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法老婆再次登陸PC,但這配置你確定還玩得了嗎?

最近《最終幻想7:重生》終於登陸PC了,估計很多紳士的MOD早已按捺不住了。

不過有的紳士卻自閉了,因爲看了一下游戲的最低配置要求,當場就天塌了。

這一作顯卡最低配置也要RTX 2060起步,也就是說GTX顯卡玩家直接全軍覆沒。

那些10系的釘子戶就別想什麼“一幀能玩兩幀流暢,大不了來個眨眼補針”,都不存在的。

因爲10系顯卡連遊戲都打不開,什麼“1060再戰幾年”看來也要成爲歷史咯。

根據Steam上最新的硬件調查,GTX系列顯卡玩家差不多有20%,但還是被直接放棄,這事就引起了不少玩家討論。

明明前作用最低用GTX 780就能跑,結果續作直接跳過了一代,不知道有多少玩家都因此被淘汰。

這情況在《心靈殺手2》《奪寶奇兵》上就出現過,接下還有《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和《戰地》的新作等,也同樣不支持GTX系列的顯卡。

這時可能有人會問了,爲啥這些玩家不買新顯卡呢?

這話說着就有點何不喫肉糜的意思,不過現在確實是不升級就玩不了。

但要是升級嘛,又有可能被某顯卡廠商給背刺了,搞得玩家們進退兩難。

還有就是之前的“礦難”, 玩家根本搶不過礦工,這也導致現在30系顯卡都不敢買,俺們辦公室就有同事被礦卡坑過。

所以要買都會優先選擇溢價的40系,這也進一步增加了玩家玩遊戲的成本。

另外有很多舊型號顯卡,即使玩今年的新遊戲還能有不錯的體驗,結果到你這直接就不能玩了。

面對這些鎖顯卡的遊戲,不少玩家的態度就是:走好不送~

這樣“一刀切”的操作對玩家來說很不友好,對遊戲本身的銷量也會造成影響,就很得不償失。

那遊戲廠商爲什麼還要這樣幹?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的遊戲公司,過分依賴顯卡本身的技術,然後放棄對遊戲進行原生優化。

以前的遊戲是在能玩以後,靠顯卡技術進行優化,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

現在是靠顯卡的技術優化以後,纔到了能玩的程度。

特別是那DLSS技術的濫用就被很多玩家吐槽,認爲是遊戲廠商爲了節省優化成本而擺爛的做法。

這原本應該是用來錦上添花的,現在卻直接拿來當飯喫,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壞毛病。

其中一個結果,就是把 “半成品”賣給玩家發展成爲一種常態。

如果說畫面強大,硬件確實帶不動那沒話好說的,畢竟性能差距就擺在那。

但現在有很多遊戲直接不搞優化也是事實。

這幾年首發因爲優化翻車的遊戲多不勝數,這樣影響的不僅是老顯卡用戶,而是全體玩家了。

最近的《漫威蜘蛛俠2》PC版就是例子,哪怕是移植的遊戲,在優化上還是重災區,即使有4090也不好使。

與之對應的反例,就是前幾天跟雞友們聊過的《天國:拯救2》。

它就因爲出色的優化而收穫了不少的好評。

而戰馬工作室大佬Tobias Stolz-Zwilling表示這都要歸功於XSS主機,因爲它有着這世代最弱的性能。

由於硬件限制,開發團隊要想方設法尋找更高效的內存管理方法,使得遊戲能在XSS上面正常運行。

XSS:你禮貌嗎?

這些優化技術也被用到了其他版本上,從而提升了整體流暢度,也爲遊戲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別的不說,這種給自己上難度,而不是給玩家添麻煩的做法就值得吹爆,這錢就該你賺!

面對那些配置要求高的遊戲,玩家也會嘗試着自己去優化體驗。

最近Steam上的“拼好幀”軟件Lossless Scaling(俗稱小黃鴨)就因此被玩家們吹爆。

它能通過超分辨率、插幀等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畫面的分辨率和幀數。

特別是對一些古早和鎖幀的遊戲更是有奇效,可以說它就是丐版DLSS。

小黃鴨能把玩家的顯卡1060秒變“5080”,讓很多用過的玩家發出“我*(一種植物)”的驚歎。

這麼說肯定是誇張了,因爲它本質的功能還是讓顯卡該有的性能全功率發揮。

對於一些太老的電腦配置,小黃鴨還是無能爲力,如果強行逆天改命,可能還會引起拖影、延遲等反效果。

另外玩家還能通過一些大佬發佈的MOD或補丁去優化遊戲,各種優化手段可以說是五花八門。

然而現在一些廠商拼命堆畫面,不優化遊戲就算了,還反過來把玩家“優化”了,這多少有點說不過去。

這也不能全怪遊戲廠商,因爲遊戲在開發的過程還要考慮很多因素。

所以遊戲優化沒做好的鍋,“資本”也該一塊背。

遊戲發售日期是由股東、高層決定的,要是爲了優化跳票,那股價、財報可能就不好看了。

有時候開發組也想把遊戲做好,但是爲了趕上工期或壓縮成本,難免要作出犧牲,而優化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遊戲優化和QA(質量保證)測試這職位也息息相關。

這兩年有不少遊戲公司就在搞大裁員,去年年末一份刊登在GI.biz的調查報告就反映了這現象。

據瞭解在業內有不少QA的工作都是外包的,而在裁員的大潮裏,QA這一職位也是首當其衝。

去年整個遊戲行業就有近27%的QA被裁員,排名僅次於28%的美術/設計,這也算是遊戲行業“高危職業”了。

QA是遊戲的質量保障,要是沒了QA,那遊戲的成品可想而知。

這些QA也不是沒了,只是變成了一個付費職業,名字就叫“預購玩家”或“首發玩家”。

而那些遊戲也不是真的放棄優化,開發組也會根據玩家反饋,在後續不斷更新完善。

《賽博朋克2077》和《巫師3》一開始也有嚴重的優化問題,不過靠着後續更新,現在口碑已經徹底翻盤。

遊戲廠商到底能不能做好優化,看的還是對玩家的態度。

不過再怎麼說,態度再好有時候也沒法彌補硬件上的不足。

因爲無論是遊戲畫面還是硬件,都會往更好、更強的方向發展,這本來就是正常的趨勢。

所以曾經再怎麼強大的顯卡,也終究會有被淘汰的一天。

對於一些有條件的玩家來說與其守舊,倒不如早日順應潮流的發展吧。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