對上面這些特性有需求的話基本可以說是完美的機器。

感謝大家圍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