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啓動!

春節假期的忙碌與不規律生活,易讓年輕人氣血不足。以下從飲食、生活習慣、運動、中醫調理等方面,爲大家提供補氣血指南。

一、飲食調理

1.多喫含鐵量高的食物:

肉類與魚蝦貝類:這類食物富含優質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高。每週可安排2 - 3次牛肉或豬肉,每次攝入量約100 - 150克;魚蝦貝類每週食用2次,如2 - 3只生蠔,就能滿足部分鐵元素需求。

蔬果與豆類:菠菜每100克含鐵約2.9毫克,紅棗每100克含鐵約2.3毫克,黑豆每100克含鐵約7毫克。這些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紅素鐵,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能促進吸收。比如菠菜搭配橙子,紅棗搭配草莓。

2.食用補氣血中藥材:

煲湯:黨蔘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肺、養血生津;黃芪補氣昇陽;桂圓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可用這些中藥材煲湯,如黃芪黨蔘燉雞湯,取黃芪15克、黨蔘10克、雞肉200克,每月3 - 4次。

茶飲:枸杞桂圓茶,取枸杞10克、桂圓5顆,每週飲用3 - 5天,能補氣血、養心神。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常用來食補的吧🤓

二、生活習慣

1.充足睡眠:

睡眠是調養氣血關鍵。應保證每晚23點前入睡,睡足7 - 8小時。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設備,避免藍光干擾褪黑素分泌。可在睡前泡個腳,水溫40 - 42℃,泡15 - 2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放鬆身心助眠。

2.減少壓力:

長期壓力大會耗傷氣血。可通過冥想、瑜伽或培養興趣愛好減壓。每天花15 - 20分鐘冥想,找安靜空間,放鬆坐下,專注呼吸,雜念出現時,不評判,輕輕拉回注意力。每週安排2 - 3次瑜伽練習,拉伸與呼吸配合,調節身心。

三、適當運動

1.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爲身體各器官輸送充足氧氣與養分,提升氣血生成能力。每週進行3 - 5次,每次30分鐘以上,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都是不錯選擇。慢跑時保持適當速度,呼吸均勻;游泳選擇適合自己的泳姿;騎自行車可在戶外或室內騎行臺進行。

2.傳統運動:

八段錦:動作舒緩,能調暢氣血、協調臟腑。其“雙手託天理三焦”動作,伸展肢體,提拉胸腹,促進氣血運行。每週練習3 - 4次,每次30 - 40分鐘。

太極拳:以掤、捋、擠、按等爲基本方法,動作圓活連貫。練習時,用意不用力,以意導氣,以氣催形,促進氣血流通。每週練習3 - 4次,每次30 - 40分鐘。

四、中醫調理

1.艾灸:

艾灸足三里、氣海、血海等穴位可補氣血。足三里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氣海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血海在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隔1 - 2天艾灸1次,每次每個穴位15 - 20分鐘,皮膚紅暈即可。

2.按摩:

按摩頭部:睡前用指腹從前額向後腦勺梳理按摩,每次10 - 15分鐘,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氣血供應。

3.按摩腹部:睡前平臥,以肚臍爲中心,用手掌順時針按摩腹部,每次10 - 15分鐘,促進胃腸蠕動與消化吸收,利於氣血生化。

總的來說,少坐多動,強身健體,祝大家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