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人?
TA 可以在廁所呆到天荒地老,刷到手機沒電,恨不得坐在馬桶上跨年;
TA 經常在告訴你「我去個廁所」之後失聯半小時,直到你忍無可忍發了一句「你掉坑裏了?」才姍姍來遲;
TA 每次出廁所之後都一瘸一拐,與你對視時捂着腿面露難色,不知剛纔度過了怎樣悠長而有味道的時光。
拉 💩 的時間,千萬別太長啊!!
排便,並不是一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事情,3~5 分鐘是最合適的,最好不要超過 5 分鐘。
正常情況下,💩應該出來得很快,實在拉不出來也沒必要再繼續了
2017 年,一項發表在《Soft Matter》上的流體動力學研究發現:大部分哺乳動物,無論體型大小,排便的時間都差不多,平均需要 12 秒。
研究指出:動物們可以如此順利排便的祕訣,在於直腸上的一層黏液。體型越大,黏液越濃稠。
這項研究的研究對象不包括人類,但無疑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和壓力——同爲哺乳動物,十幾秒拉完屎,對很多人來說,聽起來實在是天方夜譚……
有實驗結果顯示:對於腸道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無論蹲着拉還是坐着拉,排便完全能夠在一兩分鐘左右完成。
這很合理——哺乳動物順利排便的祕訣在於直腸上的黏液,這黏液我們人類又不是沒有。
但生而爲人,時常事與願違。喫的東西不對、排便習慣不好,都有可能導致我們無法把時間控制在幾分鐘。
而拉 💩 時間久了,對身體來說就意味着要上強度了。
如果你是蹲着,那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舒服。研究表明,蹲下 6~8 分鐘後,身體各部位的不適感會迅速增加。
也就是說,無法在 5 分鐘之內解決的話,接下來的每一分鐘,都在爲站起來之後麻木的雙腿、痠痛的腰背默默蓄力。
若是選擇坐姿,確實會舒服很多,然而——不好拉。
研究表明,比起蹲姿,採取坐姿時腹壓增加更大、恥骨直腸肌更緊張、直腸肛角更大,更不利於糞便的順利排出。
如果你本就順暢還好說,但如果你的 💩 本來就是 5 分鐘還拉不出來的那種,多坐一會兒也很難提高成功率。
總之,拉 💩 時間長了,要麼不舒服,要麼舒服但無用。在這種或疲憊或空虛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努力努力白努力,越拉越拉不出來。
過度努力,不僅拉不出來,還有健康風險
如果只是在廁所划水,那傷害可能還有限。但如果因爲 💩 沒出來而堅持不懈地長期發力,問題可能就大了。
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就是屁股本身。
剛纔說到,無論坐着還是蹲着,拉屎用力的時候,腹壓都會升高。而這會阻礙靜脈血的迴流,導致痔瘡充血增大。有研究指出:要想避免痔瘡,最好把排便時間控制在 5 分鐘內。同時,腹壓升高也有可能導致直腸脫垂,也就是俗稱的「脫肛」。
不要等到陷入「拉屎太久 → 得了痔瘡 → 有痔瘡拉屎更慢」的惡性循環,纔想起今天看到的這句「拉 💩 別超過 5 分鐘」呀!
此外還有一個更嚴重的風險:心腦血管危機。
研究人員分析了可能的機制:用力排便時,人會不自覺地屏住呼吸,可能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從而帶來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引發的心臟驟停。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患者來說,用力排便時間過長尤其危險。
此外,蹲的時間太長,容易使血液向下流,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正常人久蹲突然起立會頭暈腦漲。如廁時間過長還會導致腦缺氧、腦出血、甚至中風等情況。
如何順暢排便?
1.正確食物
能幫助人拉 💩 的食物,一般含有以下兩類成分:膳食纖維(能增加 💩 的體積、讓 💩 質地更細膩);糖醇(能讓 💩 的含水量更高)
常見的「通便食物」比如西梅、梨、堅果等,往往是含有這些成分。
2.大量喝水
水喝夠了,腸道才更有動力。而且,糖醇類成分也需要大量水配合才能快速發揮作用。
3.正確姿勢
上面講過,蹲着拉會比坐着更順暢。如果只有馬桶可以用,那麼可以考慮踩個小凳子,形成更利於排便的直腸肛門角度。排便不可用力過猛,以免對肛門造成損傷,應慢慢增加力量,順勢用力。
另外不要邊上廁所邊看報紙或玩手機,以免分散精力影響排便。
4.正確時機
調查顯示,大部分人羣的排便行爲在早晨,男性一般在上午 7 點到 8 點之間,女性則較男性晚 1 小時左右。另外,剛喫完飯容易產生排便反射,利於成功排便。
祝看到這裏的各位,都可以在排便的時候氣勢如虹、暢通無阻。下次再看到這篇文章,可以昂首挺胸、不屑一顧地說:「什麼?5 分鐘?我兩分鐘就可以解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